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刍动物梭菌性肠胃炎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2022-03-13曹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石峡湾畜牧兽医站743023

兽医导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荚膜反刍动物毒血症

曹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石峡湾畜牧兽医站 743023

梭菌病是影响反刍动物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由于临床症状的不同导致出现不同的命名方法,这些分类可能对了解该病造成困扰。反刍动物梭菌性疾病包括出血性肠炎、肠毒血症、过食症、羔羊痢疾、黄羊病、梭菌性肠炎等。其中大部分疾病都是由产气荚膜梭菌的不同毒素型感染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A 毒素型也可导致坏疽性乳腺炎,并可在变质的牛奶中大量存在。梭菌性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胃肠道内梭菌的快速过度生长以及随后的外毒素释放有关。尽管产气荚膜梭菌对组织的入侵能力有限,但大多数局部或全身损伤都是由这些梭菌的某些基因型产生的强效外毒素作用引起的。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和大多数哺乳动物胃肠道中的革兰氏阳性厌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有5 种毒素型,这些毒素型是根据其产生的致死性毒素确定的。产气荚膜梭菌的毒素型和特定亚型可通过多重PCR 来确定,该方法可应用于检测单个分离菌株携带的特定的毒素基因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每一个亚型都与特定的疾病综合征先关,这些疾病综合征与相应菌株产生的毒素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肠毒血症通常被用于描述任何一种引起的肠道或全身性疾病的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型。肠毒血症是由肠道吸收毒素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梭菌性真胃炎和肠炎都不需要吸收毒素。肠毒血症最适合表述于与吸收外毒素有关的全身性疾病,包括A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羔羊溶血病,B 型和D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最近研究表明,牛的出血性肠综合征与A 型产气荚膜梭菌可能有关。尽管产气荚膜梭菌从肠道和牛出血性肠综合征的动物病变部位分离出来,但两者相关性仍未完全确定。

1 梭菌性胃炎

产气荚膜梭菌的所有毒素型均可以引起某些家养反刍动物的皱胃炎和肠炎。C 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越来越常见的分离株,与反刍动物中的梭菌性皱胃炎有关。E 型产气荚膜梭菌也从患皱胃炎的病例,但似乎很少见。A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真胃炎也已通过试验验证。梭菌性皱胃炎可以单独存在或与肠炎同时出现。A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皱胃炎常见于新生和低日龄动物,但也可在成年反刍动物中观察到。C 型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从新生犊牛到断奶犊牛、羔羊等感染的散发性疾病。这种疾病在奶牛的牛犊中常见,羔羊和小山羊中似乎不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嗜睡、皱胃积液、腹部鼓胀、绞痛和磨牙等。动物通常体温正常,除非出现全身性败血症和腹膜炎的并发症,这种情况下体温会出现降低或升高。在急性病例中,通常机体不会出现脱水症状,但若不及时治疗脱水症状很有可能出现。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气体有助于胃扩张和感染动物明显的壁内的肺气肿。由于施加在横膈膜上的压力,皱胃鼓气和相关的腹胀也会导致动物呼吸困难。皱胃膨胀也会导致血液流动障碍导致休克。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梭菌性皱胃炎的病死率十分高,为75%~100%。

尸体剖检时,真胃明显膨胀并充满出血性液体和气体。大体病理特征是皱胃黏膜弥漫性、出血性甚至坏死性炎症,在严重或慢性的病例中经常可观察到病变可影响至更深层。胃溃疡和穿孔伴随的腹膜炎可能发生在一部分感染动物身上。此外,该病还常与其他病原,如沙门菌、球虫、真菌等病原继发感染导致更为严重和复杂的临床症状。

2 梭菌性肠炎

梭菌性肠炎可能与皱胃炎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梭菌性肠炎常见于低日龄动物,但也可能出现在成年反刍动物中。梭菌性肠炎可能由产气荚膜梭菌的所有毒素型引起,但临床表现有些差异。C 型产气荚膜梭菌是反刍动物中梭菌性肠炎最常见的病因。

在犊牛、羔羊中观察到A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炎通常是急性的,会持续数小时,患病动物食欲明显下降。在大多数急性期不会出现腹泻症状,动物通常体温正常并且可能不会表现出败血症和全身性炎症。尸检时小肠有出血性内容物,肠壁可能因水肿增厚,也可因肠膨胀而变薄。感染动物超声检查可见小肠扩张,肠蠕动降低。大体病理特征为小肠黏膜阶段性或弥漫性,出血性或坏死性炎症。在某些情况下,黏膜损伤也会影响盲肠或螺旋结肠。

