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生态系统下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2022-03-05胡恒恒陈丽君

职业时空 2022年1期
关键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恒恒 陈丽君

摘要:采用自编问卷,考察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生态影响因素,进而探究提升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教育途径。研究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宏观系统因素,官方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力等中观因素,以及高职生个人的信息判断能力、上网时长等微观因素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均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促进网络微观生态系统协调互动;增强网络媒体引导力,打造健康网络中观生态系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宏观生态治理。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理论;高职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传播、学校教育的核心要义。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当代高职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 [2]。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意识形态安全。因此,为培育时代新人,高职院校应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立德树人任务。

近年来,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网络已成为高职生的第二“生活空间”,增强网络时代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代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网络时代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培育提供技术红利的同时,也因其开放性、自由性、隐匿性等特点给高职生的价值观认同带来了严峻挑战。网络空间是一个多主体相互交织的虚拟社会生态系统,高职生的思想观念也因此受到复杂的网络因素影响。在此背景下,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考察影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因素,以增强网络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研究概述

(一)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人价值观、融入日常的认知与内化过程,由认同主体、客体、介体等基本要素构成[3]。高职生是认同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认同的客体,而在网络时代,各种网络媒体是主要介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断融入社会生态的过程中,逐渐凝聚人心,成为引领大众精神的社会共识。

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由认知、情感、态度、意向等多种心理因素构成,其建构过程一般要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相互衔接和递进的阶段[4]。认知认同是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信息的基本认识与理解。在网络环境下,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不限于学校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传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为深刻的认知。情感认同是认知的深化,表现为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向的情感态度,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出积极的情绪反应。行为认同意味着高职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准则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高目标。总之,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经历从认知接受到情感升华再到行为实践的过程。

(二)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网络影响因素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根据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将社会生态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三种系统。其中,微观系统是指个人,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宏观系统则是指比家庭等小群体更大的一些社会系统[5]。据此,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系统体系同样也包括个体因素的微观系统及交叉系统、高职生所处的社会微环境构成的中观系统,以及所处社会系统环境构成的宏观系统[6]。而在网络时代,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受到网络中自我因素的微观系统影响,同时也受到网络中重要群体的中观系统以及整个网络氛围的宏观系统影响。

随着互聯网的发展,高职生的网络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系也愈发密切[7],高职生的上网时间管理能力、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等网络素养都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当高职生缺乏良好的网络素养时,容易受到网络生态中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高职生个体在与信息的交互过程中形成的网络素养,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网络微观生态系统要素。在网络生态系统中,官方媒体、意见领袖等主体是重要的群体构成。官方及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性[8],是高职生在网络生态中主要的信息获取源头。而网络意见领袖则是信息二次传播的“把关人”,是高职生获取信息的重要直接来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意见领袖对高职生的影响更是与日俱增,甚至对整个网民群体的影响力都不可低估[9]。网络媒体所传播的信息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了作为主要受众的高职生的认同度。简言之,官方媒体、意见领袖等网络媒体是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培育的中观系统。网络生态系统的宏观层由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观念所统领,对中观和微观系统起着引领作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境下,网络生态的整个系统都应受其指引,即网络生态的各个部分都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主流意识形态应是引领网络风气和舆论导向的主要力量,也是影响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宏观因素。总之,在网络生态系统中,以高职生的网络素养为核心的微观因素,以网络媒体为主要构成的中观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主要因素的宏观系统影响着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以下研究假设:高职生网络素养等微观因素、官方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媒体中观因素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引领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宏观因素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正向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以广东省各地区的高职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1380份问卷,剔除答题时间过短以及答案完全一样的问卷120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共1260份,有效率达91.3%。其中,男生404名(32.1%),女生856名(67.9%),平均年龄为19.74±1.33岁。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和借鉴相关成熟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生群体进行前期调研,编制了《网络时代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预调查问卷》。初始问卷包括3个部分,共36题,其中被试基本信息4题,网络影响因素6题,网络时代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问卷26题。随机选取250名高职生进行预测,使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结果显示,没有需要删除的题项,所有题项均保留,最终形成包含36个题项的正式问卷。

