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职业体验式第二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大气”为例

2022-03-01沙雪琴

地理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气气象

沙雪琴 高 超

(1. 宁波大学 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01; 2.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与生产劳动,使得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1]职业体验教育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符合新高考改革和核心素养培育需要、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途径。地理作为分析和解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其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2]因此,地理学科是职业体验教育的优势载体。

高中生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可以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相关职业体验。但现阶段,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严重欠缺。地理学科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多以课堂教学渗透形式呈现,忽视对职业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比较片面,对地理相关专业、就业前景、工作内容及必备的专业技能都不甚了解。[3]本文以气象类职业为例,分析并提取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中“大气”相关内容的职业信息资源,从职业体验视角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情境设计,并借助第二课堂平台开展体验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职业视野,加强职业意识,促进学生进行初步的大学专业预设与职业生涯规划。

一、实施策略分析

1.策略思路构建

随着高中校园气象站建设的普及和完善,进行气象类职业体验活动的可行性大、可操作性强。该类职业工作内容与大气相关知识点紧密联系,工作流程与大气单元教学逻辑相匹配,有助于学生在职业体验过程中高度把握大气知识体系,做到知行合一。此外,气象事业被明确定义为是科技性、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4]通过实际的观测记录、数据处理分析、预报预警等岗位工作体验,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本文以气象类职业为例,构建职业体验式第二课堂实施策略(见图1)。

图1 职业体验式高中地理第二课堂实施策略思路图

2.策略目标设定

(1)综合思维

综合分析各类天气现象及整体气候变化的原因,基于时空尺度综合认识气候变化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区域认知

了解所在区域的气象气候特征,认识区域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能够从气候视角比较分析区域间的联系与差异,加深区域认知。

(3)人地协调观

认识大气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关注和了解国家及全球的环境保护战略措施,辩证看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社会问题,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家国情怀和社会奉献意识。

(4)地理实践力

具备实践意识,掌握气象观测和预报预警服务的一般方法与原理,加强地理资料的收集及归纳整理能力、地理图表的制作和解读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施策略设计

职业体验式高中地理第二课堂以第一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融合职业体验教育内涵,将高中地理课程和我国气象局各部门主要工作内容相衔接。充分利用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问题研究”栏目等传统教学盲区,构建由职业观念、职业知识与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模块组成的活动实施体系。该体系充分体现“三性三化”特征,即体验性、职业性、普适性、生活化、课程化和信息化。[5]以下策略设计是基于宁波市高中生的学情及校内外软硬件资源条件进行的论述。

1.职业观念

职业观念是职业体验教育的首要内容。职业观念的确立,目的是深化学生的气象职业观念,激发学生的职业体验兴趣。学校组织学生集体校外学习参观,具体活动主要有:参观宁波市气象局、宁波(鄞州)气象科技馆,经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并与其分享、交流,了解宁波地区气象气候概况,学习基础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对气象局主要的机构部门设置、相应工作职责与内容、工作环境及发展前景等深入认识了解,明确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参观宁波港气象中心,了解港口气象服务及部分海洋气象内容,体会气象服务对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模块适用对象为高一学生。

2.职业知识与技能

职业体验教育的重点在于岗位体验。在教师指导下,班级建立气象委员会,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将气象服务划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大类。[6]将参与的学生分为观测组、预报组、服务组、宣传组,各小组对应岗位及工作内容(见表1)。

表1 学生小组对应气象岗位及工作内容

(续上表)

表2 天气报告单

3.职业素养

教师可设立地理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和多元化地追踪学生职业体验的过程性和形成性表现,引导学生探讨并总结气象工作者必备的关键职业素养。学生可结合地理第二课堂成绩单,检验自己的表现是否符合职业体验预期,总结职业体验收获,进一步认知职业性质,思考自己是否适合这类职业,为重设或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做准备。教师提供大学大气科学类专业的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等相关资料供学生了解参考。

三、结语

地理是一门具有生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职业体验作为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实施形态,能够成功地将课程与生活、劳动、职业发展连接起来。职业体验模式使地理课堂“活化”与“外延”,将第一课堂“大气”相关内容的巩固、拓展与深化环节巧妙地融合于第二课堂职业情境当中。学生可通过全感官体验方式,真切地认知自我、职业与生活,助力于自身核心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不仅是气象类职业,地理其他相关职业也可以作为职业体验的形式,充分借力社会多方资源,构建系统化、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地理职业体验式第二课堂。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大气气象
气象树
宏伟大气,气势与细腻兼备 Vivid Audio Giya G3 S2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大气古朴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