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巫山经验的上部高可用性烟叶开发探讨

2022-03-08科冯彦军任仕荣陈弟军刘建军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烟烟株烟农

黄 科冯彦军 任仕荣 陈弟军 张 勇 刘建军*

(1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长沙 410014;2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巫山分公司,重庆巫山 404700)

目前,我国生产的卷烟以烤烟型卷烟为主,要求烤烟香气突出、香气浓郁、吸味醇和、劲头适中,因而工业企业在叶组配方中多使用中部及中部上等烟叶,但中部及中部上等烟叶供给量受烟株生长自然规律的限制,难以满足卷烟结构持续提升的需求。当前,细支、短支、中支及低焦油新品类卷烟发展迅猛,卷烟企业对高质量的上部烟叶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上部上等烟。上部叶占烟叶总产量的38.30%~43.08%[1-2],而上部上等烟仅占上部叶的60%左右,因而上部叶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上部叶质量的提升,既可以满足工业企业的需求,又能增加烟农的收益,可支撑“卷烟上水平”战略的实施,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性。因此,如何提升上部叶的质量,提高工业可用性,挖掘更多的优质上部烟叶资源,缓解烟叶供需结构矛盾,成为当前各烟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目前的烟叶生产销售中,各工业企业多喜好中部叶,尤其是中部上等烟。由于上部叶的市场较小,上部叶特别是上部中等烟的销售较为困难,但是在实际生产收购中,上部叶往往占烟叶生产收购总量的38.30%~43.08%,烟叶生产和销售极不匹配。同时,烟农生产中产生的上部杂烟比例较高,上部中等烟的占比偏高,严重影响烟农的经济效益和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3]。因此,如何提高上部叶的质量,尤其是上部上等烟的占比,提升工业可用性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巫山县烟草公司与湖南中烟深度合作,全面落实“4+N”技术,改善上部烟叶质量。经过2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培育上部高可用性烟叶提供指导。

1 上部叶可用性低的原因分析

1.1 质量意识淡薄,政策引导不到位

烟叶技术人员和烟农形成了固有的上部叶不好烤、烤不出高等级烟叶的思想,不愿意进行改变;缺乏质量意识,认为成熟度增加反而降低了烟叶产量,减少了收入。政策引导不到位,站点人员对政策把握不准,没有准确把握烟叶等级标准,在宣传阶段一知半解,不敢打开思路;在收购中,评级人员判定不准,将部分上部高成熟度烟叶列为杂色烟,损失烟农的利益。

1.2 健康栽培不到位

烟株生长不够健壮,自身素质差,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低,在生产后期扛不住、立不住,病害严重,不能确保上部烟叶的正常成熟。烘烤工艺落实不到位,尤其是新增烟农对烘烤工艺掌握不到位,加之上部叶比中下部叶烘烤难度大,多数以烤黄不烤坏为目标,不注重烟叶内在物质的变化。对土壤保育不够重视,多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较少,导致烟株生长的小环境越来越差,不能为烟株健康生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当地气候条件与烟株生长需要的气象条件匹配度不高,上部叶成熟期间低温寡照,影响了烟叶质量。

1.3 上部叶质量低、工业可用性差

烟株生长后期温度偏低,光照不足,长期遭受恶劣气候的影响,使上部叶的光合作用不充分,内含物质转化不足,化学成分协调性差。部分烟农为确保产量及避开后期的低温天气,实行抢烤,导致上部叶成熟度不够,内含物转化不充分,烤后烟叶含青含杂比例高,叶片僵硬,颜色偏淡,身份偏厚。同一等级内,烟叶质量偏差大,入选率低,工业可利用性差。感官评吸协调性差,青杂气、生杂气较重,工业可用性一般。