对被试基本信息的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就读学校所在地等4题。根据前文分析,网络影响因素包括高职生的上网时间管理能力、信息辨识能力等网络素养2题,官方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媒体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关系调查2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引领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关系调查2题。

参考王娜[10]、陈丽荣[11]等的研究,自编网络时代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问卷,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3个维度,共26题。“认知认同”主要调查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认知情况,如“网络时代能够加深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情感认同”考察网络时代背景下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态度,如“当我看到网络媒体发布的有关党、国家取得重大成就的新闻时,我感到高兴且自豪”;“行为认同”考察高职生通过网络媒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现状,如“当我在网络上看到官方媒体宣传爱岗敬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时,我会转发和分享,并作为学习榜样”。此部分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越高。问卷的克朗巴哈α系数为0.977,内部一致性较高。

三、结果分析

(一)网络生态系统要素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相关分析

对网络主体要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各维度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网络生态的整个氛围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影响程度较高(均值为4.07);相比网络意见领袖(均值为2.80),高职生对官方媒体更为信任(均值为3.97);高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程度最高(均值为4.09),具有较强的信息判断能力(均值为4.11)。此外,关于高职生的上网时长(1=不足1小时;2=1~3小时;3=4~7小时;4=7小时以上),最多的是4~7小时的时长(频率为46.2%),可见高职生的上网时间管理能力不足。

由相关性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引领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宏观系统因素,官方媒体、网络意见领袖等网络媒体的引导力、高职生信息判断能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都存在显著正相关。

(二)网络生态系统要素与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阶层回归分析

为深入探讨网络生态中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要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作用,通过阶层回归分析,分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政治面貌为控制变量,再分三步纳入网络素养的两个微观系统因素、网络媒体的中观系统因素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系统因素等自变量,得到表2。本研究中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在1.045至2.234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由表2可见,以高职生基本信息为控制变量的方程均无效,不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但网络生态中的微观因素、中观因素、宏观因素等3个阶层回归方程得F值的显著性检验均低于5%的显著水平,说明网络生态系统要素对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显著解释力。其中,网络生态中的微观因素、中观因素、宏观因素等3组变量分别可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21.1%、15.6%、16.6%的变异,累积解释率为53.7%;同样,这3组网络生态系统要素可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29.7%、7.7%、38.3%的变异,累积解释率为75.3%;3组变量可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15.8%、15.5%、36.1%的变异,累积解释率为68%。

首先,网络生态的微观系统中,高职生的信息判断能力显著影响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但当加入了宏观因素后,信息判断能力的影响作用便消失了。可见,宏观环境氛围对高职生的网络素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高职生的网络素养因素对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解释力最高,意味着可通过加强高职生的网络素养培育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其次,在网络生态中观系统中,意见领袖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缺乏一定的影响,但当加入了宏观因素后,意见领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网络生态的各个领域中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绪传播作用,阻碍了高职生积极的情感认同。最后,网络生态的宏观系统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的解释力最强,分别高达38.3%、36.1%。可见,要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在网络生态的各个领域,抢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坚决打击不良价值观的蔓延,以强化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行为认同。

四、提升策略

网络生态系统中,增强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既受到高职生自身网络素养水平的制约,又被以各网络媒体为主体的中观系统所影响,还浸染于网络宏观的舆论场中。基于网络生态系统的三方面要素,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促进网络微观生态系统协调互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高职生的网络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2018年2月,教育部提出要研制《大学生网络素养指南》,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生活方式[12]。只有当高职生的信息甄别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网络道德意识等网络素养得到提升,才能在网络生态中接受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传播正能量、与他人进行有序互动。加强高职生的网络素养教育既是促进学生适应网络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选择。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高职生所处的微观生态系统还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组织等要素的影响。因此,首先可以构建学校、家长和社会组织参与的网络素养协同教育体系。高职院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渗透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管理中。同时,应建立能力与知识的教育内容体系,传授关于网络使用的技术知识、道德知识,使高职生能以合理的方式获取正确信息,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由前文分析可见,高职生的信息辨识能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因此,在网络素养教育中应重视培养信息判断能力,使高职生能明辨是非,能理性认知、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存在一定的网络成瘾现象。过长的上网时间,容易使高职生迷失在虚拟世界中,偏离主流群体。家长应做好引导教育工作,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高职生合理、健康使用网络;社会机构应做好技术支撑,各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技术来控制学生的上网时长。

