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单 你不能这样“盲”
——防范“脱单盲盒”市场乱象风险提示

2022-03-12岁正阳

中国信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盲盒交友便利店

◎文/本刊记者 岁正阳

只需要付费1元,就可以抽取一个联系方式,或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存入“库”中,等待“有缘人”抽取——这是近期风靡的脱单盲盒“玩法”。

2021年下半年,上海、苏州、北京、成都等多地开始涌现出新的交友方式——脱单便利店。顾客花几元钱,留下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塞进脱单盲盒或脱单漂流瓶里,等待有心人的联系,同时还能带走别人留下的信息。

这一瞄准单身男女的生意经,在短短几个月内风靡全国。在上海一家脱单便利店的脱单墙上,曾有2000多人在这里留下脱单愿望,其中多以95后和00后为主。被脱单难题所困的年轻人,一头扎进脱单盲盒这场游戏,等待一场随机匹配的“浪漫邂逅”。

相比备受排斥的相亲局,更多人愿意花几块到几百块不等的价钱,购买爱情的“缘分”。而一个漂流瓶、一场游戏,换一个“命中注定”,似乎是笔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但买了脱单盲盒,就能脱单吗?这样的脱单盲盒靠谱吗?

记者近日搜集资料发现,脱单盲盒“暗坑”不少,要么盲盒内的联系方式是假的,查无此人;要么建立联系后被对方骚扰甚至掉入色情或诈骗陷阱。而随着脱单盲盒越来越火爆,一些商家嗅到商机,利用年轻人的交友需求引流变现,存在泄露、售卖个人信息的风险。

零门槛的“脱单盲盒”速成式的“恋爱关系”

35岁的唐兰明最早接触到脱单盲盒,是因为刷到一个短视频,“花3块钱带一个女朋友回家”的介绍让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在一家模具制作公司工作,身边大多是男性,“想通过脱单盲盒接触到更多女性”。

脱单盲盒的零门槛,成了许多年轻人选择它的初衷。这里没有婚恋平台或相亲角的准入条件,也不用提供房产收入等材料证明,除了性别、兴趣和联系方式之外,再无其他必填信息。

唐兰明出生于农村,初中学历,目前无房无车。曾经交往过两任女朋友,都因对方父母不同意婚事而结束。后来唐兰明注册过世纪佳缘,因为没有投钱进去,资料没被推广,“没起到什么效果”。他不喜欢婚恋平台“明码标价”的感觉,觉得“那样去接触女生不太自在”。

随机匹配的脱单盲盒给了唐兰明一线希望。他希望能找到一个不介意自己条件的女生,“人温柔善良就好,只要人好,其他都可以磨合。”并且,脱单盲盒还可以帮助不善言辞的自己,不至于因为不会讲话在第一步就被卡掉,“女孩子喜欢听好话,我觉得太假了,讲不出口。”

上海人陈海峰光顾脱单便利店也是因为喜欢盲盒的随意感,1993年出生的他毕业于一所大专,在商场、教育机构、保险公司等地干过多份不同的工作,因为“不想太累,只想过轻松快乐的生活”,曾被女友抱怨收入不高。

人类学教授项飚曾指出,现代社会的一个趋势,是“附近的消失”。并提出,附近不是蒸发了,而是转化了,原本肉体感知意义上的“附近”,转化为了数据化的“附近”,这带来了一种新的“方便感”——要什么就马上来。

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项飚认为,他们那一代人自信能够在“附近”构建出关系,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丧失了这种自信,在感情上的体现是开始依赖别人的推荐,而非自己去寻找良缘。

出生于1992年的张鑫有使用各类交友软件的丰富经验,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快速、准确地找到合适的对象,“不忙的时候,每天都会登录看一下推荐,忙的时候会在周末集中扫两眼”。被好友推荐使用盲盒交友的App后,他在一个月里和数位女性匹配成功,最后加了5个人的微信,其中保持聊天关系的有3人。

在张鑫看来,这款盲盒交友App的产品交互尚不完善,界面也不够稳定,功能少,玩法单一,但是作为新出的软件,用户群体比较干净,大家交流的目的比较纯粹,是一片蓝海。

唐兰明是脱单便利店的常客,2021年“十一”假期期间,他曾7次走进上海脱单便利店,带走了6位异性的脱单瓶,并加了其中4个人的微信。

上海脱单便利店于2020年开业,是较早兴起的脱单店铺品牌。店里一整面橙色的脱单墙被划分为365个格子,每一格平均放置着6个~7个脱单瓶,曾有2000多人在这面墙上留下自己的“邂逅纸条”。

