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创造性复述故事

2022-03-13张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渔夫创造性想象

张平

复述一般可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形式。这三种复述形式以创造性复述的难度最大,它主要是指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吸收、存储、内化与整理,再通过想象与联想,对文本内容进行再加工,使人物形象更加具体鲜活,再由学生口头转述将其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呢?

一、丰富情节复述

在教材中有些课文对事件的描写会出现情节简单或者跳跃性比较大的现象,这就给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课文留下了可以“插足”的空间。教师抓住文章的空白之处启发学生想象,对故事内容或者情节进行丰满或者添枝加叶等等,可以使故事更生动,让人物形象特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以《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五年级上册)为例,故事中就有许多地方情节描写简单,比如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而牛郎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文中并没有交代,这就为学生的创造性复述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仙女们商量着到人间看看”这句话中仙女们是怎样商量的,想到人间去看看什么,故事中都没有交代,教师可启发学生想象:一共有七位仙女,她们在商量着要到人间去看看的时候各自会说些什么,她们各自想要看的是什么。再如“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这句话中牛郎看到王母娘娘的举动之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又有哪些举动,织女看到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她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来反抗王母娘娘,等等,课文中并没有交代,教师都可以让学生以给课文补白的形式来丰富故事情节,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在一些故事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抓住文中的空白之处或者情节简单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这部分内容适当添枝加叶,丰富故事内容,然后再让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可以丰富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知,使学生的复述内容更加生动。

二、改变人称复述

复述是用自己的话把文本中的内容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用的是第三人称,如果教师在学生复述的时候让学生以改变人称的形式进行复述,则可以缩短复述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使听众在无形中受到感染,真正沉浸其中,与文本中的主人公产生共鸣,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

以《猎人海力布》(五年级上册)一课为例,在学生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情景复述下来。用第一人称进行复述,学生们一开始可能会不太习惯,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示范一下,把原文内容改变为:“我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连忙跑回去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的地方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教师只是简单地帮学生开个头,学生们对于什么是第一人称复述就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与体会。在学生对用第一人称进行复述的方式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就改变人称复述中的难点部分对学生进行点拨:假如你就是海力布,在劝说乡亲们搬家的时候,如果乡亲们不听劝告你该怎么办?此时的心情怎样?在劝说乡亲时语气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海力布心里,想海力布之所想,急海力布之所急,这时候学生对于海力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得说出实情时的心理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看到海力布变成石头之后,鄉亲们会怎样做,又是怎样离开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乡亲们的口吻把这件事再复述一下。这样引导有助于让学生在复述中感受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乐趣。

在《猎人海力布》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把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部分复述一下,再让学生以乡亲们的口吻把海力布为了乡亲们变成石头的故事讲一讲,可以使学生真正深入人物角色的内心。以故事中角色的口吻把事情的经过讲一讲,可以引起复述者与听众的兴趣,让学生耳目一新,更有利于学生在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提升创新精神与思维能力。

三、表演情节复述

这里的表演情节复述就是指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不是用平常的语言基调进行复述,而是以表演的形式把故事内容绘声绘色地复述下来。学生在进行表演复述的时候,教师可鼓励他们从声音和动作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节的临摹,以让作为听众的其他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复述形式活泼,深受学生们的喜爱。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演绎复述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变通处理一些台词,以使复述完成得更加精彩。

《穷人》(六年级上册)中有一部分写的是渔夫回来之后与桑娜的对话。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展开复述表演。要求学生重点通过表演把桑娜和渔夫各自的心理以及人物形象特点表现出来,学生们一个个兴高采烈,表演的热情很高。“哦,是你!”让学生借助提示语把桑娜站起来不敢抬头看渔夫怕渔夫责怪自己的心理表现出来。当渔夫听到邻居西蒙死了之后,教师让扮演渔夫的学生把渔夫皱着眉头严肃、忧虑的神情,以及劝说桑娜把西蒙孩子抱过来时表情由犹豫转为坚定的神情形象地演绎出来。这样让学生借助演绎来完成课文内容的复述,可以把故事中桑娜与渔夫两个人物的语言、神情、心理、动作等形象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实现“以演品人”的目的。这种复述形式令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浓,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让学生演绎复述,这样让学生在复述中融入表演成分,在表演中通过自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适当增加一些语言,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表达,让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落到实处。

四、想象续编复述

在故事类课文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故事内容特点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再让学生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对学生进行复述指导,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到发挥,脑洞大开。学生的续编想象丰富了文本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乐想乐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猎人海力布》一文结尾处写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大家,可是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那么看到海力布变成了石头,乡亲们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呢?他们又会怎样把这件事情告诉自己的子孙,让他们世世代代不忘海力布呢?文章中并没有交代,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先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之后发生的事情,然后再复述给大家听。这样引导学生创造性复述满足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丰富了文本内容,让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的兴趣更加浓厚。又如《牛郎织女(二)》一文结尾处写道:“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那一天夜里,要是站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者,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想象一下:假如七月初七那天你站在葡萄架下,那么会听到牛郎织女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在想象创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以续编的形式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可以延伸故事,促进学生对故事主旨的理解,在学生顺着故事续编的过程中发挥其创造潜能,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精彩。

创造性复述作为复述的形式之一,对学生的想象、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文本内容,采取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3736500338265

猜你喜欢

渔夫创造性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天皇版“渔夫”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