(二)增强网络媒体引导力,打造健康网络中观生态系统

当前网络中观生态系统中,随着各种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官方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受到了各非主流媒体的冲击,同时网络意见领袖也鱼龙混杂,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网络秩序,影响着网络生态的健康风气。因此,官方主流媒体、优质网络意见领袖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要群体,需要发挥自身优势占领网络中观生态系统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官方等主流媒体应巩固自身公信力、增强内容吸引力,防止高职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非主流媒体上。官方主流媒体作为专业化的媒体团队,要对信息严格把关、深度挖掘,在“求快”的同时更要以质量取胜,体现官方媒体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以其公信力掌握舆论导向、占领话语权。其次,要建立网络意见领袖的淘汰机制,网络平台应做好对“大V”“百大”“网红教师”等各领域意见领袖的监管,防治他们的失范行为,避免信息在二次传播过程中歪曲散播,如一旦发现有不良言论时要及时封号。此外,由前文数据分析可见,网络意见领袖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影响作用较弱,一方面可能是因其娱乐性削弱了情感共鸣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因其传播的价值导向性较弱、内容较肤浅,无法为高职生带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情感体验。因此,应在各网络领域培育主流意见领袖,以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中的主导作用。官方主流媒体可以通过与优质意见领袖合作,联合推出符合主旋律的言论信息,避免过度娱乐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消解,以强强联合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抓住高职生的注意力,共同营造健康清新的网络中观舆论生态环境。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宏观生态治理

在网络宏观生态下,高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受到国家各种举措的影响,整个社会乃至国家需共同努力与通力合作,从政治机制约束、法律约束、文化规范引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环境塑造[14],共同致力于网络生态下主流价值观培育系统的治理。由前文分析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等宏观因素对高职生的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影响作用最大。可疏堵结合,在网络治理中既要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把握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核心凝练的价值观内涵,围绕青年学生的根本利益开展工作,以实现情感认同。同时又要积极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坚决贯彻落实,为高职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机会和保障。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交流氛围,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在与大众的互动交流中,做到各项工作都更加人性化,使高职生等青年学生真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可行。如政务媒体应开放各网站评论区,建立意见采纳机制,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快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到各项法律条文、规章制度中,坚决打击不法分子趁虚而入的违法行为,做到有法治网、依法治网。同时还要及时出台防治网络极端现象的规章制度,维护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的话语权,纠正高职生等青年学生的错误倾向,如在高职生群体中存在一些极端追星现象,政府还需再加大力度去整治娱乐圈、饭圈中的不良文化。总之,只有在网络生态的各个系统中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生才能逐步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与践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 2017-10-28(01).

[2] 牛晓靖.浅析思政课在人才培养中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4):106-108.

[3]  段海超,蒲清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5):223-227.

[4]  胡建,刘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构的阶段性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08):67-70.

[5]  宋春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我国社会企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求索,2015 (03): 24-27.

[6]  徐剑波,刘云林,李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系统与路径——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7(02):5-10.

[7]  沈洁.大学生网络素养与核心价值观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8(04):11-16.

[8]  于海洋,周马杰,陈元平.提升大学生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 44-46.

[9]  薛丽梅.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探究[J].教育与职业,2020(22):81-84.

[10] 王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认同实证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8.

[11] 陈丽荣.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1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8年工作要点(摘编)[J].思想教育研究,2018(03):3-5.

[13] 徐剑波,刘云林,李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系统与路径——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17(02):5-10.

收稿日期:2021-11-15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研究”(2020GZGJ148),主持人:陈丽君

作者简介:胡恒恒(1996- ),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陈丽君(1977- ),女,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職业技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猜你喜欢

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高职生自我容纳与容纳他人调查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