APP下载

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的解码

2022-03-14刘磊

新闻爱好者 2022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解码翻译

刘磊

【摘要】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给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观众造成了解码的困扰,其中语言符号是造成误解的重要原因。以中国古装电视剧中语言符号使用的问题为切入点,将语言符号转化为不同符号进行解码,提出进一步加强中国古装电视剧的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中国古装电视剧;跨文化传播;语言符号;解码;翻译

在跨文化传播中,中国古装电视剧中的语言符号对不同地域的观众造成了困扰,其不对称性是造成误解的最主要原因,主要分为: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符号能指所指的不对称性和含蓄意指的不对称性。造成这种传播双方符号的差异原因既有文化地域原因,也有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人类语言是最重要的一种符号,用于生产生活中资讯的传递和交际活动。语言符号作为符号的一部分,使用范围最广、频次最多,也是体系性极强的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渗透在语言之中,语言在文化中同样拥有重要的地位。[1]由于中国的文化和文字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对语言符号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古装电视剧中语言符号使用的问题

(一)符号存在的不对称性

对于在中国古装电视剧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语言符号包含两个方面: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语言的读音和文字,所指是语言在观众心中对应的心理概念。[2]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受众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因素所造成的心理概念也不一樣。另外,能指和所指不同的意义也导致受众对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语言符号产生歧义和误解。[3]在很多中国古装电视剧中会有一些中文本土的词汇。这些词汇在英语或其他西方国家语言中根本没有对称的词汇。也许在今天的西方社会有很多人已经知道它们的中文意思,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还有很多中文词汇是不存在对等英文词汇的。如果在中国古装电视剧跨文化传播中一味盲目地追求对等词汇的翻译,会出现很多既让中国人疑惑,也让西方观众不明白的用法。以“龙”在《倾世锦鳞谷雨来》电视剧中出现为例:中国的“龙”,无翼飞天,呼风唤雨,是一种祥瑞之兆。但是在西方电视剧《权利的游戏》中所谓的“dragon”,脑袋小、大肚子、长翅膀、大尾巴、嘴中喷火,是不吉祥之物。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和两个符号。这就是盲目把两种符号撮合在一起,寻找对称性的后果。

(二)符号能指、所指的不对称性

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不仅通过图像向观众展示一些生活画面和人物,还需要把某一个特定环境下,某个人的身份、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以及引领这一切变化的事物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来向观众展示。在这些电视剧中,要表达人物内心的痛苦、矛盾和对事件发展起着引领作用的事物时,一般性的表层符号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需要表达深层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才能让观众深刻体会到电视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和事件中所表达的思想。所以电视剧符号所表达的物象就有了能指和所指之分。例如,电视剧《甄嬛传》中火红的灯笼、皑皑的白雪,都是电视剧对色彩的运用,颜色的变换预示着情节的变换。

当然,在中国古装电视剧跨文化传播中符号的不对称性是经常出现的。尤其是在某种文化系统中存在的一些符号,在另一种文化系统中却找不到相称对应的符号。[4]详细来说,就是古装电视剧符号中能指和所指存在不对称的现象。例如上文中提到“龙”在中国是吉祥之物,而在西方社会中是“不祥之物”。不论是“龙”还是“dragon”都是对这一物体的称呼,都是这一物体的能指。是同一物体在不同观众心中引发的不同内心指向概念,这也是能指和所指的双重不同。另一种情况在电视剧中展现的是:能指不同、所指相同。例如西方社会在肢体语言上和中国文化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叫别人过来这个肢体语言,中国人的习惯是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下,几个手指同时弯曲几次,但是美国人的习惯是把手伸向被叫人,手心向上,握拳用食指前后摆动。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电视剧中出现的符号能指、所指的不对称性会经常出现,同时也会造成理解上的差异。

