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
——以统编教材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为例

2022-03-03庄佳叶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

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葡萄沟葡萄干当地人

庄佳叶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

在2020年6月出版的《上海课程教学研究》中,上海市教研室薛峰老师和陈祳老师指出开展“关注人文主题,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教学”的教学实践,需要明晰“任务”“文本”“策略”三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一个单元为例,任务是指要学生做什么;文本是指文本类型,是完成任务的对象;策略是指为了达成目标所选择的方法或手段。策略的选择同时受到任务、文本两个因素的制约,在单元教学中,首先要精准解读单元语文要素,以明确单元学习任务;其次,要以单元学习任务为导向,建立起单元文本之间的联系,确定恰当的、行之有效的阅读与表达策略;最后,确定完成任务的步骤或程序,并通过反复的循序渐进的联系进行巩固,逐步内化为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我个人在参与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比赛中,和整个教研组对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1 课《葡萄沟》的教学进行了多次的研究,现以这课为例,从“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确定阅读与表达策略、我的思考”三方面谈谈我的教学主张。

《葡萄沟》是统编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中的课文,全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一句展开,具体介绍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盛产水果,其中葡萄品种多、产量高,制成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文章以生动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葡萄沟以及当地人的喜爱之情。

一、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

单元任务即单元语文要素。《葡萄沟》所在的第四单元人文主题是“家乡”,阅读训练要素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

分析这一语文要素,可以发现“上下文”即指“文章或说话中与某一词语或文句相连的上文和下文”,而“生活经验”指学生通过生活实践获得的知识。“词句的意思”是指词语和句子在语境中的意思。当学生能够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感情以及上下文意等,准确地把握住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时,就表示学生真正了解了词句的意思。

语言环境中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根据教材识字和写字的要求,本课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认读17 个生字、读准3 个多音字、会写10 个生字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一年级学习基础上已有“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学习经验,结合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经历,将在本课继续落实“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教学目标。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有“五光十色、够、热情好客、城市、利用”等。第二课时中对于“晾房”的了解目标有两个层次:一方面要了解晾房的样子和制作葡萄干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要从当地人建造晾房用以制作葡萄干,感受当地人的勤劳智慧。本课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是“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通过两课时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本课中“好”的具体含义,最终达成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关键句的理解。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围绕本单元的人文要素“家乡”,以读促悟,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二、确定阅读与表达策略

(一)夯实字词教学,随文分步实施

本课的字词教学遵循“合理分布、分步落实;针对特点,各有侧重;识法多样、科学记忆”这24 字的识字教学策略,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记忆字词。第二课时的识字教学各有侧重:如“收”字的学习,通过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干”字侧重多音字字音的教学;“城市”一词的学习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说说“你知道中国还有哪些城市”来帮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的字词复习,采用了拓展性情境的方式,基于课文内容,通过与课文若即若离的语境创设,来呈现相关的生字,达到复现巩固的目的。

写字教学重在书写要点的指导。学生描写过程中关注读写姿势,最后通过点评再次强调书写的要点,达成写字教学的目标。

(二)重视词句理解,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本课通过气泡图出示了“联系上文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这一教学内容,这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具体化实施。

第二课时中的“晾房”离城市的学生生活比较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晾房的建筑特点及其与葡萄干制作之间的关联,让学生知道当地人建造晾房是为了制作葡萄干,从而感受到当地人的勤劳、智慧。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先阅读,整体感知晾房,尝试找出描写晾房建在哪里、样子如何的句子;教师帮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厘清晾房“修在山坡上”“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的特点和制作葡萄干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明确晾房的结构特点有利于葡萄干的制作;最后让学生借助板书说说“葡萄干是这样制成的……”让学生在表达中进一步明确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中“好”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教师在对应段落中要引导学生去找到“好”的依据,帮助学生理解“好地方”的意思。第一课时中葡萄的“好”是通过对“五光十色”的理解来帮助学生感受到的,当地人的“好”体现在“热情好客”这个词语中。第二课时中葡萄干的“好”从葡萄干的“颜色鲜、味道甜”也直接点出了,但当地人的“勤劳、智慧”不是显性的。因此,在联系上下文了解晾房的样子,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体会到当地人的勤劳、智慧,才能真正明白当地人的勤劳、智慧是“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的原因之一。

学生有了对“好”字的理解后,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进行表达训练。学生可以选择从葡萄、葡萄干、当地人任一内容来说一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表达自己对葡萄沟的喜欢。鼓励学生借助板书,尝试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把三方面的内容合在一起,通过高阶思维的表达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葡萄沟之所以“真是个好地方”的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当地的人,从而对葡萄沟产生喜爱之情。

(三)充分关注朗读,与作者产生共鸣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乡”,为了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除了说清葡萄沟好在哪里之外,充分的朗读,以读促悟,也是有必要的。读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爱上葡萄沟。

(四)落实课堂教学,灵活作业形式。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应该充分立足课堂,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经历。第一课时学生在课堂上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进行了表达训练,课后继续将其作为语言训练点加以落实,复习课堂所学,也可以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的作业共有两条:1.做一回小导游,向家长介绍“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2.了解家乡的一种美食,把美食介绍给小伙伴听。第一条作业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复习,充分考虑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落实,抓住“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一关键句,让学生联系全文进行表达,巩固课堂中的语言训练点。第二条作业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家乡”,从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家乡的一种美食和同学交流,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三、我的思考

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要落实语文要素,必须注意单元前后知识之间的勾连。“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语文要素在本单元是首次提出,但是学生之前也有类似的学习经验。

在这篇课文中“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是关键句,课文围绕这句话介绍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当地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当地人不但热情好客,而且勤劳、智慧,因而这句话毋庸置疑成为全文需要理解的关键句。为了理解这个句子,我们采用之前提到的四个教学策略,学生在反复的静心阅读和口头表达训练过程中,反复咀嚼“好”字的深刻含义,最让人高兴的是在借助板书进行系统阐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时,不仅复习运用了本单元所学的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表达体系,使整堂课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葡萄沟葡萄干当地人
甜甜的葡萄沟
熊的葡萄干
葡萄干蛋糕
火焰山下葡萄沟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
“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