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融通策略

2022-03-02万年英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中心小学

西藏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融通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万年英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中心小学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专注于课内阅读,而课外阅读往往只推荐阅读书目,便放任学生自由阅读,致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未能融通联动。这样,不仅不利于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更不利于课内外阅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基于此,需要对小学阅读教学领域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1],大力加强儿童阅读,帮助儿童平衡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促进二者有效融通的全新突破。

一、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的现状分析

由于主客观原因,课内外阅读还未能做到有效衔接和融通,主要问题有:

(一)重课内讲授轻课外指导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都存在重课内传授而轻课外指导。有的教师也深知语文课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但在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上,却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宣传上。比如,告诉学生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等,却没有实质性的具体举措,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很难,甚至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即使有少数学生有课外阅读兴趣,但因缺乏教师的具体引导,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进行阅读,没有具体的目标和方向。

(二)重知识传授轻方法点拨

许多语文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内文章的讲解,而常常忽视阅读方法、阅读理解技巧的传授。有的虽然也十分重视,但由于传授不当或学生领会不当等原因,造成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尤其是阅读具体文本时不能很好地运用课内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或者只是为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外阅读任务单而随意性、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阅读,不会或不善于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链接、融通起来,导致阅读效果很不理想。

(三)重成绩提升轻习惯养成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引导自身走上阅读正轨、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但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只在乎考试成绩的提升。很多家长不能在阅读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个别家长甚至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孩子的课内学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下,许多小学生并没有在小学阶段完成阅读习惯的养成,如果他们一旦进入了紧张的中学学习阶段后,回头再来补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一课难度就更大了。

二、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的教学意义

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具体表现在:

(一)有利于课内外阅读共同发挥作用

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彼此融通,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主旨、作者情感和作品特征;还可以不断拓展阅读教学的内涵容量。例如,在学习苏轼作品《题西林壁》时,如果没有阅读过《苏东坡传》,了解苏轼在坎坷命运中的心路历程,深刻感受苏轼的人格精神和面对坎坷时的豁达心境,就会将作品的主旨理解为对景色的描写,而无法理解作品中的千古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有利于强化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长期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好读书”——尽享读书之乐;“会读书”——清晰阅读动机;“读好书”——读适合自己的书。可见,“教方法”比“教知识”更为重要。课内阅读是在上课过程中的阅读,其能力的培养主要基于教师的指导与引导,因而很难使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而课外阅读作为学生在课外独立的阅读活动,恰好可以弥补课内阅读的缺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三)有利于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和教科书显然十分重要,但由于受到时空、知识容量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其所传授的知识相当有限,其主要作用只是起着示范与引导而已。知识技能的获得与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外的大量阅读。课外阅读的开放性、多元化和无边界等特点,使学生可以打破阅读数量的束缚、跨越单一思维的壁垒,适应多媒介的挑战[2],无拘无束地用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丰富头脑,发展个性,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应遵循的原则

为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取得实质性突破,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

对小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旨在引导他们获取语文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提升素质修养,为其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秉承目的性原则,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教学进度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分别制定学期阅读目标和单元阅读目标,使课外阅读与教科书内容有机衔接起来。

(二)择优性

为避免小学生被那些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有消极作用的书籍的误导和毒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要多读书,但不能见书就读,需要对各类书籍进行辨识和选择,使阅读的书籍是有品位、有思想、有灵魂、能感染人与陶冶人、具有“真实感”与“时效感”的好书,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实现开卷有益。

(三)有序性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阅读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能力、认知水平和阅读现状,秉承有序性原则,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需求布置恰当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增加阅读量、增强阅读效果,避免学生因盲目、随意、无序而使阅读处于低效状态,甚至一无所获,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有效性

要使学生阅读富有成效,需要秉承有效性原则,指导学生着眼于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的质量和品味[3],将课内习得的方法和技巧灵活地应用于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广阔的阅读世界里寻求新的阅读兴奋点和培养新的阅读兴趣,实现对阅读的有效积累与运用,达到启迪思维与提升智慧的目的。

四、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的实践创新

基于上述原则,为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有针对性、条理性地展现出来,建议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实践创新。

