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康复效果分析

2022-03-12万燕娃谢粟梅陈中英

人人健康 2022年3期
关键词:源性膀胱神经

万燕娃 谢粟梅 陈中英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广东广州 510400)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1]。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需在患者治疗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康复措施,所以本文对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的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详细结果如下。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04 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研究时间为1 年,即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中,年龄:最小4岁,最大90 岁,平均(45.32±2.96)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1 年,平均(6.45±0.23)年;性别:男性75例,女性29 例;致伤原因:68 例外力损伤,36 例其他原因。将所有患者基线资料信息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

(1)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2)用药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使用药物,讲解药物治疗的必要性。

(3)体位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体位护理,预防压疮并发症发生。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

(1)膀胱康复护理:患者去枕平卧位,病房保持安静,让患者倾听水龙头的声音,促使患者产生排尿意识。

(2)行为康复训练:按需排尿训练,让患者养成按需排尿的习惯;延时排尿,让患者从1~2h 排尿1次延迟到3~4h 排尿1 次;意识排尿,指导患者在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想象自身要排尿,使得患者在实际行为上排尿。护理人员可制定进食以及饮水训练表以及监督排尿表,有助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解。可通过常规膀胱训练手段对其实施康复锻炼,训练内容为耻骨上方位置轻扣,而后进行屏气,通过电刺激方法和磁刺激方法予以训练,每隔2~5 小时进行1 次,单次训练时间15 分钟。患者在进行排尿前10 分钟通过手法训练膀胱功能,其中包含叩击骶尾部、对患者大腿内侧进行摩擦以及肛门扩张等,从而对排尿放射出发点进行刺激,每次进行3~5 分钟,有助于患者自发性排尿。

(3)盆底肌肉训练:让患者深呼吸收缩肌肉3s,呼气时放松,反复10 次,锻炼患者盆底肌肉,增强患者尿道、阴道的收缩能力。

(4)饮水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饮水方案,如果患者日间具有较少的饮水量,夜尿次数较多,不可盲目增加饮水量,将日间导尿时间延长。患者每次饮水量控制为450~500ml,使得患者进行排尿过程中膀胱容量400ml,其中包含果汁、饮料以及牛奶等,晚间8 点后不可饮水,饮水后每隔1~2 小时予以排尿,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转变体位。护理人员需要对自身护理态度注意,协助患者改善负性情绪。

(5)间歇性导尿。护理人员将尿管通过尿道插入患者膀胱中进行间歇性导尿,有规律排空膀胱尿液。在进行导尿初期需要每周检查患者的尿常规,如果出现尿路感染需要及时采用抗生素。与此同时合理选择导尿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依据患者的实际经济情况选择导尿管。插管过程中动作轻柔,避免对尿道黏膜损伤,男性患者实施间歇导管过程中需要予以相应的润滑剂,停止流出后轻轻转动尿管,缓慢拔除。开始采用间歇性导尿后需要按照尿量以及尿液性质及时检查尿常规,如果结果发生异常需要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反馈的数据予以分析,即生活质量评分和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1.4 护理效果

效果显效表现为患者可进行自主性排尿;效果有效表现为显著改善自主性排尿;效果无效表现为未改善自主性排尿。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经由SPSS25.0 进行统计分析,P<0.05 有意义,计量资料经由T 检验,计数资料经由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表明患者预后效果良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分析()

?组别例数社会功能生理职能心理健康情绪情感精神能力对照组5267.58±4.8262.54±4.0658.69±4.3660.75±4.1260.12±4.68观察组5276.69±4.7269.69±3.7866.52±3.7968.45±3.8969.85±5.36 T 9.73789.29459.77379.79939.8605 P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2 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析

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良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析(,m)l

表2 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析(,m)l

?组别例数尿残余量膀胱容量对照组52112.52±16.36288.98±20.45观察组5271.38±11.56405.89±19.41 T 14.809529.9008 P 0.00000.0000

2.3 护理效果

统计可知,护理总有效率比较结果即观察组(90.48%)较对照组(73.07%)高,差异显著,P 值<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n%)

3 讨论

神经源性膀胱是因神经调控机制出现紊乱,进而导致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通常需要在有神经病变的前提下,患者才可能给被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按照神经病变的程度、部位不同,通常有不同的症状表现。与此同时它可引起多种长期并发症,最严重的是上尿路损害和肾功能衰竭。然而所有可能影响储尿、排尿神经调控的疾病,均有可能产生膀胱或尿道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主要表现为膀胱功能障碍,排尿困难,使得患者膀胱内的细菌增多,致使患者易发生感染症状,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则会发展成为尿毒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治疗的原则首先是对肾功能进行保护,而后则是将膀胱储尿功能进行改善,与此同时通过简单合理方法对膀胱排空问题进行处理。应给予患者针对性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性护理干预方式为患者提供基础性护理措施,护理康复效果一般。采用针对性护理康复措施,为患者实施专科护理,进行膀胱康复功能恢复训练和行为训练,提升患者康复效果[3-4]。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相比较而言,安全性良好,同时可对患者的肾脏以及膀胱功能进行保护,可避免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将其生活质量提升[5-6]。与此同时间歇性导尿可对患者膀胱功能进行刺激,有助于缓解自主神经放射障碍表现。此外护理人员需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及时进行救治。因此,本文的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表明患者预后效果良好,P<0.05;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功能恢复情况良好,P<0.05;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知道,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受到损伤,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采取针对性护理康复措施,旨在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促进患者排尿,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7-8]。

综上所述,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康复措施,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膀胱功能,护理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源性膀胱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神经”病友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
健康教育对治疗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的干预作用
椒莲酊剂治疗男子雄性激素源性秃发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