2 上部高可用性烟叶开发具体做法

2.1 提高备栽移栽质量

2.1.1 高埂高厢。在提埂盖膜环节,要求垄体朝向一致,垄面平整,垄高 25~30 cm、垄顶宽 35~40 cm、垄底宽60 cm左右,趁墒盖膜,密封严实,做到大厢高埂,起到保水保肥、防涝防旱的作用,同时便于通风,为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1.2 移栽期前移。提前10 d移栽,将移栽时间控制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之间,通过带水、带肥、带药、小苗、小孔、深栽(即“321”移栽方法)促进烟株早生快发,将上部烟叶成熟期人为干预在9月下旬。烟株大田生育期达到120~150 d,为上部叶充分成熟预留了时间和空间,确保烟株的生育期躲过后期冷冻天气,有足够的光照、温度,为上部烟叶在田间充分养熟打下基础。

2.2 加强土壤保育

2.2.1 农家肥、火土灰还田。巫山县烟草公司和湖南中烟致力于土壤健康保育,在土壤保育上下大功夫。近年来,湖南中烟在巫山县土壤保育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 000余万元,用于有机肥、菌肥的采购施用。同时,烟农施用堆肥15 t/hm2以上和腐熟农家肥7 500 kg/hm2作为底肥,用于改良土壤结构,补充中、微量元素,确保植烟土壤环境持续健康。

2.2.2 绿色保育。在种植烟叶的田块,全年禁止使用除草药剂,在烟株生长过程中全面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使用低毒或者无残留的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在烟叶生长结束后,由供销合作社对烟用地膜实行100%回收。

实施以“增施农家肥、禁用除草剂”为重点的土壤保育技术及以“绿色防控”为手段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让上部烟叶在田间清秀无病,做到扛得住、立得住,确保土壤微生态和烟田生态健康。

2.3 平衡施肥,合理密植

指导烟农根据田块肥力合理调整肥料配方,氮用量控制在 97.5~105.0 kg/hm2,氮∶磷∶钾=1∶1∶3;严格执行110~115 cm×50 cm的移栽规格,种植密度保持在17 250~18 000株/hm2之间,构建良好的烟株群体结构,确保烟株营养均衡,个体发育健壮,上部叶能够充分开片、正常落黄。实施以控氮、增钾、补微肥为重点的平衡施肥技术和以合理密植与留叶为中心的个体群体调控技术,培育山地“中棵烟”,为培养上部高成熟度烟叶奠定基础[4]。

2.4 落实烘烤工艺

2.4.1 充分成熟4~6片一次性采(砍)烤。上部叶较耐熟,准确把握上部烟叶成熟度是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关键措施之一。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准采制度,待上部叶在田间充分养熟后,实行4~6片一次性采(砍)烤。狠抓上部4~6片一次性采(砍)烤到位率,一方面加强宣传引导,让烟农充分认识上部4~6片一次性采(砍)烤的优点;另一方面严格把握上部烟叶田间成熟度。在采烤上部烟叶时,站点、合作社加强对上部烟叶成熟采烤、砍烤的培训、指导、检查、考核,严禁未熟烟叶进入烤房。

2.4.2 中温中湿烘烤工艺。在保证烟叶田间成熟的前提下,适熟采烤,对于采收的烟叶,严格按照适熟、尚熟、过熟烟叶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烟叶分开堆放,便于按类编竿。编竿后按照烟叶成熟度分层挂竿,根据鲜烟素质,科学制定烘烤曲线。严格落实“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提高烟叶变黄程度,适当延长定色时间,提高烘烤成熟度,确保烟叶烤黄、烤软、烤香。

2.5 加大培训宣贯、政策引导力度

2.5.1 开展培训竞赛。在烟叶生产各个环节,邀请中国烟草总公司重庆市公司烟草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学、贵州烟草研究院、湖南中烟等单位专家莅临烟区,集中或分片开展烟技员和职业烟农培训会,扎实推进各项生产技术的落实,着重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吃懂弄透。在上部叶采烤及评级培训中,县公司组织全体烟技员进行鲜烟分类、烤后烟叶评级的技能竞赛,进一步提升了基层烟叶工作人员对上部叶高可用性的正确认知,掌握了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为关键技术措施落地充实力量。

2.5.2 加强收购引导。树立以烟叶可用性为核心的评级观念,根据烟叶成熟度、叶片结构、身份、油分、色度等主要品质因素进行评级收购,对叶片残伤、破损和病斑等控制因素适当放宽,不能以叶片大小为主要依据定级,要提高烟叶等级纯度和等级合格率,保障烟农收益。加大对高成熟度上部烟叶的收购力度,保证初分人员能选出、收购人员能收出。收购调拨时实行单存单调,实现高可用性的上部烟叶核心资源化。

