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刻家毕恭 粟雨庐印序

2022-03-05魏暑临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心法诗心研究会

篆刻家毕恭

毕恭,号多闻,1977年生于天津市,2000年毕业于天津工会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02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进修,学习古籍整理专业知识。诗词、文字学师从张牧石先生。工四体书,尤耽于篆刻。现为天津市书协会员、天津市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

毕恭先生号多闻,因钟爱文字之学,故馆名“粟雨庐”。不惑之年已为三津印学之通人。其通者,在印内与印外,其学者,在文质与古今。余向以为沽上印学与皖浙粤豫等省相较,可谓不振,盖杰出者少而风气不聚,格调不显而难成派系,此固无以求全责备者,却恰如有待于特立独行之士以振之,而多闻则庶几其人矣。何以知之?清代以来,“印外求印”与“印从书出”二语几乎囊括印学之取径,其皆言印外功夫也,而印外之功夫,又岂限诸小学、书学、金石学耶,若有诗学、美学、哲学之修养,与印之关系当如何?余于多闻印中多少见之。世人说印,多就篆法、章法、刀法立论,而“三法”之外,或曰其间,又宜有“心法”在焉,鉴古知今,与古为新,结趣造境,印与文谐。此心法固不可强求、不必常有,而举世所见者稀,亦可惜矣。

余知多闻之印十余年,早慕其印有类诗图,得其印数十方,多有与诗相关者。有先治印而后得诗者。如“临风飘举”一印,乃数年前特为余所刊刻,曹衣吴带,取象天成,篆法章法与印文意境宛然相谐,诚为用心佳构,每一钤之,则如春风生纸上,骀荡迎面也。其后某日,多闻骑行出游,归而赋诗,兼咏其旧作印章二方,其一即为此印,余大喜,乃和之诗云:“清游何必觅花骢,又喜登高望绿丛。品味山川能默会,观云对树自临风。”“临风目盼缓生波,更是春秋适趣多。飘举吟声成兴会,君敲金石我翻歌。”赏会之意庶几见于诗中。

更多则是先作诗而后成印者。如某年春夜,余偶于睡意朦胧间得咏桃花佳句,乃足成《踏莎行·桃花》词云:“才捻瑶笺,正寻花露。东风代柬邀芳树。晓来持盏采冰心,遍斟千朵如轻诉。晕绿匀红,浅林清雾。流光忍把韶华误。缓抬兰袖饮花汁,花期永与诗心驻。”善读者可于词境中体会一段寻觅历程、一种芳心体会,要眇宜修之境界,是余所寄托者也。因请多闻治“花期永与诗心驻”印,以引申之,此印结构流美,颇合词境婉约空灵。又如《癸巳新春试笔》词云:“试笔新春,扪心旧岁。临风曾举飘香袂。春心一自满明霞,年华赋予词心缀。来去龙蛇,圆亏月桂。人生事事堪深味。望同花树共凭栏,蓝空天际流云美。”遂有“临风曾举飘香袂”印,结构玲珑,如花枝参差团簇,又颇合新春之佳想、文心之寄托也。

多聞诚一印人也,而更为印人中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某年冬至节后,余与多闻饮酒论世,多闻感极而泣,别后余得诗以寄:“读书阅世叹勤劬,每问何为君子儒。识有文章成众赏,曾闻肝胆待时酤。麈论人事非歌舞,泪洒青衿对玉壶。我亦知音应触感,长空皓月一相呼。”多闻有《冬至后一日小酌归子夏兄有寄即次原韵以呈》诗云:“朝朝闻道不嫌劬,有梦犹堪啸犬儒。诗待故人多品定,酒逢知己一深酤。启蒙战士未投笔,先进书生但击壶。每患当初被粟雨,哭从中夜讶嗟呼。”多闻遂为余治“长空皓月一相呼”印,颇得沧桑古雅之致。余乃戏言曰:君何不为己再治“先进书生”之印乎?

凡此种种,皆多闻与余诗心、印心寄托所在也。余深幸与多闻诗外存印,印内存诗。而近两载以来,更觉其印别具心裁且精熟有度,已登造极之梯。并世印人以刀法胜于多闻者有矣,而篆法与章法中无诗意,盖其无多闻心法之树立也,故彼印是印而已,而多闻之印,诗心在焉。尝闻语云:精易巧,熟则俗。多闻之精,是真精也,多闻之熟,是纯熟也,其雅不可及,其心法更不可及。要之,何以观其要害所在?曰其印之文辞与造形近于合一,非脱离文辞之抽象美学耳。

余每云,印之难能者有二,一曰抒情,一曰诗意。抒情之印巨,手间偶然可见,而诗意之印,百不得一。多闻之印,虽非逐一可称抒情与诗意,而十数方中能见一二,变化以方,取法以心,则印史何限留名欤?余知其人,而不知其修养之何以及,余知其今日之成,而有以知其三四十年以后之大成,是以敢称其友,而不敢作其学生。

诗二首以赞之曰:

慢捣芝泥色欲殊,

精钤印蜕赏诗图。

别裁篆体传心法,

愿对其人索一呼。

安排岂限婉而通,

篆法谁能诗法同。

文质如今非陌路,

始将斑驳唤玲珑。

(魏暑临,字子夏,号延堂,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语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理事、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会员、南开大学吴玉如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郑州市金石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猜你喜欢

心法诗心研究会
波兰睡眠研究会
独酌
偶感
建章立制提升研究水平
上海人大工作研究会书画摄影作品选登
夜路吟
马莲花
寻找文本解读的“心法”
小模大样
简介道家丹经《天仙金丹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