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中心考试与共通考试地理试题对比分析

2022-03-01王怀龙

地理教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共通命题试题

王怀龙 张 勃

(1. 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2. 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一、引言

日本的地理教育非常具有特色,高中的地理课程分为地理历史科的地理部分和理科的地学部分。本文所提及的地理综合科目归属于地理历史科,该科目以人文地理的内容为主。日本平成30年(2018年)版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以下简称“指导要领”)于2022年在全日本实施,与之匹配的新高考形式,即日本大学入学共通考试(以下简称“共通考试”)将在2025年面向大众。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大学入试中心”在令和3年(2021年)3月24日面向社会公布了地理综合科目的样题。

日本现行的大学招生考试包括“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以下简称“中心考试”)和各大学的个别考试,通过这两种考试来综合考查学生的学力、能力和适应性等。[1]2021年起,中心考试更名为共通考试,但是在2025年之前,考试科目与之前的中心考试保持一致。此次公布的共通考试地理综合样题与日本之前的中心考试的地理A、地理B试题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能否为我国的试题命制带来不一样的方向?这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日本新旧课程改革交替之际的地理历史科中的地理试题变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的材料是代表中心考试的地理A、地理B试题和代表共通考试的地理综合样题,以及两种考试背后的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通过此次研究,从考试命题的角度探求日本课程改革的动向,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经验。

三、中心考试与共通考试的比较

由于公布的共通考试地理综合试题是样题,并不是一套完整的试卷,所以其本身所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本文从显性的命题形式、命题内容,隐性的命题方向三个方面对试题进行分析。

1.命题形式

命题形式主要指试题的题型。由于日本大多数大学是通过两次考试最终确定学生是否被录取,所以中心考试又被称为“大型模拟考试”。地理A与地理B的试题类型都是属于客观题中的单选题。命题形式是先给出一段材料(地图、表格、统计图、对话、照片、调查报告等),然后给出选项,选项内容大部分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且选项数量不定,最少有4个选项,多的可达8个选项。地理综合样题也是延续了中心考试的题型,全是以客观题中的单选题形式出现,材料类型类似,选项内容大部分也是组合的形式,数量最少4个,多的有9个。

在命题形式上,中心考试和共通考试两者的差异较小,推测可能是基于两种考试过渡性的考虑。

2.命题内容

命题内容主要指试题所选取的材料及其组织方式。中心考试和共通考试两者在试题内容材料的选择上,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地图、表格、统计图、对话、照片、调查报告等类型。但是在材料的组织上,两者之间存在差别。中心考试的材料组织,跟我国地理试题的组织较像,语言方面较为正式、官方,学生先阅读、理解材料,然后再选择答案。以下是日本中心考试2021年地理A第一题第一问的文本翻译和真题截图(见图1)。[2]

图1 日本中心考试2021年地理A第一题第一问

下图是某地区1985年和2015年发行的比例尺为1:25000的地形图(原尺寸,有部分改动)。图1中的A~D,是2015年主要住宅区的范围,下列的①~④,是关于A~D中某一个住宅区范围的叙述。其中,关于A的叙述,最恰当的是①~④中的哪一个?

①由山脊和山谷交错的坡地构成。

②主要是在作为水田使用的低地上建造的。

③在被用作果园和水田的台地上建造的。

④以前就是住宅区。

地理A、地理B试题基本都是类似上题这样进行组织的,具有科学、严肃、正式的色彩。而共通考试与前者相比,组织方式的变化较为明显。以下是共通考试地理综合样题第一题第一问的文本翻译和真题截图(见图2)。[3]

图2 共通考试地理综合样题第一题第一问

小薰和伙伴们首先调查的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下图1中的アイウ三条曲线与撒哈拉以南非洲,东·东南亚,南·中亚。正确的组合是下列①~⑥中的哪一个(见表1)?