(三)含蓄意指的不对称

“含蓄意指”是在能指一与所指二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联系是人进行联想的结果,而含蓄意指中的联想部分受到文化的影响。[5]含蓄意指在电视剧中经常出现,将概念或符号植根于能指之中,以实现传播意图。[6]例如在电视剧《花千骨》中赵丽颖饰演的花千骨穿着洁白的长裙衣裳,绾着发髻,一张恬静淡然的脸,眼神柔情似水,这就是一个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符号。而在西方电视剧中,金发碧眼、高挑性感的身材才是女性的形象符号。在这里“金发碧眼”和“长裙衣裳绾着发髻”都是一种能指,然而东西方各自的“能指”所对应的是截然不同的“意指”。由于不同语言对观众产生的思维方式不同,这种符号的意指联想与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符号在中国古装电视剧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能够降低或消除这种不对称性,则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古装电视剧真正地走向国际市场。

二、将语言符号转换为不同符号的解码

(一)地域环境对语言符号的解码

地域自然环境对于语言符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环境给予了人类生活很大的限制,而任何一种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总要迫使人们接受一种生活方式。冯友兰认为中国和西方的差别在于:中国属于大陆农业地域文化,西方属于海洋商业地域文化。中国固守田园,西方四海为家,中国是以家族为主体,西方是以城邦为社会。[7]这两种不同的地域环境造成了不同人民的思想差别。例如IMDB(互联网电影资料库)外国观众对观看《琅琊榜》时留下评论:“这是一部历史剧。对我来说是陌生的,创造了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而且,我觉得很多参考资料都有点让我不知所措。我觉得好像语言障碍让人很难理解剧中提到的地域和人物的意义。”[8]

虽然看到了地域环境对外国观众产生的影响,但是中国古装电视剧中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却是海外观众对中国最普遍的认知。由于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作为电视剧故事情节展开的重要环境和背景内容,是电视剧画面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中国古装电视剧中的景观和建筑必然带有中国文化印记,是情境符号的重要内容。其他国家受众在观看中国电视剧时,会将画面潜移默化地作用于观众的心理认知,成为国外观众对中国电视剧认知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大秦赋》剧中的长城、《花千骨》剧中的江南水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中的宫殿等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这些景观和建筑是国外观众最直接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相对于景观和建筑等具有强烈画面感的情境符号认知,作为情境符号深层次的隐性表现,剧中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题材构成等所蕴含中国特有的生活态度、伦理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演进过程,都是国外观众对中国古装电视剧乃至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认知的重要依据。

另外,不同的地域也带来了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也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思维方式又对人们的言行起了决定性作用。汉语的习惯是先讲原因再说结果,而英语的习惯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这就是两种语言体系下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古装电视剧在海外播放过程中造成的误解依旧是语言思维。尤其是中国古装电视剧的配音或字幕在进行其他语言的表达时,就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另一种跨文化思维模式中,如果语言模式没有达到相应的完整,就会对故事的内容产生误解。[9]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引入国家和地区受众的语言习惯为主,尽量翻译出作品的原貌,实现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功能。

(二)价值观念对语言符号的解码

价值观念是共同的信仰或指导个人行为的内在准则,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10]由于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不同,给人们带来了形式各异的生活方式。西方民族是以个人为本位,东方民族是以家族为本位。中国人在这种价值观念下以家族和群体的利益为前提生活,把“自我牺牲”纳入国人的民族性格中。[11]所以中国古装电视剧的这种叙事风格在跨文化传播中势必会让外国观众产生解码的困难,从而带来了“文化折扣”现象。对很多国外观众来讲,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知缺乏更深层次的理解。一部电视剧跨文化传播范围和影响的大小、为世界喜爱的程度,主要源自剧中自身故事、精神向度是否具有人类共同的价值意义,也就是故事的内核是否具有普遍性。

