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美誉离不开这张“身份证”

2022-03-13

中国品牌 2022年3期
关键词:分类管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

企业强则国家强,企业兴则国家兴。

根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历史性跃上1.54亿户,同比增长11.1%,其中,企业数量达到4842.3万户,个体工商户1.03亿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随着市场活力的不断激发,信用“正能量”的传递成为迫切的刚需。

早在2019年9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在全国11个地区开展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近日,总局印发了《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

该《意见》精准的绘制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这个措施将大幅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使监管对违法失信者“无处不在”,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以公正监管促进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可以理解为,针对信用风险低的企业,將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对信用风险高的企业,则实行严格监管。

这种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将为千差万别的企业发展,打造良好宽松的经营环境。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蒲淳表示,让违法失信企业处处受限,有利于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同时,能够有效防范监管部门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过度干预,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负担,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为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让守信激励看得见、摸得着,引导企业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真正实现监管管出公平、管出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调整的,企业可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重塑良好信用等方式,降低自身信用风险,提升市场信誉和竞争力。

洞察当今世界知名的品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拥有良好的信用。这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备的“身份证”,更是守护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法宝。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

“信用”与品牌如影随形,却从不附庸,唯有精耕细作,方能行稳致远。

3134500338275

猜你喜欢

分类管理市场主体信用风险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农户信用风险评级研究
我国外贸企业客户分类管理探析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四川省实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研究
对西部医学院校教师进行分类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