C 型产气荚膜梭菌也可感染成年反刍动物,尤其是牛非阻塞型出血性肠炎有关。成年反刍动物很少有相关报道。A 型产气荚膜梭菌出血新肠炎在成年动物中比在低日龄动物中少见。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低下的急性发作,伴有右侧或双侧腹胀。动物可能出现发热,可能存在全身性的炎症,因为肠道革兰氏阴性菌的继发感染出现败血症。出血性腹泻在就诊时可能并不明显,但在病程后期可能会明显。腹部超声检查经常显示小肠内出现液体扩张。肠蠕动常常降低或缺乏协调的蠕动性。在早期病例中,检测可能会观察少量粪便。临床症状常难以与肠套叠、梗阻性肠出血性肠炎等引起的肠梗阻辨别清。C 型产气荚膜梭菌可以从患病动物的小肠中分离,并可根据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筛选治疗药物。绵羊A 型产气荚膜梭菌病,也叫黄羊病,是一种症状罕见的高度致死性的疾病,表现为急性溶血病。

B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新生反刍动物急性出血性小肠结肠炎。B 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在羔羊中成为羔羊痢疾,在犊牛和小马驹中也可观察到B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炎。B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导致严重的急性出血性小肠结肠炎死亡率与C 型产气荚膜梭菌相似。

由C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出血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致死疾病,发生在犊牛和羔羊中,在山羊中偶尔出现。摄入大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引发C 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诱因。哺乳期的新生儿对C 型产气荚膜梭菌更易感。大量饲喂谷物、动物在谷物作物上觅食、突然获得优质草料或在一段时间饥饿后过度喂养也被视为C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诱因。患病动物常无精打采,不远哺乳。很快会出现共济失调、血性腹泻、精神抑郁和卧倒不起。在病程末期可能会出现肌肉僵硬,死亡通常在出现上述神经症状后数小时内发生。严重的出血性小肠结肠炎是剖检时的主要肉眼病变,这种病变往往是明显,并且在远端空肠和回肠中出现,偶尔会出现在整个小肠或结肠。在肠腔内可能会存在纤维蛋白凝块、坏死黏膜管型和红棕色血液。在腹膜腔、胸膜腔和心包腔内可能会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浆液性液体。

D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肠炎不是主要的临床症状。犊牛和羔羊临床肠炎很少见,山羊更是表现出胃肠道功能障碍,包括大体和组织学病变。在D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超急性型中,可能会出现山羊死亡或绞痛。可能会出现腹胀、呼吸困难和含有纤维蛋白、黏液或血丝的水样腹泻。在出现和肠毒血症相关的卧倒、呼吸窘迫和抽搐后数小时内死亡。犊牛D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肠毒血症较为罕见,且临床表现与C 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有着明显的不同。绵羊的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通常是一种急性疾病,许多病例发现时已经死亡。患病羊的神经症状占主导地位,早期出现嗜睡和共济失调,数小时内出现虚脱、侧卧、痉挛性划桨样动作,腹泻偶尔出现。在尸体剖检时,通常会在腹膜、胸膜或心包腔观察到淡黄色或红色液体,有时可含有纤维蛋白凝块。内脏表面常可见点状出血,肺和肠系膜水肿。感染的绵羊通常不存在肠道的大体病变。肾皮质可能会出现变软,因此被称为软肾病,但在小型反刍动物尸体偶尔会看到非特异性的变化。典型病例变化是局灶性对称性脑软化症。有时,D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的绵羊病例中没有明显的肉眼可见病变。与绵羊不同,山羊感染D 型产气荚膜梭菌表现出明显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在胃肠道观察到肉羊和组织学病变。患有特急性或急性 D 型肠毒血症的山羊死后最显着的肉眼损伤是纤维蛋白出血性结肠炎,通常在螺旋结肠中最为严重。可能存在纤维蛋白、血液和粘液管腔管型,受影响的结肠节段可能形成假膜。结肠浆膜可能充血或水肿,结肠肠系膜和肠系膜淋巴结水肿明显。可能存在胸腔和腹腔及心包内的肺水肿、积液和纤维蛋白,以及浆膜表面散在的瘀斑出血。偶尔的超急性D 型肠毒血症的山羊病例没有肉眼可见的病变。慢性病例可能表现为体内脂肪储备不足和结肠黏膜溃疡。

E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炎很少见,但在山羊、犊牛和成年牛中已有报道。临床症状范围从轻度腹泻到严重出血性肠炎。E 型分离株不被认为是牛皱胃炎或肠炎的常见原因。然而,在评估反刍动物梭菌性皱胃炎或肠炎病例时,它们的存在使得适当的诊断鉴别变得重要。

猜你喜欢

荚膜反刍动物毒血症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一起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小规模关中奶山羊腹泻报道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
甘肃省牛和羊源产气荚膜梭菌耐药性分析
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羊妊娠毒血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
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IncRNA H19与TNF-ɑ IL-1β及IL-6等促炎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