单身经济蕴藏的巨大市场,让“脱单盲盒”在婚恋平台和交友软件等一众产品之外,还能分得一杯羹。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成年单身人口将达2.5亿~2.6亿,处于独居状态的成年人数量将超过9200万。

在上海脱单便利店的店长小风看来,脱单盲盒的兴起,解决了年轻人交友的一系列痛点。“现在年轻人的社交范围都比较窄,很难结识合适的异性。靠自己去认识陌生人又很难推进,在交往初期都不知道怎么破冰。去相亲局又抵触那种带着明确目的的交往,还有被商品化的不适感。盲盒把这些问题都规避掉了。”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张凌云分析道,“脱单盲盒”的生意,利用了年轻人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一方的美好想象,以此调动起年轻人的消费欲。

脱单盲盒风靡一时真实信息难以保障

“脱单盲盒”最初以摆摊形式出现,大多设在商场、夜市、学校等人流较多的地方,且设备和玩法都很简单:1张桌子,分别贴有“男”“女”字样的两个盒子,花1元钱可以拿走1个别人的联系方式,也可以放入自己的联系方式。

在天津,有摊贩表示,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有300多人来存取信息。

随后,售卖“脱单盲盒”的脱单便利店在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济南等地纷纷出现,盲盒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价格不等,店内工作人员会按照生日、星座等进行分类排列。

近期,有媒体人士在天津市和平区一家脱单便利店看到,这里的“脱单盲盒”被做成瓶子状,摆放在一面“脱单墙”的格子间内。瓶子外部贴着生日、生活城市、理想型信息等标签,白色代表男生,粉色代表女生,再根据星座和关键词进行分类摆放。工作人员介绍,入店前需要支付49.9元,包括门票和一个瓶子的费用,入店后可在瓶中投入自己的信息并从墙上拿走一个装有他人信息的瓶子,可以拆开看但不能带走。

原来,每个格子间内存放的脱单瓶有近400个,所有格子间的瓶子加起来多达数千个,以“90后”“00后”居多,上架时间多为2021年11月中上旬。

“00后”女大学生卫薇(化名)正在店内挑选盲盒,她的选择标准是星座匹配度。来来回回挑了10分钟后,她看中了一个瓶子,打开后,对方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职业、择偶标准等信息被密密麻麻地写在一张纸上。卫薇表示,感觉对方比较用心,她打算先加好友聊聊看。

不过,很多瓶子填写的都很敷衍,比如有的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有的联系方式是错误的,有的留的是别人的联系方式。还有的瓶子非常受欢迎,纸条信息已经被拿走了。

此外,虽然是脱单留言,但也有瓶子留下的是一对情侣秀恩爱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脱单柜的信息可以随意翻阅,不限次数。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有耐心,可以把一面墙的联系方式都带走,同时也意味着这些瓶子的联系方式会被重复添加。如果有十分中意的瓶子,想要买断该信息,则需要额外花3元带走瓶子。

一个小时的停留过程中,仅有两波客户,其中两个男生进来匆匆转了一圈又匆匆离开,甚至连瓶子都没有填写;两个女生边拍照边讨论说东西太少了,其中一个表示“至少我喜欢的人不应该出现在脱单便利店吧。”

“万一遇见命中注定呢”“希望能遇见有缘人”,大部分体验者都抱着一样的想法,大家都想“用一杯奶茶钱,换一个有缘人”。

不过,脱单便利店真的能帮助脱单吗?

确实有人在这里邂逅了大海捞针的缘分。

“前几天有一个女孩在店里顺利交到了他心仪的男朋友。”脱单便利店老板表示,“她打电话让我们把她的脱单信息拿掉。”这并不是个例。

“有一个男生来了三次了,还没有找到女朋友。”店员表示。

“有好几个加我的。”小萨表示,他在一个星期前加过一个,聊了几天,但最后还是删了。至于原因,小萨表示是“看过照片之后觉得不是喜欢的类型”。

而赵西(化名)是最近第一次被加。“线下交友太浪费时间了。”他表示自己很懒,“万一能在这里遇见三观一致的人呢”。

除了线下的“脱单小摊”“脱单便利店”外,线上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脱单小程序、公众号、App和网店,颇受年轻人青睐。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通过盲盒脱单的成功率并不高,甚至很多人都卡在了第一步——信息的真实性。

“脱单盲盒”为何越来越流行?

