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春节健康贴士

2022-03-12李萍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贴士爸爸妈妈家长

李萍

春节来临,家长们既开心又有点担忧。开心是因为即将迎来充裕的親子时间,可以尽情陪伴孩子;担忧则是怕孩子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会因为假期而变得混乱无序。此外,每年寒假都是各类传染病和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高发期。如何让孩子健康、安全过春节?这6条贴士请收好!

案例1  春节后没几天,老师就接到多多妈妈的电话,说多多假期太兴奋,每天和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不肯睡午觉,晚上入睡也很晚,导致第二天早上睡到10点都起不来,养成了晚睡晚起的坏习惯。

对孩子来说,春节既热闹又好玩,到处张灯结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样的假期的确让孩子很“嗨”,很难“安静”。

然而,爸爸妈妈不能放任孩子在假期作息混乱,导致睡眠不足。一般来说,幼儿适宜的睡眠时间为每天12小时左右,其中午睡应为2小时左右。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年龄、季节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疲劳,让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提升思维能力和记忆力,增强抵抗力,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春节假期,如何帮助孩子调整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呢?

贴士1:合理安排一日作息

●爸爸妈妈要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有早睡早起的习惯,不能只喊着孩子睡觉,自己却玩手机、看电视,第二天和孩子一起睡懒觉。

●走亲访友要有计划,聚会的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上午。如果需要一整天,尽量在晚上 8点前带孩子回家,慢慢进入睡眠环境,不要让孩子的好习惯“断片”。

●家长可以根据幼儿适宜的睡眠时间,与孩子一起制作“假期作息时间表”,约定好起床、午睡以及晚上睡觉的时间。幼儿正处在对闹铃、智能设备(如小爱、天猫精灵)等有声物件感兴趣的年龄段,让孩子参与设定闹铃、制定规则及奖罚措施,可以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和对规则的认同感。

案例2

浩浩在春节期间跟着爷爷奶奶走亲访友,每餐都是重油重盐,而且零食饮料不断。眼看着浩浩一天天胖起来,妈妈担心他假期过后成为“小胖墩”。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家每户都会准备很多美食。这时,孩子们也会不受限制,糖果、糕点,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慢慢地,孩子身体就会出现变化,体重增加过快,跑步容易气喘吁吁,一动就出汗,继而变得越来越不爱运动。

贴士2:平衡膳食、合理运动

平衡膳食

均衡的营养摄入能够提供幼儿生长发育必需的能量及营养素,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每天进食哪些食物,多少量合适,可以参考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发布的学龄前儿童平衡膳食宝塔。

有了科学的食物配给,爸爸妈妈还需注意饮食的制作、烹饪要适合幼儿的生理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胃还很脆弱,适宜少量多餐。家长可为孩子提供三餐二点(早餐、中餐、晚餐,上午、下午点心),每次的量不宜太多。晚餐后,不宜让孩子吃太多零食,避免入睡后积食。春节期间零食较多,家长更要注意管理孩子的零食摄入量。

●饮食不宜过于精细,应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两岁后,孩子已有一定的咀嚼能力。将蔬菜、肉类等食物切成细丝、小丁或薄片,既能让孩子独立完成进食,又能锻炼咀嚼能力,促进颌面部发育。切忌长期将水果榨成果汁给孩子饮用,这不仅会让孩子咀嚼能力下降,还会使孩子长期处于纤维素摄入不足的状态,容易造成胃肠不适、便秘等情况。

●饮食宜清淡,少糖、少盐、少油。学龄前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过多摄入盐分,其中的钠离子会加重肾脏负担。幼儿的味觉也处于发育期,对调味品的刺激较敏感,重口味的调味品易导致幼儿味觉敏感度降低,形成挑食、偏食等不良习惯。

合理运动

运动能增强身体的营养吸收能力,促进幼儿体内营养代谢,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充足能量。《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保证幼儿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适应季节变化的能力。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推荐几个适合家庭开展的亲子运动项目:

●踢球。爸爸妈妈可以找一块草坪,陪孩子踢球,或者让孩子和同伴一起,在追逐球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腿部大肌肉。此外,还能锻炼孩子的定位能力,提升体能及耐力。

●走平衡木。在小区或公园找一段平整的花坛台阶当作平衡木,让孩子在上面独立行走,锻炼平衡能力。

●上肢吊挂。家长蹲下,让孩子在家长身后的肩膀处,用两个手臂环抱住家长的脖子,然后家长慢慢起身,手向后护住孩子,以防摔落。当孩子挂不住时,任他沿背部滑落,用手挡一下,避免后仰即可。吊挂可以帮助孩子增强上肢力量。