中国古装电视剧如果想扩大跨文化传播力,就必须融合不同价值的观念,融合价值观念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吸引观众,所有古装电视剧剧本都是要为这个根本目的服务,即“实现编剧与观众的交流”。[12]中国古装电视剧要想真正走向全球影视市场,就必须通过电视剧叙事把观众带入到剧中,从而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并最终打破文化壁垒。但是,目前中国电视剧的编剧却往往忽略了叙事研究最基本的传播学意义,更多的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创作,对叙事方式与受众之间的关系考虑较少。优秀的古装电视剧的叙事方式是一个经过充分证明的叙事目的,以及服务这一目标的、有创意的讲故事手法,即使在充满高科技渲染的古装电视剧中,叙事永远比壮观的大场面更重要,场面只不过是表现情节向前进展的一种方式。[13]每一个壮观的大场景,都是一个叙述的事件,归根到底是用来推进人物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及改变他们的知情状态。一部优秀的古装电视剧绝不是进行碎片化的场景拼凑,其叙事逻辑情节是有章可循的。

(三)历史文化对语言符号的解码

古装电视剧带来的都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国家的社会现象归根到底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可以说,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审美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跨文化传播中,外国观众理解中国古装电视剧最困难的地方仍然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14]中国文化中非常注重强调集体意识。中国文化是以集体导向为代表的模式,个人的身份是要建立在社会体系之上的。在很多中国古装电视剧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个人利益应为集体利益做出让步。这跟欧美国家文化提倡的个体是社会唯一的、最重要的单位,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而非依赖性,个人目标重于集体目标,是完全对立的两种文化思想观念。所以,中国古装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是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文化折扣”现象的,他国的受众难以认同中国的历史文化,甚至一些国家的观众对中国故事进行“文化误读”。[15]

然而,也有很多中国古装电视剧在国际市场中颇受青睐。例如,清朝宫廷历史电视剧《如懿传》先后在美国中旺电视台、越南LA34卫视台和河内卫视台、加拿大城市电视台、马来西亚电视台“双星台”和新时代电视台等多家海外媒体播出,并受到广泛好评。[1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韩国中华TV创下了收视新高,《长安十二时辰》在美国亚马逊、马来西亚Astro、新加坡Starhub等多家视频网站上播放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陈情令》也先后在泰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17]随着越来越多优秀的国产古装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成功播放,树立了我国的文化自信,传播了优秀的文化正向价值。

三、结语

通过对中国古装电视剧现状的分析,观察到目前一些中國古装电视剧在对外传播中还存在文化折扣的现象,这里不仅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受众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了解,也有中国古装电视剧叙事方式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将语言符号代入更多的文化意义转化为不同符号的解码,同时还需要中国古装电视剧树立全球化思维,用国际化的视野来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国故事不仅具有国际价值的人类精神情感,也能蕴含中国特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唐萌.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的常见问题解析:以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8):112-114.

[3]唐萌.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的常见问题解析:以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8):112-114.

[4]张江彩.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唐萌.跨文化传播中符号使用的常见问题解析:以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6(8):112-114.

[6]祁涛,辛小月.传播意图生成的物质基础及其言说的自然化:基于对罗兰·巴特《神话修辞术》的重读与分析[J].新闻爱好者,2021(3):61-63.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4-24.

[8]《琅琊榜》IMDB评论[EB/OL].https://www.imdb.com/title/tt5141800/?ref_=fn_al_tt_1.

[9]黄会林.银皮书:2012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研究年度报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5.

[10]Micheal,R.C,Ilkka A.Ronkainen,Michael H.Moffett.International Business.5th ed[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1999:42.

[11]陈独秀.新青年[J].上海群益书社,1915,1(4).

[12]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13]大卫·波德维尔.好莱坞的叙事之道[M].谢冰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18:132.

[14]李宇.海外华语电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

[15]唐润华,郑敏.文化间性视域下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提升路径[J].新闻爱好者,2021(3):50-52.

[16]《如懿传》登陆海外电视台,播出方式很震撼,片方却不愿宣传[EB/OL].https://www.sohu.com/a/411023591_405149.

[17]中国影视剧风靡海外华人圈 传播中国文化的窗口[EB/OL].https://new.qq.com/omn/20201106/20201106A0457Z00.html.

(作者为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

编校:董方晓

3837500338266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解码翻译
《解码万吨站》
解码eUCP2.0
NAD C368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Quad(国都)Vena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巴黎夜未眠》中体现的中法跨文化要素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