一、玩法简单,收费不贵

从本质上来看,商家和平台正是精准地抓住了年轻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现在的年轻人好玩,看到新事物时,总会忍不住好奇地去体验。“脱单盲盒”,玩的就是好奇心、新鲜感和刺激感。

如今,“脱单盲盒”已布满在小红书、抖音、电商等各大平台。而且“脱单盲盒”收费并不贵,一元钱就可以抽一次,就算是双向收费,玩一次也就3、4块钱。实际上,不同的“脱单盲盒”平台有不同的收费标准,价格从1元、9.9元、十几元,甚至是几十元不等,且价格没有天花板。

二、搭建“脱单盲盒”平台不复杂

有研究机构发现在网上有许多技术搭建服务商提供“盲盒交友系统”,可以开放授权码,也可以搭建平台,而且一套系统的费用价格低至200、300元,高的到七八千元,而且还有不同的版本,对应不同的功能。

三、放大背景来看,是单身经济的产物

“脱单盲盒”是时下流行的盲盒概念和社交分享的结合产物,更可以被视为是单身经济的一种体现。民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了2.5亿人,而如今年轻人身处于多元化的社交文化环境,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越来越流行。

“脱单盲盒”的出现不是偶然,某种程度上,它是“单身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风向标。但究竟可靠与否,仍需广大单身青年擦亮双眼甄别。

(来源:腾讯网)

如何深入看待“脱单盲盒”?

一、看透“脱单盲盒”的多面性

无论是“实体店的盲盒”还是“网络上的盲盒”都是存在问题的。首先,你在打开盲盒之前完全是盲从的,根本不知道其中的“男性”或者“女性”是不是符合你的择偶标准。

其次,盲盒中的个人信息还可能是虚假的。这里面有“找寻爱情的”也一定有“寻求刺激的”,想想网络上那些打着爱情名义的欺骗行为,就可见一斑了。而借助“单身狗”迫切寻找爱情的心态,一些别有用心者就有了机会。

“脱单盲盒”还暗藏着一些更深层次且不为人知的秘密,比如“杀猪盘”。据统计,2011年以来的10年之间,我国陌生人社交类产品市场共计发生融资474起,披露总金额达292.99亿元。这说明一个问题,一边是“脱单的诉求”一边是“爱情的骗局”,很显然“脱单盲盒”对于“寻找爱情”来说并不靠谱而且隐患重重。

二、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没有捷径可走,是一个真心换另一个真心的过程。盲盒实际上引起了消费者的一种好奇心理和某种程度上的赌博心理,实际上惊喜的概率非常低。

实际上,恋爱是双向奔赴的过程,需要双方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少了任何一方都达不到长久在一起的效果。所以,与其借助于不靠谱的盲盒,还不如从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开始努力。

所以,对于广大渴望恋爱的青年朋友,要从正确认识自己,弄清楚需求开始,不跟风不盲从,坚定自己正确的恋爱观。

(来源:腾讯网)

据一位盲盒交友摊贩介绍,一些人存的信息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与自己实际情况不相符的信息,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很难核实。

来自安徽宿州的李琳(化名)前不久通过脱单小程序抽取了一个男士盲盒,对方在留言栏内注明自己是“阳光帅气的25岁男生”。结果李琳联系对方后发现,他是一名40多岁的中年男性,且言语轻佻,吓得她赶紧删除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小程序后台难道不审核这些盲盒信息吗?”李琳有点不解。

记者试用了7个脱单盲盒小程序、5个脱单盲盒App发现,只有1个平台的客服会在用户存纸条时提醒:禁止发布涉色情、暴力之类的信息,并且会有人工审核,违反者直接进“黑名单”,抽到这类信息的用户凭截图可以退还费用。其他11个平台均未进行相关提醒。

嗅到商机引流变现层层盈利类似传销

单靠“脱单盲盒”,并不能维持一家脱单便利店的营收。“脱单盲盒”只是负责前期引流的产品,用“3元就能买到爱情”的口号将用户吸引到店,再由此开展一些“配套服务”。

每星期成都脱单便利店都会举行线下活动,并收取相应的门票费。如果付费成为“日推”顾客,其盲盒曝光率将会大幅提高,日推费用为每人99元。付费会员则可享受店中一对一的红娘服务,199元是入门价格,最高没有上限。

坐落在北京的脱单店铺“超级喜欢”,也并非以脱单盲盒为主营业务,后期的相亲活动与个性化红娘服务,才是店铺营收的主要来源。店铺还会提供桌游、读书会、DIY手工、观影活动等服务,活动的门票价格为59元、199元、399元不等。

互联网设计师郭爽曾两次体验北京脱单桌游店的剧本杀活动,第一次便被票选为“最受欢迎女生”,活动结束后有机会跟自己的“心动男生”约会。..

