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开展第二课堂模式探索

2022-03-01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符明浪

新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思政

◎ 海南省第三卫生学校 符明浪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多重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中职护理教育同向同行,携手共进,全方位构建思政教育的格局,应当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最终使所教的思政理论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理论思维的形成,逐步实现从政治、思想、道德认识到行为的转变”,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一、护理专业“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以思政为主的概念,以课程为主载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思政”全面渗透到各类课程教学全过程,最终让“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切实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素质教育为核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护理专业“课程思政”是指在提升学生医学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将思政德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载体,增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打破传统的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模式,使课堂主渠道功能实现最大化,让专业课成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身为护理专业教育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思政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应予以较高的关注度。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护理专业课具有专业课程多、掌握的专业知识广、学业负担重的特点,如果单纯依靠课堂时间的“课程思政”教育,很难达到育人目的。再者,护理教育结合了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临床教学、教育评价及教育管理等专业,从而对护理专业的教师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也有要求。第一课堂主要用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把重心放在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指的是除第一课堂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在教师的领导下,开展一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增长知识才干的活动。例如课余理论学习、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不同,第二课堂突破了教学的传统形式,其开展方式更具有趣味性,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另一方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学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权,他们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执行者,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塑造完美的人格。现阶段我国已经将德育视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在新时代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思政”的理念正是为“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服务,学校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实效进行了持续有益的探索,将“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融合,把课程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融合实践模式探索

“课程思政”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价值追求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既注重显在知识和技能教育,同时也注重隐性价值引领的道德塑造,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秉性。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信息对当代学生的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多渠道、多方式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连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政学习。学校立足于“立德树人”基本理念,首先要清楚课程思政和第二课堂的基本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展工作;然后要针对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的需求进行教学改良;最后要结合国家关于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专业课程知识的特点。为了探究“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对用人单位、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主要有网络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调查情况如下:(1)用人单位对于实习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态度、纪律、人文素养)方面的满意度情况是:100%满意占32.48%,80%以上满意占52.01%,80%以下满意占14.56%。以上调查结果表示,用人单位对于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整体满意度不是非常满意,还需不断提高。(2)经过调查,66.67%教师对“课程思政”只有一定了解,说明大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困难问题调研,显示各个方面都困难重重,急迫需要社会、学校给予指导。(3)学生现实需求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思政”教育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更受学生的欢迎。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应当结合实际国情、校情,借鉴其他学校的优良经验,并采用多种途径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思政认知教育,使护理专业学生做到思政有知、思政自觉。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信息对当代学生的思想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来探究“课程思政”与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对接、有机融合,增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

1.不断提高教师第二课堂“课程思政”能力。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条件。古人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身教之重要性尤其突出。因为教师是学生心目中崇高、有权威的榜样。教师的信念、思想、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在教育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之境界,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是特别深远的。因此,为建设好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思政教育,使教师于无形中起到对学生的思政引导作用。二要加强教师的育人理念,教育理念是培养教师核心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起到一定程度的规范作用。学校应培养一批思想政治觉悟高的教师团队,有效确保课程思政的专业程度。“课程思政”理念的主要价值在于以德为先、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所有教师都应当具备育人的职责,所有课程都要发挥立德树人的功能,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与自我修养有效融合,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

2.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展示学校形象和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中职学校应该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构建新型校园文化。学校可以通过职业宣誓仪式、展示优秀毕业生、介绍南丁格尔等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热情,加深中职护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增强护理学生的职业使命感;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准备适时的入学仪式,医学生宣誓,组织在校护理学生通过演讲、礼仪表演、班级座谈等方式,让刚入学护理专业的学生提高对护理学的热爱,增加专业认同感;利用网络的传播功能,加强学校的正面宣传,使学生增加学校校风的了解;通过校训校规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各项常规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各种规范的升华和结晶,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办学思想、社会地位的具体反映,是个体的、组织的风气之和。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学生非专业因素的各项发展。

3.通过校外活动扩展具有护理专业特色“课程思政”第二课堂。课外活动不一定局限于校园之内,完全可以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积极争取利用社会资源,对社会实践活动平台进行构建,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学校与社会零距离对接,使之成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二课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护理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主要服务于人和社会。社会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岗位,第二课堂的重要思政教育作用必须要发挥出来,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轨,利用好第二课堂。例如通过敬老爱老、义诊扶贫、医疗下乡、疾病宣传日、社区健康咨询、急救知识普及等各类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以及公益课堂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文化认同,贯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渗透互动教育理念,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教,做中学,在社会大课堂中进行学生的思政教育,增长智慧才干,锤炼意志品质,从而实现知行合一。

4.构建“网络课程思政”线上第二课堂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受护理专业教学学时和课程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教学中的育人仅停留在教师说教层面,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你讲我听”这种“填鸭式”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已经无法让学生感到“解渴”。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主流媒体,中职学生就是在这种“网络时代”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对于网络是最不陌生的一代,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新思路,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这一载体快速地实现思想政治培养阵地的有效前移,改善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学习模式,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充分地利用了网络平台的作用,有效地聚合网上党校,开展各项活动,快速实现思想政治培养的网络虚拟化。并且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沟通平台,利用网络交流的平等性与交互性,有助于营造出师生平等参与互动、开放的氛围,能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充分和顺畅的交流,还可以针对热点性问题以及焦点性的观点形成一种疏通和指导,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思想观。目前一些学校已经有效开辟了这一阵地,但是有的学校还没有涉足这一领域:有效建立“互联网+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学习模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总之,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中职学校人才岗位道德素养的要求更加严格,中职思政教育被摆到了前所未有之重要地位,因此学校需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以德引领、立德树人”的理念,全面思考研究改善中职思政教育成效的模式方法,构成完整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护理工作者。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课程思政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