表1 选择组合示例

从所列举的两个例题来看,共通考试和与中心考试的差异明显。第一,共通考试的试题设计有学生参与其中,是以学生的学习为切入点,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问题、组织材料。从设计问题的角度看,共通考试比中心考试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二,共通考试的材料组织,再现和模拟了学生学习的情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第三,地理综合样题也透露出日本在试题命制上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体现的程度还有待商榷。尽管地理A、地理B也有类似样题这样的设计,但不是主流,而地理综合样题所有的设问均是这样的方式。

3.命题方向

命题方向主要指试题的指向性以及对学生培养的方向。在命题方向上,指导要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故笔者结合平成20年(2008年)版和平成30年(2018年)版两版高等学校学习指导要领,整理了3张试卷的命题方向(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地理A和地理B两套试题的第五题是相同的。笔者将命题方向按照所属试卷不同,进行了分别整理。

表2 试题命题方向表

通过上表的比较,可以直观感受到,第一,地理A和地理B的试题在格局上,没有地理综合样题的格局大。如果说地理A和地理B追求的是现在,那么地理综合样题在意图上,谋求的是未来。如样题所体现的更加重视国际理解、国际合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第二,培养重点从“区域认知”转向“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是我国此次地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之二。因国情不同,不能据此来分析日本的课程改革,但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两大特征,又导致了两者之间有莫大的关联性。笔者借用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这两个词语,是为了更好地揭示日本在新旧课程改革交替之际所体现出的日本地理教育方向上的国家意志。此次公布的共通考试地理综合样题,体现出的命题思想就是地理综合科目偏向综合性。这一点,在前文所展示的两道真题上,也能够窥知一二。

四、启示

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于2018年颁布,随后全国陆续实施。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于2018年颁布,2022年实施。可见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进行课程改革,在地理课程改革方面,彼此之间存在可以借鉴的经验。通过上文三个维度对2021年的地理A、地理B试题和地理综合样题进行的对比分析,提出以下的启示。

1.继续沿用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考制度

我国的高考制度经历过时间的考验,是最符合我国国情的考试制度。尽管还有些许不令人满意的地方,比如“一考定终生”“唯分数论”等。但是,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如果参照日本的高考制度施行两种考试,不仅会延长考试录取周期,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也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2.继续使用现有的高考试题命题形式

我国在地理试题的命题形式上,应当继续保持我国的特色。其一,我国的高考学生数量巨大,如果变动命题形式,所带来的阻力将会是空前巨大的。其二,日本实行的是两种考试,结合两种考试结果再来决定是否录取。不论是中心考试还是共通考试,题型都是客观题中的单选题,这是因为各个大学组织的“个别考试”衡量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加体现学生的主观性,从题型上说,就是主观题占大部分。其三,日本将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分为了地理历史科地理部分和理科地学部分,前者对应人文地理,后者对应自然地理。而我国是将这两部分合为一门地理课程,在考试范围上,我国地理课程的考试范围是要大于日本地理历史科的地理考试范围的。所以在沿用符合我国国情的高考制度的前提下,不论是从考察学生能力的角度,还是从考试范围的角度来看,在命题形式上,目前是不可大改的。

当然,日本共通考试的命题形式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比如选项的组织方面。目前我国的地理试题单选题答案选项都是4个,但日本的试题呈现出的答案选项最少有4个,最多有9个。日本这样做,必定有其内在逻辑的支撑,因此,在命题形式不做大改的前提下,这一可取之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点。

3.命题内容上可以更加凸显学生主体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能够以研究性学习的真实学习情境作为组织材料的载体,那么可能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一方面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情境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知欲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和内化。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东西就不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自身和应用,也就更加符合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本文通过比较日本中心考试的地理A和地理B以及共通考试的地理综合样题发现:共通考试在命题形式上,与现有的命题形式一致,减少了因日本课程改革而可能导致的学习成本;在命题内容上,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真实的学习情境为载体组织材料,既能引发共鸣,也能促进迁移;在命题方向上,逐步偏向综合性,着重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而言,坚持当下高考制度和命题形式是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特色、符合国情的不二选择,但在命题内容上,可以适当借鉴日本在这方面的做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样题并不能代表今后的正式试题,但可以通过样题推测出日本未来共通考试的地理综合试题命制的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共通命题试题
“共通”与“差异”:汉语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美学阐释
《判断力批判》中“共通感”概念考察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音乐是人类共通的语言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