全方位的配套服务,让年轻人深陷这场脱单游戏。

单身男女想要的“邂逅爱情”,成了商家眼中的“风口生意”,引流变现是他们生财的方式之一。

有的小程序打着脱单幌子,让用户去刷流量。一款名为“月老办事处”的小程序声称,用户可以在看完一段广告后免费存或取一张含有他人联系方式的纸条。记者尝试多次后发现,每次得到的联系方式经搜索后都显示用户不存在,并且即使打开小程序看完广告后,要想存取信息还需要再看一次广告。

还有的商家通过“拉人头”的模式层层盈利。记者注意到,脱单盲盒小程序已经出现许多不同版本,并通过社交平台广泛招募代理,“赚钱很快”“推广即分佣”等,成为他们的广告语。

一款脱单盲盒小程序的推广人员介绍,开通“红娘”的价格一般是9.9元至39.9元,加盟后可以用自己的二维码进行摆摊赚钱。

大二学生林露(化名)对这款小程序比较感兴趣,为了解具体运作方法,她花19.9元开通了上述这款小程序的“红娘”,并联系客服加入代理群。

入群后,她收到的第一条公告就是:“截至××日××时,还是0代理的将被取消代理资格并清理出群,我们需要的是一起赚钱的人,而不是觉得挂着‘红娘’好看的人。”

随后,有工作人员在群里介绍如何推广取得收益。

“如果用户扫的是你的推广二维码,支付一笔订单你抽取一半;如果别人用你的二维码开通‘红娘’,你可以抽取开通费用的一半,他的客户消费你可以抽取20%。简单来说,开通‘红娘’的费用是19.9元,有人花1元钱抽盲盒,你可以赚0.5元;如果你再推广别人成为‘红娘’,就可以赚9.95元,而这个人的客户每次存取纸条时你可以赚0.2元。”工作人员说,如果想要一直有高收入,就要不断进行推广,有人一天能够发展几十位“红娘”下线,日赚200多元;也有人到了截止日期仍未发展一位下线,最后被踢出群。

林露开通“红娘”后,一天时间内有一人通过她的二维码开通了“红娘”,还有20多位用户存取盲盒。

见林露的“推广能力还不错”,工作人员称,后续他们研发的小程序、公众号、网站等,都可以让她带着群里的人继续赚钱。

而对于商家来说,还有一种更“高级”的赚钱方式,即建立脱单盲盒平台,如软件开发、App开发、网站搭建、店铺加盟等。记者了解到,开线下精品店需要的服务费用一般是5万元~7万元,拓展店的价格可能高达10万元。也有的商家将盲盒业务进行拓展,提供个性化的相亲活动,收取高额服务费。

另一款脱单盲盒小程序代理告诉记者,他们目前有三种合作方式:免费加盟需要提供100个客户资源,收益为五五分成;缴纳年费100元,收益也可五五分成;如果一次缴纳年费300元,则全部收益均归代理所有。“三种合作方式都是合作时长1年,均会开通属于自己的后台,客人通过专属二维码付款来计算代理收益。对于通过自己的二维码录入的微信号等,不用管是否真实,花钱放假号码的很少,即使真遇到了可以找客服补偿替换”。在其微信朋友圈中,晒出了多张收益返现的聊天记录。

在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任超看来,脱单盲盒中“拉人头”层层盈利的模式,像极了传销,也类似于微商的分销。“现实中,有许多人通过盲盒中的联系方式,联系到的人多半是微商。脱单盲盒是分销产品,性质与传销仅一线之隔,一不小心就容易踏上违法犯罪道路。”

武汉表白便利店

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加强审核刻不容缓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校园或是街边,“脱单盲盒”的出现,固然增大了单身男女相互认识的机率,但存放在他处的个人信息,是否真的安全?