案例3

新年来临,玥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跟着妈妈去拜访亲友。这些衣服虽然好看,到了户外却不防风,穿脱也不方便。玥玥在空调房玩了一天,出了一身汗,第二天就感冒了。

“里三层、外三层”的穿衣方法,不利于孩子身体适应气温的变化,激发身体的应激能力。太紧的衣物会导致孩子血流不顺畅,身体无法正常调节体温,或因出汗过多导致着凉。笨 重的衣物会影响孩子本不熟练的躯干控制能力,容易因失去平衡而受伤。

贴士3:穿衣要科学合理

●内层简约透气。最里面一层尽量简洁,适合孩子午休时穿着。透气性要好,孩子活动出汗后可以及时散热。不要有过多的带子、扣子、装饰物等设计,容易让孩子感到不适。

●中层保暖、有层次。南方早晚温差较大,北方室内有暖气,因此孩子可能会处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中间层除保暖的毛衣外,还可以加一件外套或卫衣,方便孩子室外活动。

●外层防风防寒、易穿脱。最外层的衣服要防风防寒,孩子出汗时或进出室内外时,能够及时穿脱。外套最好有扣子或拉链,方便孩子自己根据出汗情况进行调整。

案例4

因为过年,南南家里每天有很多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大家一起吃一起玩。没几天,南南就咳嗽、发烧了。

春节时值寒冬,长期开空调、门窗紧闭的室内环境,让病原微生物加快滋生,幼儿体内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病菌侵袭。流感、水痘、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诺如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还有不容放松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疾病,影响幼儿健康。春节期间探亲访友、聚餐聚会,人员流动频繁,也增加了疾病传播风险。

贴士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勤洗手。教孩子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戴口罩。春节期间,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佳的公共场所。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医疗机构等场所时,务必科学佩戴口罩。

●常通风。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使用公筷公勺。使用公筷公勺是一种文明用餐方式,让孩子从小养成习惯,受益终生。

●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手段,符合条件的幼儿要及时接种疫苗。

案例5

元元妈妈是医生,春节不放假,元元爸爸一个人带娃,发现元元只有在看动画片、玩平板电脑的時候才能安静下来,可一直盯着电子屏幕看,爸爸很担心元元的视力受影响。

春节假期,很多家长喜欢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这样的习惯很容易影响孩子。有的家长图省事,用电子产品代替亲子陪伴,给孩子看动画片,甚至玩游戏。幼儿阶段是孩子眼睛发育的关键期,过多接触电子屏幕会造成不可逆的眼部损伤,爸爸妈妈应尽量避免孩子接触和使用电子产品,给孩子提供正确的用眼环境。

贴士5: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远离电子产品

●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光环境,不让孩子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

●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不平卧、不歪头、不斜眼。

●注意用眼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以防细菌侵入眼睛,造成感染。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充足的户外活动和睡眠,是帮助孩子视力发育的最好方案。大量研究表明,户外的光照会促使视网膜释放多巴胺,有效抑制眼球的增长,抑制近视的发生。尽量让孩子白天户外活动1—2小时,在家可以站阳台远眺,促进视力发育。当孩子置身户外,就减少了使用电子产品的机会和时间。

案例6

春节假期,班级群里很热闹,家长们纷纷晒出孩子们过年的照片。有的一家三口自驾游,孩子在车上兴奋得又蹦又跳;有的孩子回到老家,放起了烟花爆竹……老师看了有点担心。

贴士6:春节安全防护不放松

●防止人群中走失。春节户外游玩,人群拥挤,孩子容易走丢。出门前,爸爸妈妈应和孩子约定,不离开家长视线,如果看到好玩的,要征得爸爸妈妈同意,一同前往。在孩子口袋里留下联系电话,告知孩子,一旦走失要找警察叔叔帮忙。还可以让孩子记住家庭住址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远离烟花爆竹。爸爸妈妈要提前告知孩子烟花爆竹的危险性,防止孩子靠近,或用手去触摸正在燃放的烟花爆竹。

●安全乘坐私家车。开车带孩子外出时,要注意:孩子不能坐在副驾驶座、不能坐在家长怀里、不能使用成人安全带。幼儿必须坐在安全座椅内。告诉孩子,车内禁止饮食和玩耍,也不能将头、手等身体部位伸出窗外。上下车时先确认安全,再从右侧上下车,禁止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

猜你喜欢

贴士爸爸妈妈家长
春游安全贴士
家长错了
全方位护眼贴士:呵护眼睛,从现在做起!
我的爸爸妈妈
出海捕鱼啦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
家长请吃药Ⅱ
爸爸妈妈,我能行
犯错误找家长
实用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