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用“软实力”筑起营商环境“硬支撑”

2022-03-12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中国信用 2022年2期
关键词:软实力哈尔滨市哈尔滨

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

哈尔滨,地处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西南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东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风情的美丽城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盛地,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之美称。哈尔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城市,也是一座蕴含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生态的城市。2021年以来,哈尔滨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社会诚信意识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信用立法率先突破。2021年2月1日,《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是全省首部信用立法,标志着哈尔滨市信用建设步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市政府第87次常务会议专题学习《条例》,强调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信用体系建设,统筹做好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保护和修复,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作用,大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条例》,细化配套制度措施,实现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目录化、联合奖惩措施规范化、信用市信用平台与市失信被执行人、家政、住建等业务系统对接,与哈尔滨政务服务网、省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了525个市及区县(市)政府部门的数据共享,基本实现了对全市社会信用信息的归集、整合、分析和管理,有力发挥了“信用有价”的作用,打造了“征管用信”一张网。在全国363个城市参加的观摩评比中,哈尔滨市信用平台网站荣获国家“标准化平台”网站称号。

信用监管逐步完善。在全省率先推行信用承诺制度,全年在审批替代、证明事项、容缺受理、行业自律、信用修复、主动承诺等方面做出信用承诺38.6万次。其中,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实施清单管理,首批开展信用承诺的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达92项。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市场监管、税务、住建等20个部门,分别开展了食品销售“ABCD”级、纳税“ABCD”级、海关“AEO”等31种行业信用评价,评价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相结合,按照不同信用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有效提升监管精准度,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其中,2021年“银税互动”支持企业1.2万余户,信用贷款超55亿元,市场主体数量首次超100万,初步建立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主体权益制度化,推动形成知法用法的社会氛围。省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对《条例》实施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政务诚信持续深化。以实施信用立法为主线,持续推动“诚信政府”建设,其中9个乡镇、11个街道、17个社区共37个单位成为省级试点,政务诚信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市直及区县(市)政府共553个部门“一把手”签署政务诚信承诺书,在市信用网站开设专栏向社会公示,发挥了示范先导作用。市委组织部全面开展公务员诚信档案建设等工作,诚信教育实现全市公务员初任、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培训全覆盖,并对调任人选实施信用核查。突出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开展“评定分离”改革试点,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坚决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信息共享再创新高。制定《哈尔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归集目录》,细化344项信息名称、1954项数据,覆盖国家和省目录。全市新增信用信息257万余条,其中社保缴费信息207万余条,水、电、气、仓储物流等特定信息2.3万余条,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8.4万条,各类信用信息持续“扩面提质”。

联合惩戒依法规范。依据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联合奖惩机制,严格认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清理不当运用失信约束措施,梳理有关部门制定失信约束措施文件29份,废止9份,修订1份。广泛开展信用核查,“红黑名单”嵌入政务服务网在线行政审批流程,2021年共对1453个行政审批事项核查8.1万余次,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公务员招录、省市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评先评优领域核查1.7万次,实施正向激励。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任职法定代表人301人,5130名失信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退出黑名单。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清理77家3年之内受到行政处罚10次以上、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双十”严重失信企业,形成治理闭环,全部完成国家任务。

信用应用惠企便民。加强“信易贷”平台哈尔滨站建设,组织龙哈产融平台、哈尔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接入国家“信易贷”平台,目前授信9.36亿元,对接654笔,意向金额111.98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码上诚信”试点,将企业信用状况“一码画像”,扫码即知。市营商环境局、市工商联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发出应用“码上诚信”倡议书,市市场局组织中石油加油站,冰城海关组织AEO认证企业,市商务局组织“老字号”企业,道里区、南岗区组织中央大街、远大秋林商圈应用“码上诚信”,全市赋码企业26.24万家。在全国率先开展“承诺即修复”试点,从企业需求侧出发,建立极简修复机制,已为近百家企业办理极简信用修复。探索建立个人诚信积分制度,南岗区、松北区参加全省试点,对信用优良的个人在教育、就业、社保、医疗、旅游、出行等民生19 个领域给予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社会诚信普遍提升。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法院判决不执行、交通运输等10个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群众闹心事、烦心事。加强行业协会诚信体系建设,市民政局组织81家协会商会诚信自律,减免降低会费1000余万元。开展诚信进大厅、进校园、进企业、进市场、进社区“五进”活动,评选全市“诚实守信道德模范”10人、“诚信之星”企业10户,创建诚信教育主题实践基地20家,重诚信、讲诚信、有诚信的诚信文化和“诚信哈尔滨”城市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本栏目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哈尔滨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提供)

猜你喜欢

软实力哈尔滨市哈尔滨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失去玉桂叶的日子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