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以混合式学习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

2022-03-07陈永梅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陈永梅

摘  要: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整体教学实践,探索以混合式学习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混合式学习方式如何推进“读前导”,成功激趣;(二)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中导”,顺利实现“读完”目标;(三)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中导”,进一步实现“读细”目标;(四)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后导”,胜利达成“读深”“读广”目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混合式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引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且置于首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阅读”方面建议:“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初高中程标准都明确了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2016版)主编温儒敏教授指出:“新教材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这就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新教材每册书都设置了两处“名著导读”内容,且一本名著导读对应一种阅读方法。新教材对整本书阅读在要求明确的基础上,搭建了走向教学实践的桥梁。

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传统课堂有限的时空不足以容纳整本书阅读,因而需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那么,如何打通课上与课下,以推进整本书阅读?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整本书阅读推进的重要方式。

何为混合式学习?美国迈克尔.霍恩和希瑟.斯特克认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正规的教育课程,学生至少进行部分在线学习,期间可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进度,另外至少部分时间在家庭以外受监督的实体场所进行学习。将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或科目时的各种模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整合式的学习体验。”而我国倡导“混合式学习”的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笔者认为,混合式学习有四个关键词:实体课堂;在线学习;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混合式学习既能打破时空的局限,又能在课前课后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个性化的资源和环境。它切合整本书阅读的特性,是推进整本书阅读的重要途径。

下文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为例,探讨如何以混合式学习方式推进整本书阅读。

一、在混合式学习中推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

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把阅读层次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通俗地说,阅读可分四个层级:读完——读细——读深——读广。教师在学生阅读整本书过程中的指导,可分三个阶段:读前导——读中导——读后导。因而,笔者从四个层级、三个阶段,探讨混合式学习方式如何推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

笔者任教学校推行智慧课堂教学,使用智慧教学平台,学生人手一部平板;此外,班级建有师生Q群。因而文中的线上教学,主要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及Q群。

(一)混合式学习方式如何推进“读前导”,成功激趣

“读前导”定位为“学生未读”,它的作用一方面是激趣,另一方面是使学生明确阅读的要求。

1.线上推送资源,帮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性自学。

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发布“资源任务”,推送《钢铁是怎樣炼成的》作品评价、作品价值、作者介绍、写作背景、自传体小说的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影(部分精彩片段小视频)。

学生通过线上资源翻转课堂,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提前自学,对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作品主人公保尔之间的高度相似感到疑惑,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2.基于学情,通过线下导读课堂,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要求。

课堂导读基于学情,主抓三个问题:

其一,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与作品主人公保尔的生平为何出现高度相似?

此问题指向解决何为“自传体小说”,除了概念介绍,还可联系旧知,如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就是以其七岁到十二三岁的生活为原型创作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课堂导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传体小说”。

其二,主人公保尔在书中有三段爱情,分别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你觉得保尔最爱的是哪个阶段的女友?

“读前导”,不能过多剧透作品内容,笔者在导读过程把关键情节隐去,只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对生活经验的体会,表达己见,再步步诱引学生去看书,去求知去印证,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此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强烈愿望。

其三,怎么读?多久读完?将要完成怎样的任务?

此问题指向阅读要求和阅读目标。师生共商阅读计划,商定一个月内读完整本书,每天读1-2章,完成相应的导读任务。

在“读前导”环节,在线学习把自主权交还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且借助媒介资源,扩大实体课堂容量,并借此了解学情,明确学生阅读认知的起点,为设计有效的课堂导读,设定阅读计划铺路;而实体课堂基于学情进一步激趣。

(二)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中导”,顺利实现“读完”目标

学生通读全书,用时一个月:这是整本书阅读最关键且最漫长的环节。过程漫长,如何维持阅读的动力?混合式学习形式多样,有效帮助师生调整阅读状态。

1.线上推送任务单及助读材料+课堂阅读分享。

平台推送阅读任务单及助读材料,布置阅读任务;学生在线学习,课下阅读;课前10分钟抽签分享前一天的阅读内容,以分享促读。

2.适时调整,助生克服通读过程的倦怠心理,保证整本书阅读质量。

借助平台数据反馈功能,笔者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开展两周后,部分学生出现懈怠心理,任务完成质量打折扣,课堂分享渐失热情。笔者以数据分析学情,适时改变提交任务的方式和评价方式:

