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指导技巧

2022-03-13张雨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然段角度交流

张雨

批注式阅读,即在阅读的时候把自己的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阅读感受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这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读书方法。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不同,对于同一个词语、同一句话,理解程度都会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同样的文字,由于不同的心境也可能會产生不同的阅读感受。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批注式阅读能力,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那么,批注式阅读的指导怎么在教学中完成呢?我以《牛和鹅》一文为例,谈谈在实践中常使用的三个策略。

一、展示批注范例,感知批注形式

课文中以“学习伙伴”的角色呈现了许多批注式阅读的范例,教学时可以选取课文中的批注范例,结合其他的关于批注形式的图片制作成一段微课视频,用多媒体呈现出来,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什么是批注式阅读,如何进行批注,初步感知批注在阅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牛和鹅》一课时,学生发现本文内容的排版方式和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了,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呢?通过将前后课文进行仔细对照,就会发现在文本的一侧都留有空栏,空栏里只有稀疏的几行字,字体比课文中的字体要小一些,颜色也不同,每一处的字数都不是很多,所写的内容都与课文有关,有的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阅读课文的体会……在学生热烈的交流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放大课文中的批注范例,趁势揭示了批注的概念:阅读时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批注和注解,作用是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这样的读书方法就叫批注。然后给学生播放一段与批注式阅读相关的微课,让学生直观感受批注的更多形式。如批注时采用的圈点符号应该固定:在生僻字、多音字、易错字上标注拼音,在关键词的下面标上着重号,在有疑惑的地方打上“?”,在段落的中心句下面画上“          ”,画出段落内部层次用“│”,画出文章结构段落用“‖”,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用“一、二、三……”标出结构段序号等,这样使自己再次阅读批注过的文章时就能看明白各种符号的意思。所批注内容的位置一般写在靠近书页的那边就近空白处,只要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就行。如果批注的时间不是在同一个阶段,则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笔,便于自己进行前后对比,提高阅读感悟能力。还列举一些名家在阅读书籍以后留下的批注痕迹,如毛泽东就喜欢在阅读的书本上写批注,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悟,出示毛泽东阅读的书稿,学生就可以直观地感知批注式阅读带来的好处。

四年级学生初次接触批注式阅读,会对这样的阅读方式感到非常好奇,同时又觉得无从下手。课文中批注范例展示以及微课的播放,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了写批注的方式,对如何书写批注有了具体的印象,内心也就产生了想要写批注的愿望。

二、分析批注内容,了解批注角度

虽然批注式阅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但是四年级学生对批注的内容到底该写些什么、怎么写还不太知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文本中的批注范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从哪些角度给阅读的内容写批注,从所举的范例中悟出写批注的方法和思路。

《牛和鹅》一文中共有五处批注,教学时,让学生带着“‘学习伙伴’为什么会写这样的批注”“我是不是也和‘学习伙伴’有同样的想法”等问题去读一读这些批注,阅读完以后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例如,第一处批注“事情真的是这样吗?”是针对课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而提出的疑问,这是批注的一种角度——于无疑处生疑。课文里原本没有这样的疑问,但是阅读的时候如果开动脑筋,发现了课文所写的事例与自己思维存在着相悖之处:“牛为什么怕人?鹅为什么不怕人?”这样就可以大胆质疑,在旁边写出自己心中的疑惑。第二处批注是针对第6自然段中“我”被老公鹅连追带啄的狼狈状态的细节描写所写的,这段描写非常真实细腻,“学习伙伴”是从写法的角度对“我”的惊慌失措的表现进行的批注。随着课文叙事的展开,学生发现第1自然段中“大家都说”的内容是不正确的,因而理解了第三处批注的内容是通过思考,将阅读内容进行前后对比而得到的新的感受,是从“对课文内容体会较深”的角度所写的批注。第四处批注是对老公鹅“狼狈”的一摔所写的,这个“摔”字使鹅在金奎叔的手里显得软弱而可笑,使“我挂着泪笑”,“我”的神态与动作显现出痛快的心情。这也是从“对课文内容的体会”的角度所写的批注。第五处的批注是针对第13自然段中“我”在金奎叔的鼓励下不再怕鹅的想法而得到的启示,很显然,这是从“读后感”的角度进行的批注。

利用课文中列举的批注范例进行分析思考,学生就会掌握四个不同的批注角度。当然,批注的角度还不止这些,如阅读课文时产生的想象、对文中人物的评价、顺着作者的思路给课文进行补白等等,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再向学生介绍。

三、自主练习批注,交流批注体验

在学生明确了可以从不同角度写批注的方法之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像书中的“学习伙伴”那样自主练习,对课文中有阅读感受的内容进行批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逐渐摸索出写批注的经验后再互相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不断丰富阅读感受。

《牛和鹅》一文比较长,学生在书上的空白处都做了多处批注,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习题二的要求,让学生重点交流“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所作的批注。如第6自然段的第三句话描写了“我”被老公鹅咬住衣襟的场景,请学生大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说说自己朗读这句话时觉得是否顺畅。很多学生都觉得不好读,因为这里有三个表示声音的词“啪嗒啪嗒”“嘎嘎”“嘎嘎”。教师追问:“那这些词可不可以删掉呢?”学生再读课文以后一致认为不可以,这些表示声音的词不但不能去掉,还应该把这个声音读得大一点,突出老公鹅一边大声叫着一边追来把“我”吓哭的凶猛场景。教师请学生再次大声朗读这个句子,然后交流自己对这个句子所写的批注。有的学生写的是“啪嗒啪嗒的声音表面上是在描写老公鹅,实际上是在突出‘我’当时的害怕心理”;有的学生写的是“老公鹅的声音中似乎透出一股怒火,让‘我’胆战心惊”;有的学生写的是“老公鹅心高气傲,真凶狠啊”;有的学生写的是“老公鹅真是作威作福,‘我’可是可怜巴巴”;有的学生写的是“老公鹅真可恨,我恨不得踢它一脚”……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只老公鹅”啊!再如交流对习题三提出的关于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批注时,有的学生是从字面意思上进行思考,所写的批注是“因为在金奎叔的帮助下,‘我’才改变了对牛和鹅的态度,我不再欺牛怕鹅,所以一直记着他的话”;有的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进行批注,“因为小时候‘我’受到老公鹅的攻击,所以才会对如何与动物相处有了深层的思考”;有的学生则对整个句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写的批注是“金奎叔的话语里包含着‘不要仗势欺人,也不要欺负弱小’的道理,‘我’懂得了这个道理,所以才会一直记着他的话”。

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所写的批注也各不相同。在学生交流各自的批注时,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互相学习中得到启发。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读课文,读读批注,学生就会又有新的收获,用不同的色笔再次在书上写下批注。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会学生采用批注式阅读的方式去钻研文本,就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产生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主动投入到阅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从而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学生学会了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更是一种阅读能力的获得。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这种能力将会比课文中获取的知识更有意义,更能创造出成绩。■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康平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

3969500338255

猜你喜欢

自然段角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秋天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交流平台
角度不同
人啊
交流平台
美丽的秋天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