前不久,北京市民梁先生来到了北京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家脱单主题咖啡馆。在这里,因脱单盲盒是胶囊形状,也被称作“脱单胶囊”,蓝色代表男生,粉色代表女生,按照北京行政区和年龄段进行分类摆放。店内工作人员介绍,拆盲盒信息分为3元、9元两档,留下自己的脱单胶囊分为39元、99元两档,拆完盲盒信息后只能拍照保存信息,不能将盲盒信息带走。“也就是存放在这里的盲盒,一个人可能会收到很多陌生人的好友申请。如果想将胶囊下架,则需要花费19元。”

小梁发现,店里存放的脱单胶囊有近百个,九零后居多。上述工作人员表示,根据店内张贴的“脱单细则”规定,要求填写真实个人信息和社交账号,填写了信息即视授权摆放胶囊为自愿行为,并对可能遇到的信息泄露、经济来往等潜在问题进行了提示。当记者提出胶囊内是否都是真实信息时,该工作人员说,“不会有人花钱留假信息的”。

近期,就职于北京一家互联网企业的白麟(化名),无意间在社交平台看到了“脱单盲盒”小程序的存在,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用1元钱把自己的微信号存入盲盒。他表示,等了一星期,也仅遇到一条好友申请。不过他觉得,1块钱也不亏,就当是玩了,有没有结果也无所谓了。

记者也在某脱单盲盒小程序上支付1元钱后,无需任何身份核实,就马上获得了一个微信号,该微信号为真实手机号码。在其“玩法说明”中也标注出,留下盒子需要微信绑定的手机号、所在位置信息、微信号、QQ号等,并且,用户在参与和使用小程序服务和功能时默认认可隐私条文。

记者通过天眼查搜索发现,有些“脱单便利店”的经营范围并不包括开展交友服务、组织交友活动等,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普遍。有些小程序、App的认证公司也是如此,其备案的经营范围包括软件开发、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一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等,并不包括盲盒相关服务。

在一款名为“盲盒交友”的App上,记者发现虽然该软件名称带有“盲盒”,但登录进去后,系统会按照位置远近直接推送他人信息。记者下载后两天时间内就收到了10多条信息,大多涉及借款、色情服务等违法内容。多人直接在App上发布带有诱惑性的图片或联系方式,并使用“一回八章,两回十五章”等色情服务暗语。

据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埇桥分局桃沟派出所民警杨俊楠介绍,根据以往办案经验,这类玩法一般会让参与者提供个人照片、简介、联系方式等,可能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而且很难保证商家不会将这类信息挪作他用。这些小程序在技术层面也很难确保数据储存安全,存在信息数据被盗取的风险。同时,消费者也容易被人利用,掉入“杀猪盘”、电信诈骗陷阱。

对此,记者咨询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金琳。金琳谈到,随着互联网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深度融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受到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也包括能够识别身份、反映活动情况的已实名认证的微信号。

“无论是校园活动还是社会上的脱单便利店,实际上都有处理个人信息的平台性质。尽管基本遵循了‘取得个人同意’后收集个人信息,但个人信息处理不仅包括收集,还包括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她提醒说,尤其在2021年1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像要求滴滴公司应当对司乘人员进行审核一样,脱单盲盒的个人信息提供方和被提供方都应当有必要的审核,防止衍生网络诈骗、侵犯个人信息等犯罪行为发生。”

对于想要通过成为脱单盲盒代理或校园推广大使的大学生,金琳还提醒说:“此类身份也属于个人信息处理者,也要承担对应法律责任。如果平台犯罪,虽然是被招募的代理,本身也可能是遭遇被骗,不会一概都构成犯罪,但其客观行为的违法性还是有的。如果明知平台犯罪而提供协助,也将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当发现个人信息被滥用时,要及时进行维权,向相关部门和机关反映、投诉,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相关媒体对此也发表观点。《检察日报》发表的评论表示,脱单盲盒乱象背后更折射出个人信息贩卖黑产的猖獗,对于这些具有红娘性质的网络平台、商家而言,必须遵纪守法,不能把他人信息当作换取利益的筹码。同时,平台也要对获得授权使用的信息进行必要性审核,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防止网络诈骗甚至色情交易等违法犯罪钻漏洞,从源头上确保个人信息安全。真正做到让真诚的人真心碰撞,而不是让爱情盲盒变成个人信息保护的漏洞。

荆楚网则从政府、平台、青年三方面提出建议: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对脱单盲盒的个人信息提供方和被提供方进行有必要的审核,强化对于脱单盲盒市场监管与专项整治,提高准入门槛,有效查处线上线下不规范的营销手段。另一方面,交友市场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应当遵守规章制度。最后,单身青年要认识到脱单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认清风险性,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跟风,当自身权益受损时,也要注意留存证据,积极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猜你喜欢

盲盒交友便利店
孔子论交友
一克拉便利店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独一无二的日本便利店文化
“盲盒”,盲在何处?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做一个人生意的超市发罗森便利店亮相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