(1)平台发布“研讨任务”,学生可在平台自由跟帖交流,畅所欲言,产生思维碰撞,时有新发现。同伴的阅读发现,也诱引着其他学生去阅读去探寻。

(2)平台发布“随测任务”,教师通过打分和评语进行评价,并推荐优秀作业,正面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两种方式交叉使用,灵活变通,如“从保尔与三位女性的爱情婚姻来看,哪个才是真正的爱情?”“保尔欲自杀的情节会不会有损英雄形象?”等问题适于发布“研讨任务”,让学生探讨;而“用思维导图梳理谢廖沙成长的过程,分析其人物形象”,“摘抄修建铁路的环境描写并赏析作用”等任务,适于发布“随测任务”,以便教师推优,正面影响其他学生,形成好的阅读和做笔记习惯。

(3)开展互动课堂,通过抢答或测试方式,了解并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通过小组PK的方式开展阅读竞赛。

在线学习与实体课堂相结合,多种方式交替进行,避免审美疲劳,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完成“读完”目标。

(三)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中导”,进一步实现“读细”目标

1.建立阅读共同体,线上线下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语文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混合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调动其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促使阅读往细、深、广推进。通过组建学习小组,建立阅读共同体,开展线上线下合作探究等活动,将能进一步推进“读中导”。

(1)全班分成四小组,开展阶段性阅读分享。

小组分工如下:

第1组:走向战斗的少年保尔;

第2组:战场搏杀的保尔;

第3组:投身建设的保尔;

第4组:与病魔抗争的保尔。

学习要求:每组完成1个PPT(图文并茂,文字要求有核心事件,有人物性格归纳),准备好分享发言。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阶段性成果收集。

成果1:思维导图。通过画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理清保尔的成长史。

成果2:人物卡。通过分析鉴赏情节精彩片段,分析鉴赏主要人物,并制作人物卡片。

成果3:以书中某人物的口吻给保尔写信,装订成集。

2.以QQ在线文档的方式,评选“最感人细节”“最深刻场景”“最动人哲言”。

具体操作:(1)小组整理前期摘抄片段,每组负责一个方面(如“最感人细节”),展开赏析;(2)展示精彩赏析,组间互评;(3)Q群在线文档,评选“最感人细节” “最深刻场景”“最动人哲言”。

混合式学习过程中,通过建立阅读共同体,进一步实现“读细”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团队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混合式学习如何推进“读后导”,胜利达成“读深”、“读广”目标

“读后导”的任务是提升及拓展,引导学生深化对本书内容主旨的认识,激发学生在文本内部展开分析阅读——读深;提炼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指导可持续的阅读——读广;拓展延伸到其他书,就某一主题展开个性化阅读——读深、读广。

1.通过阅读分享会,展示小组合作探究成果,提炼出整本书阅读方法。

(1)活动一:走进保尔的人生历程——各组用“思维导图”展示保尔成长史,梳理情节。

采访组员:思维导图的关键词是怎样提炼出来的?运用了什么阅读方法?

提炼出阅读方法1——梳理提要式阅读法。

(2)活动二:走进保尔的内心——赏析摘抄的精彩感人细节,分析保尔精神。

提炼阅读方法2:摘抄赏析批注式阅读。

2.线上线下开展主题阅读、对比思辨阅读,引导学生把书读深、读广。

以“悲惨命运不同结局”为主题,展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骆驼祥子》的对比阅读。

①发布资源任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骆驼祥子》的对比阅读学案(典型片段整理),学生在线自主阅读。

②发布研讨任务——同样命运悲惨的保尔和祥子,为何结局截然不同?原因何在?学生跟帖发表看法,并对认可的观点点赞,以点赞数评价小组。

③课堂上主抓“人物性格”,从三个对比点展开对比:关于梦想;关于努力;关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小组合作探究,分享评价。

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主题阅读”“对比思辨性阅读”展开“读后导”,使学生对“炼钢术”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本书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收获了思维的提升、心灵的成长,更掌握了读好整本书的方法,真正实现读深、读广。

三、结语

《书册阅读教学现场》的作者吴欣歆教授在一次专访中指出:“混合式学习让学生获得私人订制课程的权利。”“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在开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混合式学习能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网络平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教师可在后台及时监控学生阅读落实情况,并基于学情选择针对性强的教学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活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络与实体课堂相结合,相得益彰,有效地推进整本书阅读。

【本文系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整本书活动型导读教学模式”(课题编号:202012292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3]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53.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技术理論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 2004.4.

[5]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M].商务印书馆 2019:19-2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7]吴欣歆.混合式学习:未来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8).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
基于SPOC的高职职业英语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iTEST测试系统和句酷批改网的大学英语写作混合式学习模式
混合式学习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互联网+”环境下混合式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新闻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