3 取得的成效

3.1 上部叶烤后等级比例

在上部叶烘烤下炕后,随机选取10竿烟叶,由技术员进行评级称重,测算各等级的重量和比例。对定点调查的50户烟农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上部高可用性烟叶生产技术落地后,青黄烟比例由原来的10.37%降低至1.25%,下降了9.12个百分点;上部杂色烟叶由原来的6.29%降低至1.80%,降低了4.49个百分点(表1)。

表1 不同年份烤后烟叶等级比例 单位:%

3.2 上部叶烟农交售数据

对全县2018—2020年烟农交售上部叶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2F烟叶比例由2018年的62.84%提升至2020年的71.12%,增幅达13.18%;B3F烟叶比例由原来的37.16%降至28.88%,降低了8.28个百分点。上部叶收购均价增加了0.64元/kg,每年可直接增加烟农收益100余万元(表2)。

表2 不同年份上部烟叶收购数据

3.3 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由表3可知,2018—2020年烟叶颜色由金黄向深黄逐渐加深,均匀度、光泽较好;成熟度较好,叶片结构尚疏松至疏松;身份稍厚至中等,逐渐趋于中等;油分多至有,色度鲜亮,光泽度好。工业可用性符合度由较好提升为工业可用性一类,与张喜峰等[5]在宝鸡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3 不同年份B2F外观质量评价

3.4 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由表4可知,随着上部烟叶高可用性开发的开展,巫山上部烟叶风格彰显度逐渐明显,香气质、香气量评分随着年份增加呈现出增加趋势;杂气减少,烟气浓度、刺激性、甜度、余味表现比较平稳,无明显变化。烟叶感官质量整体趋好。醇甜香明显,兼部分蜜甜香、焦甜香、烘烤香、木香、坚果香。香气质较好,香气量充足,劲头偏大且稍聚中。余味尚适,干净程度较好。上部4~6片一次性采(砍)烤对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起到积极作用[6]。

表4 不同年份B2F感官质量评价

3.5 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由表5可知,巫山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较优质烟叶的比例[7-9]偏高,这可能与巫山特有的小气候有关,烟碱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总氮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烟叶的成熟度有关。氯离子含量整体偏低,糖碱比在7~9之间,基本符合优质烟叶标准,与张冰濯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5 不同年份B2F烟叶化学成分分析

3.6 订单提升

由表6可知,在湖南中烟在巫山县的订单总量趋于稳定的情况下,上部叶订单数量的占比明显提升,表明巫山县上部叶的可用性得到湖南中烟高度认可,缓解了工业企业原料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同时,河南中烟、云南中烟、广西中烟等工业企业也对巫山上部烟叶予以了充分肯定,并提出相应的订单需求。

表6 不同年份湖南中烟巫山烟叶订单情况

4 结语

上部高可用性烟叶的开发是破解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不仅关乎工商企业的发展,更与广大烟农的利益息息相关。巫山县烟草公司生产实践表明,以成熟度为核心,通过土壤保育和优化栽培技术措施,确保上部烟叶在田间长熟养熟,同时科学运用“中温中湿”烘烤工艺,确保烤出的上部叶成熟度高、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光泽度好、颜色均匀、工业可用性高,从而提升上部烟叶可用性。随着上部烟叶可用性提高,符合品牌用料要求的上部上等烟叶比例逐年增加,更多的上部上等烟叶进入高档卷烟配方[11],有效缓解了工业企业对中部上等烟叶的需求压力,破解了烟叶供需结构性矛盾,保障了工业企业优质烟叶原料供应,从而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烟烟株烟农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云烟121健康与感黑胫病烟株根系及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差异研究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钾素累积及产质量的影响
名校毕业卷香烟 “卷”到了什么程度?
移栽期和施氮量对烟株个体发育的影响
烟标印刷商金时科技挂牌上市
始兴
企业后勤管理精细化转型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