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道德与法治课差异测查的有效性

2022-03-02魏妍艳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4期

魏妍艳

[摘要] 本文从差异测查的有效性入手,分析差异测查的误区,提出了差异测查的要求:差异测查须源于学生真实生活;差异测查须及时调整策略;差异测查须了解学生个体内差异;差异测查须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这对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差异测查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差异测查;个体内差异;个体间差异

“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1]在班级教学中,如何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许多教师感到困惑,虽然尝试过因材施教,但是效果并不好。不少教师不愿意花时间测查学生间的差异,而学校在这方面也缺少对教师的明确要求,导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对学生个体间差异的关注,存在“一刀切”的现象,最终必然不利于学生优势潜能的开发。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通过差异测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现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早睡早起》一课为例,展现差异测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差異测查须源于学生真实生活

差异测查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应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臆想,不能随意更改事实,所以差异测查须源于学生真实生活。本课的认知目标是知道早睡早起的时间和每天睡足10小时的重要性;行为目标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学生因为家庭状况、生活习惯的不同,睡觉和起床时间必然是存在差异的。想要教好这一课,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了解学生们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的差异。因此,我们在预学环节进行了两次差异测查。

第一次测查:

执教教师让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在书本上填一填作息时间:我一般在( )点睡觉,( )点起床,一天睡( )小时。

第二天当笔者收上来,学生们的睡觉时间有的在晚上8点半,有的在晚上9点,起床时间有的在早上6点半,有的在早上7点。所有的学生每天都能睡足10小时。这样的测查结果显示,学生们早睡早起习惯已经很好,似乎没有上这节课的必要了。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笔者在班级里进行了解后,发现家长们并没有如实填写。

第二次测查:

针对第一次失败的课前测查,笔者决定改变测查方式。上课前一天,笔者让家长拍摄孩子入睡时的温馨照片,传到邮箱。笔者把这些照片配上背景音乐放到PPT上。第二天上课伊始,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播放孩子们睡觉时的温馨画面,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访谈式差异测查,了解学生的睡觉时间。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学生的睡觉时间其实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是晚上9点左右睡觉的,有的学生晚上8点左右睡觉的,有的学生是晚上10点左右睡觉的……同时,笔者也了解到部分学生晚睡的原因:有的是上兴趣班回家晚了,有的是父母下班回家迟了,有的因为自己动作慢……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在这节课上,第一次测查是无效的,获得的调查结果并不真实,原因在于调查的是家长,而家长们为了迎合“早睡早起”这一主题,填写了自己认为最科学、合理的睡觉时间和起床时间。第二次测查是在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测查结果呈现了学生作息时间的差异以及不能够早睡早起的原因差异。基于这样的差异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所以,差异测查须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才能保证测查结果的有效性。

二、差异测查须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品德课程的核心素养不是观念的和技艺的,而是实践的、行动的,是引导学生在整合、理解上述知识与观念的基础上,通过现实生活和人本身的逐步完善。”[2]在课堂的差异测查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学生睡觉时间的差异,这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前提差异、情感前提差异,从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差异教学策略。在《早睡早起》一课的教学中,对学生睡觉和起床时间做了有效测查之后,笔者根据测查结果,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如下:

策略一:观看生长激素宝宝的视频解说,知道为什么要早睡。

针对低年级儿童认知风格趋向于活泼生动,笔者设计了“生长激素宝宝”这个形象,把小学生为什么要在晚上9 : 00之前睡觉,为什么每天要睡足10小时等问题,借助“生长激素宝宝”的话告知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早睡早起的正确认知。

策略二:参与拨钟游戏,掌握早起的大概时间。

为了让学生了解每天睡足10小时,早上几点起床才合适,笔者针对一年级学生对时间计算还毫无感觉的情况,设计了一个拨钟游戏。这样的设计旨在主动适应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策略三:个性化反馈,激发早睡早起的情感。

在这个教学环节即将结束的时候又重提“旧事”:我们班有哪几个小朋友是10点睡觉的啊?好,我们大家来算一算,从晚上10:00到早上7:00,他们睡了几个小时呢?此时,再提问晚睡的孩子:你觉得要不要调整一下自己睡觉的时间?怎么改呢?通过这样的个性化反馈,照顾差异,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在有效的差异测查指导下,我们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思考中,在亲自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获得感性认知,进而引发自我的道德需求,内化为道德认知。

三、差异测查须了解学生个体内差异

学生道德的自我构建是学生主体经历道德认知的提升,生发道德情感,形成道德意志,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因此,基于教学目标的差异测查须尊重学生主体,测查的问题须指向学生个体内差异,从而扬优补缺,促进个体的差异发展。

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如实地汇报了自己睡觉的时间后,笔者组织四人小组讨论:小组里谁睡得最晚?为什么那么晚睡呢?笔者采用的是异质分组,小组成员在认知智能、认知准备、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彰显学生个体内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在讨论前,笔者明确了小组合作的要求:(1)每个成员都要发言;(2)一人发言时,其他人要注意倾听;(3)讨论时,声音不要太大;(4)组长记录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向全班汇报的准备。这些要求针对学生个体内差异,让不同认知特点的学生都可以在小组中参与讨论。如此一来,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晚睡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因为家长布置了额外的作业,有的因为父母没睡觉自己就不想睡觉,有的因为喜欢看电视……

学生个体内差异是隐性的课程资源,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它们不能构成教育教学的直接内容,却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内差异,采用异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之间的个体内差异发挥异质互补的作用,调动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从而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四、差异测查须关注学生个体间差异

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響,同一班级内的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间差异,才能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测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睡觉的能力,但是由于自身原因或家庭原因,不少学生仍未养成独立睡觉的习惯。为此,笔者事先测查了班级内学生独立睡觉的情况。在测查中笔者发现班级还有不少学生不敢独立睡觉,于是模拟学生睡觉的情境,准备了一个可爱的小房子,通过一个小游戏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心理,尝试独立睡觉。在游戏中,笔者充分利用之前的测查结果,先挑选了一个本来就独立睡觉的学生钻进小房间体验一个人睡觉的感觉,让所有学生看见他进出小房间都是充满自信的,然后请这个学生介绍自己独立睡觉的感受。通过经验分享,其他胆小的学生也变得跃跃欲试了。接着,我又挑选了一个因为怕黑不敢独立睡觉的学生进行体验。因为有了前面同学的经验分享,这个原本怕黑的学生此时也不怕了,他通过体验意识到,其实关上灯的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变化。在这一环节中,因为独立睡觉学生先做出了示范,怕黑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唤醒,通过对自我态度和行为分析与评价,明白了黑暗并不可怕,我也可以独立睡觉,并尝试回家独立睡觉。

学生的个体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通过差异测查,了解学生的个体间差异,确定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个体间差异,让有独立睡觉习惯的学生先示范,再让不敢独立睡觉的学生尝试体验独立睡觉,带动其他不敢独立睡觉的学生产生试一试的自我需求,进而消除学生对独立睡觉的害怕情绪。

总之,只要我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差异测查,就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不同学习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策略,增强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孙彩平.小学品德课程核心素养刍议——一个实践哲学的视角[J]中小学德育,201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