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优秀文艺作品奉献人民用精彩影像展现时代精神

2022-03-05蒋瑛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艺湖南摄影

蒋瑛

有价值的影像,起于情怀,终于信仰。在追求和探索影像的道路上,湖南摄影人始终初心不辍。湖南厚重的红色基因、悠久的历史文化、美好的山川风物,是湖南摄影人能创作更多打动人、感染人、震撼人的优秀作品的灵感和激情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牢记历史使命,紧跟时代步伐,勇攀新时代文艺高峰,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这在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摄影精品展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湖南艺术节作为湖南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始终坚持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办节宗旨。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摄影精品展集中展示了我省3年来摄影艺术创作的新成果。经过各相关单位统一报送和个人自由投稿、专家评审等工作,共评选出摄影作品120件进行展出。其中,特邀作品7件,优秀摄影作品10件,获奖提名作品10件,入展作品93件。

人民需要文艺  以精品奉献人民

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自然而然成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是此届摄影精品展作品的亮点之一。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摄影精品展突出重大主题主线,集中展示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摄影作品。

获得本届展览优秀摄影作品奖的摄影专题《送别袁隆平》,真实定格了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现场场景。十万百姓潮水般从全国各地涌向殡仪馆,为杂交水稻之父送最后一程。倾尽一城花,只为祭一人。这是作者辜鹏博含泪拍摄的记录全国各地群众前来送别袁老的纪实作品,体现出了摄影的力量和价值。

获得优秀摄影作品奖的单幅作品《就地评残 方便群众》,是作者陈卫平常年立足岗位、扎根本土记录老百姓生活状态的影像表达。作品拍摄不拘一格,角度求新求变,真实地反映出良好的医患关系,生动地刻画出评残的场景,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由作者黄庭波拍摄的入展摄影专题《乡村戏台》,留下了农村文化生活的珍贵的记忆和情怀,反映了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带去党的政策和关怀,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惠民带来的幸福感。我们的摄影工作者,时刻把握人民的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画面、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了人民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文艺需要人民  用明德引领风尚

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本届展览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反映了湖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获得优秀摄影作品奖的摄影专题《不再污染的春天》,是近年来少有的反映环境保护的优秀题材。作者谷桂生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老百姓民生问题,跟踪拍摄了六年,用上万张照片记录了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永兴氮肥厂周围环境整治的过程。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获本届优秀摄影作品奖的《抬头望见北斗星——重走长征路》,是一组难得的红色摄影专题。作者郭梁重走红一方面军路线,历经五省九地,通过艺术的构思和光影的表现,创作了一组突出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画面。

在惊艳世界的中国高铁速度背后,铁路养路工人们不畏严寒酷暑、烈日暴雨,日夜养护着万里铁道线。随着科技的进步,铁路迎来了高速发展,大型机械的引进与使用,依靠人力养护铁路的原始劳作方式将慢慢消失。作者万文英将镜头对准了平凡的养路工人,抓拍下了感动自己的瞬间,也成就了这幅感动观者的优秀摄影作品《总指挥》。

同样让观者感慨万分的另一幅入展作品《地底600米的中餐》,是作者龙潭深入到地面600米下的矿井下拍摄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这些都是摄影人对普通工人生活的关切和关爱的体现,在人生的某一瞬间他们按下快门,只为留住那一份内心的感动。

文艺要热爱人民  要为人民而创作

文艺为人民,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主旋律始终是时代的最强音。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百姓生活、生态文明,湖南摄影人近三年来的创作成果,亮点纷呈,展现了湖南摄影界与时代共奋进的精神面貌。摄影成了展示湖南旅游文化、宣传推广湖南形象的一张鲜亮名片。

作者张金莲创作的获奖提名作品《苗家阿娅绛直播》,反映了“精准扶贫”首创地十八洞村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正在直播的她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画面颇有感染力,充分展示了湘西十八洞村妇女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时尚的文化生活。

入展作品《韶山连井冈 最美湘赣红》的作者方阳平实的记录,意义非凡。2021年6月,全国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线正式通车。韶山至井冈山红色专列是湘赣两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重要指示精神而打造的首条红色旅游铁路专线。

作者张德帆拍摄的入展作品《不忘初心五十年》,画面简洁而又意味深长。老党员一双瘦骨嶙峋的双手托起了一枚建党50周年的纪念章,让观者仿佛亲临颁奖现场,感受到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党员内心的那份激动和喜悦。镜头弥足珍贵,让人感动,心生敬意。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作者周荣拍摄的入展作品《苗家过苗年》,以乡土湘人的情感拍摄身边的湘西苗家人,镜头下所呈现的都是湘西的非遗传承、风土人情。

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为人民而创作必须要“身入”“心入”“情入”。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下,湖南摄影人以饱满的激情奮不顾身地融入到时代洪流里。作者龙智海用镜头记录了在基层一线的驻村扶贫干部的日常工作生活,拍摄了入展作品《最美扶贫人》。

作者曾伟中的入展作品《山背村新印象》不仅有如实的记录,还有新意的构思;不仅有深情,更有意境。精准扶贫为振兴乡村提供了强劲动力。作者通过画意的手法展现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山间云雾缭绕,山脉绵延,山背小学静静坐落在大山深处,学校里升起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孩子们就是祖国的希望!

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摄影精品展的作品,是我省广大摄影工作者辛勤耕耘的新成果,也是湖南摄影工作者为宣传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做出的积极贡献。“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发表的讲话,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引领我们揭开2022年崭新的一页。我们湖南摄影人理当自觉肩负起时代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切实肩负起引领人民积极向上的文化担当,坚持德艺双馨,塑造自我,弘扬时代旋律,再造摄影精品。

猜你喜欢

文艺湖南摄影
1942,文艺之春
为什么久坐久站腿会发麻?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节日畅想曲
湖南童谣
摄影42℃展版
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