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2022-03-02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陈旺发

学苑教育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有效性学科

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 陈旺发

虽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还是有一定的提升和改进空间。初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数学来说,学生们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能帮助学生发展,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本文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和阻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和方法,希望以此助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制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1.从教师方面来讲。

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对于一名初中教师而言,不是单纯的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能够实现数学知识的讲授,还要求教师能够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并给与必要的关注和指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数学课堂上来。

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数学涵养,还要有一定的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素养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以便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需求,给与必要的协助。比如,当教师发现学生厌学,抵触数学等情况时,教师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去协助学生分析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心理辅导和鼓励,能够实现学生心理的纠正,摆正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同时,有一定语言能力和表达特色的教师总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学生关注,激发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关注。用教师资深的人格魅力和广博的知识面来获取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自身对于其他学科的认识寥寥无几,自然也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认可。

教师思想观念的陈旧。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肯定是在吸引学生课堂教学关注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当前很多数学教师使用的传统的“填鸭式”的数学教学方法,教师自身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的主体位置,学生往往处在被动接受的一面。没有生动语言和生动内容的数学课自然不那么令人待见。再加上课后繁重的数学作业布置,学生淹没在“题海”里,重复的大量的做题,不仅不能够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和数学创造力的发挥,更会引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消极心理。缺乏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课堂教学,总是会显得那么“沉默”,没有活力,更显得那么“专制”,从而也进一步限制了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发挥。

2.从学生方面来讲。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课堂教学对他们的数学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地方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在个人智力方面,还是在性格,思想,思维方式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同的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数学成绩差距也会非常大。另外加上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网络的影响,生活环境的影响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师的课堂内容的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学学习上,进一步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很多学生对于数学学科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总觉得数学学科很难懂,兴致不高,从而产生一定的消极和抵抗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都是对于数学学科的不了解和认识不足,或者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足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学习。教师要针对性的去了解学生的心理,并给予一定的辅导和帮助,同时要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数学课程更具趣味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去吸引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关注。

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1.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对于一名初中阶段的数学老师来说,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听懂课程所设计的数学知识理论,还要充分的实现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的发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身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引导他们自觉自主的进行思考和探究,发现自己在数学学科上的价值,在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实现自己数学成绩的提升。

比如,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教师基于对轴对称图形的引入和讲解,引导学生自己去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挖掘,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特殊的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自己总结出来的数学概念和性质,认识和记忆都会更加深刻,运用起来也会更加灵活。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实现思维的开拓和发展,这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受到一些固定思维的限制,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会反复的使用一种方法解题,不能举一反三,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的效果。对于这一情况,教师也应该重视起来,引导学生们另辟蹊径进行解题,例如,可以采用一些逆向的思维,打破学生传统固定的思维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善用公式,通过公式来证明,因为在初中数学当中,有很多公式都具有可逆性的特点。其次,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数学概念的方式来进行解题。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从对立的角度进行思考,来延伸他们的思维维度。最后就是启发学生采用数学定理来解题,因为在课本中有很多定理都是互逆并且对立的,像学习的乘方、开方,正数、负数等,这些都能够给学生的解题提供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定理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这部分内容。引导他们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平行四边形定理,增强他们对正向化的理解。通过这种逆向性的思维方式,来增强他们的思维发散能力,提高他们的批判性。

2.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于数学学科兴趣不足,一方面是觉得数学学科“难”且没有用。另一方面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用更加通俗易懂和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拉近学生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距离,降低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难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实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不等式”时,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引入“最近有同学喜欢刷抖音,抖音等短视频软件总是会弹出‘未满18周岁青少年***’”,那么请问“未满18周岁,是多少岁呢?”学生就会饶有兴趣的说是“小于18岁”,教师进一步引出课堂主题“不等式”,教师运用一种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方式,更加具体的描述了“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对“不等式”的学习产生兴趣的同时,进一步的进行“不等式”的讲述,实现问题深挖的同时,使学生更易理解数学知识,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3.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需求。

事实证明,枯燥无味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课堂和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很难在数学课堂当中实现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巩固。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去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多媒体的出现使单一而死板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尤其是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和公式,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一定图像转换或者是短视频的播放,使得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象而生动,使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也能够通过更加新颖和高端的数学手段去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尤其是近年来新冠疫情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的老师和学生封控居家,没有办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没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和学生只能够在家等待或者是自学了。线上课程的开发,解决了教师和学生这一难题。不仅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同步,教师更能够通过互联网随时的更加精准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而学生不仅能够实现与教师的线上沟通与交流,还能够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重复的学习和巩固。再比如,现代化数学教具的使用和数学模型的建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得学生实现在数学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更进一步刺激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当中,实现思维的开发和想象力的进一步发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4.注重学生自身探究能力的培养,发挥学习主动性。

数学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来说,它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讲解和传授,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数学问题的本身,很难实现更深一步的掌握,甚至还会出现听不懂的情况。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发现,自己总结出一定的数学逻辑关系和思路,那么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身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还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拓展,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实现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实力。比如,在进行具体的数学概念和性质的讲解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究交流和总结,鼓励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集思广益,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实现问题的解决,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加深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设置悬疑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在小组内部担任一定的角色,为了实现更好地完成问题探究,给出更准确的答案,小组内部的每一个学生都为了集体的荣誉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取得问题成果的那一刻一定是幸福的,有成就感的,也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协作的方式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加强自我反思,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反思能力其实就是自我认知与客观实际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数学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通过自我评价不断的反省,提高对学习的自信心,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引导,将他们的批判思维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当中,例如检查题目,通过对自我的否定来加强肯定的态度。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学题目的对立面出发,从它们的反面进行论证,这一方法也叫作反证法。或者是在进行一些公式或结果验证是否准确时,就可以带入一个特殊的值来进行验证。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这种方式通常是解决一题多解的几种题型。学生通过对题目的不同解法对比得出最终的答案。从而对自己的解题有所判断,例如,在解函数问题时,求两条一次函数交点的坐标,函数分别是y=6a-2,y=-6a+10。学生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分别采用画图和方程组的两种方法来对比论证,最终的结果让学生在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来解出正确的答案,提高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人们当今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师要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运用更加多样性和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课堂中,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开拓思维,形成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有效性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