(一)注重课内阅读,让课外阅读有根

一方面,应基于教材课文,采用“依据课标、理解内涵、触类旁通”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公路桥,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插上想象的双翼,不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应树立拓展性阅读教学理念,突破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使学生能够跳出固有的教材知识束缚,将有关课外读物引入到课堂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过程中,外延拓展教材内容,强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率。例如,统编教材二年级语文下册《村居》,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在教学这首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意象——柳、东风、儿童、纸鸢等,理解诗中所写的主要内容——赞美春天;体会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草、莺、柳;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喜春。为强化学生对文章阅读的理解和认知,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描写春天的古诗词,如推荐学生阅读《春思》《渔歌子》《春兴》等诗词,让学生在与教材中的文章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诗词描绘的春天意境,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美妙景象、美好景致、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课内阅读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拓展阅读教学的宽度、广度和深度,而且还能促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实现1+1>2 的叠加效应。

(二)注重方法传授,让课外阅读有术

要让学生在阅读时能有更大、更多的收获,除了精心讲解课文内容之外,还应把课文作为例子,精心向学生传授诸如诵读法、默读法、略读法、精读法以及圈点勾画法等较为常用的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然后给学生创造机会,指导他们将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实践中,让他们通过大量、丰富的课外阅读更好地体验、领悟这些方法、技巧和策略。例如,像儿歌、童谣这种韵文类的,最适宜采用诵读法。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内容,更能通过语音体会节奏和韵律的美感在多种方式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动用起眼、耳、鼻、舌、身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又如,统编教材里设置了许多略读课文,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脚手架。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阅读提示为切入点,指导学生运用有利于快速把握课本内容的带着问题读、跳读、抓关键词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不过,现实中还是有的学生读的不快,甚至很慢,这就需要向学生传授更具体的阅读方法,如将大拇指与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下去,慢慢加快速度。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技巧和策略,然后运用到课外阅读当中,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三)注重语文要素,让课外阅读有效

统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落实语文要素,从小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单元都以落实语文要素为抓手,促使学生经过真实阅读实践过程,让语文素养生长看得见。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以语文要素为引领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和良好策略。《夏洛的网》是一部描写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童话,是一部可以与《小王子》相媲美的世界名著。在阅读这部书的过程中,可以聚焦第七章——坏消息,要求学生展开批注式阅读,即阅读时用笔将威尔伯听到坏消息之后的动作、语言等圈、点、勾、画出来,及时把阅读时涌上心头的分析思考、情感疑虑、想法感悟记录下来,对书中的精彩句段、表达特色和形象塑造等进行批注。紧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他们出来当主讲嘉宾,把自己最深的感悟、最大的困惑、最得意的批注说出来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最后,教师总结:这一章节,虽然作者没有使用丰富的词汇来体现威尔伯“歇斯底里的伤心”——“尖叫”,但这几个尖叫却把作者想要表达的小猪形象具体生动、鲜明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批注式阅读,有助于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实现与文本的心灵对话,进而引发自己的阐释与生成。

(四)注重评价机制引领,让课外阅读有劲

其一,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可以通过设计包括阅读态度、阅读数量、阅读效果等内容的《学生阅读记录评价手册》,让学生以此为据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从中梳理出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评价表为依据调整阅读方向。其二,自我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设计具有操作性、过程性和激励性的《每日阅读习惯养成打卡记录表》,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填写,对于促使家长重视、支持和配合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三,自我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在阅读课上,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阅读心得,或者把自己阅读时印象深刻的精彩片段端出来,与小组成员一起分享,然后由小组成员依据分享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填写评分表。小组集体评价不仅能督促学生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阅读状况加以回顾、分析和反思,而且还能促使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取经而达到互促共进的效果。其四,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教师每周应对《学生阅读记录评价手册》《每日阅读习惯养成打卡记录表》等进行定期检查,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透视学生的阅读心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并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具体、中肯和正确的评价,这样又从另一个角度推动学生自主阅读、绽放学生阅读色彩。

总之,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还很稚嫩,但只要坚持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落实立德树人为宗旨,就一定能使课内外阅读有效融通彰显其应有的张力与活力,使其真正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更有魅力的重要推手。

猜你喜欢

融通课外阅读阅读教学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