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3-05王兰兰

黑龙江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制图机械制图微课

王兰兰

(吉林省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松原 138000)

1 机械制图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现状

国外混合式教学研究源于20世纪的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应该是教学技术和个性化学习在恰当时候的结合。近几年,研究关注的焦点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混合式学习的机制和混合式学习的环境。有些职业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课本教学资源与就业生产实际有些脱节,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目前,机械制图教学已经开始使用微课和网络资源丰富课堂,合理降低教学成本,进行高效学习。

2 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目标的确立

机械制图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识读和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这也是衡量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设置的教学任务不能局限于制图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解决绘图问题的能力,要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如果学生在课程中掌握的知识点没有形成内化知识反映到解决制图问题的能力上,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就可能忘掉制图国标规定、零件表达方法等内容,不利于与后续课程的衔接。而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后,可以把项目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利用网络资源呈现得更直观生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架构,突破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目标时,要适当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多种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

3 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的确立

机械制图是一门研究识图和绘图的课程,实现物与图的相互转换是课程的主要特点。高职教育要突出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应企业岗位需求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章节和课程框架的限制,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利用多平台协助发布资源,把零散的知识点集中体现在每个案例上。例如,在学习制图基本知识和国标制图规范中,先借助网络资源学习点、线、面的三面投影,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立体感,再由教师通过任务中出现的图线规范性问题进行线下演示讲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最后通过云班课、学习通软件设置作业、答疑解惑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每完成一部分理论内容就适当布置软件绘图作业,既分散了制图难点又提高了学生制图的基本技能,实现了多平台协作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课程中的难点,如组合体识读与绘制中,可以与AutoCAD建模或UG结合起来,此章节需要学生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线上布置任务后,线下教师讲授三维软件的操作,也可以作为线上资源反复练习,学生通过建模培养自身的空间立体感,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深化理解线面分析法和形体分析法,便于学生学习组合体的读图。

教学内容要紧抓时代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并不断更新维护。例如,企业中经常需要进行设备维护维修,对原有损坏的零件进行测绘,绘制出零件图,根据绘制的零件图加工出新的零件。测绘是学生日后在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学习断面图时,可以先利用云班课发布轴的测绘任务,线下让学生完成分组、测量、草图绘制等任务,再通过教师发布的微课(区分剖视图与断面图是学生关注的问题,微课制作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从区别讲到画法)学习断面图知识,解决当前任务出现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要有效利用时间分享学生作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梳理知识脉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时间效率,实现高效课堂,将课堂变成学生分享展示的平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计算机绘制的图样为评价考核结果,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测绘的方法,在课前进行分组测量,课上进行展示答疑。针对零件图中的公差配合要求,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课上连线企业专家答疑解惑,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4 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讲解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如机械制图基本知识和齿轮、螺纹等规定画法的问题,针对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网络资源主要是学生观看典型零件加工过程,通过情境式教学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形成学生喜欢探究学习的良好氛围。课下,学生需要根据教学任务和资源自己理解机械图样的形成原理,体会投影原理,培养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内协作完成零件的拆装、测量等任务,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并互相帮助,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课上,学生根据教师下发的任务进行研究讨论,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扩大知识面。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视频资源、PPT动画、课程相关资料进行预习,通过教师的演示示范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利用成果分享等方式进一步对线上教学资源进行巩固提升。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调整。单元任务结束后,学生通过教师发布的测试内容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检,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线上知识拓展环节拓宽知识面,巩固学习内容,培养创新性。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难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示出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满足课堂需求。

5 课程资源的建设

课程资源主要以识图视频、绘图微课、虚拟动画的形式呈现。在三视图的投影原理和组合体读图的项目中,录制三视图绘制解说视频,使学生学习更加直观。针对联系密切、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剖视图、断面图、标准件及常用件等,应制作恰当的微课来满足课程需要,注意避免资源的罗列,对资源进行合理化设计。在学习成果评价环节,可以通过晒图纸的形式进行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互助点评,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选用带有VR技术的教材,学生在自学时若遇到想象不出来的形状,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通过手机进行平面图形和三维图形的对比,通过观察模型细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信息技术下的微课、MOOC、网站、社交平台等多平台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解决了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MOOC和精品资源共享课为制图的学习提供了帮助,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有机结合使师生可以充分进行交流合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依托平台已有资源和教师积累的资源搭建适合学情的课程框架并不断完善。

6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发挥了机械制图线上教学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研究课程内容的深度和维度,积极反馈学生在互动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制图机械制图微课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UG软件在机械制图相贯线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明巡山记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