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2022-02-28刘晓超董延军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两业服务业河南省

刘晓超,董延军,任 锋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引言

河南省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思路为:以激发企业创造力、发展力和转型力为主线,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企业信息技术水平,以建设两业融合平台为抓手,围绕融合关键环节,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在更深层次、更高领域互动融合,为河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1 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1.1 积极探索二者融合下的管理政策,优化融合环境

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多个监管部门的监管模式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因此,为了构建适应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环境、新模式,需要及时创新监管模式,从而减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受的行政干预。

1)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为了强化在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对供给侧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保证更多的生产资源优先分配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减少恶性市场竞争行为,净化市场竞争环境。

2)净化市场法治环境。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法治环境的健康程度,最大程度上杜绝行业垄断行为,突破行业壁垒与行政性垄断,需要促进行政部门提质增效,为“两业”的融合营造良好的环境[1]。

1.2 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为了促进两业的融合发展,河南省应积极落实国家及地区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并加强对各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1)制定不同类型现代服务业企业使用土地的定价机制,加快现代服务业企业项目的落实。

2)根据市场决定价格制定统一、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价格定价机制,规范现代服务业的价格。

3)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如股权投资基金、融资新担保等。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研发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并适当简化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抵押、贷款手续等,减轻现代服务业企业的融资压力。

1.3 打造融合发展平台载体

由于两业都具有一定的产业集群特征,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两业融合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融合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平台载体的方式,促进两业融合发展。

1)充分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转变以往单一的产业园区发展方式,构建一批具有清晰功能定位、示范效应好的产业集群[2]。

2)为了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链集合,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规模效益共享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产业链整体经济效益。

3)为了促进不同产业的同类型企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关企业或机构能够在固定空间内形成集聚,应对产业集群的发展作出合理引导与规划。围绕先进制造业集权制定与之相关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从而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新格局。

1.4 强化创新生态建设,提升自主融合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两业融合,河南省要强化创新生态建设,提升自主融合能力。

1)鼓励先进制造业企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业务,并通过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2)鼓励先进制造企业中原有的服务业务部门脱离出来,并形成独立的服务机构,从而提高配套服务的精细化与专业化程度。

3)以创新带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高创新型组织的发展规模,促进两种产业企业间的互动联合,从而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融合发展体系。

1.5 拓展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空间

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立足加工环节,向研发设计等上游环节拓展,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向商务、营销和售后等下游延伸,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剥离研发设计、物流配送、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售后服务等功能,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2 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机制模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互动的因素不是单一的,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工业化的发展,建立了河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模型图,如图1所示。

图1 河南省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模型图

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企业发展是以制造业的生产为核心,服务业起着辅助作用。制造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财务、售后、物流和营销等服务活动均由企业自我完成。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服务业也有所发展、两者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了社会进步。因此在工业化初期,可以说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服务业发展,但二者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3]。

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制造业与服务业两者都得到了快速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了同步增长。制造业的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细化,由于企业公司内的生产服务效率下降和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开始购买自身之外的服务,促进了服务业的市场化发展。

目前,河南省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也就是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河南省在积极稳步发展制造业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指导,对进一步促进河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 促进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的对策

为了促进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图2所示。

图2 促进河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融合的对策

3.1 延伸制造业上下产业链,培育新型服务业业态

积极改变河南省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大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改变这种以自我生产、自我服务的产业模式,该模式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企业要想做大、做深、做强,有一定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独立发展,造成制造类企业对内部的服务效率不满意,但仍然继续使用企业内部提供的自我服务。同时,企业外部的市场化服务类企业因市场需求不足,难以成长,这种长期存在的矛盾阻碍了二者各自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快延伸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和制造业的下游产业链的各自发展,积极加速培育新型服务业的业态[4]。

3.2 以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为契机,引进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方法

现代服务业的经营活动正日益向一体化方向、网络化方向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因此,河南省要抢抓机遇,加快河南制造业+国际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3.3 以典型城市、典型产业为切入点,推进产业融合向高端发展

洛阳、郑州、新乡和南阳等地市是河南省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地区,同时郑州、洛阳、新乡、开封、许昌和焦作等地也出现了一批以金融服务、创意等为内容的现代服务业,也将制造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因此,河南省应以产业较为典型城市、典型的产业为融合发展的切入点,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向高端发展[5]。

3.4 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打造产业融合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河南省要进一步加快以信息化带动服务业现代化的步伐速度,积极推动生产自动化以及生活信息化。要广泛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提高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速度。

一要促进贸易、工商管理等现代服务领域的信息化;二要大力推进技术交易、金融、物流、信息咨询、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三要加快城市社区网络化、数字化,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进村镇、进社区。

3.5 加快体制改革,降低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增强市场的竞争性

加快现代服务业体制改革步伐,提升现代服务业服务水平,为此,河南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一是改革垄断行业,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放宽准入条件;二是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避免令出多门,互相掣肘,阻碍发展;三是强化市场监管力度,规范竞争秩序,加快体制改革,降低现代服务业进入门槛,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最大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大领域内积极参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6]。

3.6 健全现代服务业法制体系和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市场环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及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其中,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核心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影响作用很大,对于河南省来说尤是如此。河南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及制度建设,为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加大政府部门对两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要营造两业融合和谐生态,积极排查、排除两业融合的障碍、行业管理政策,同时制定两业融合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市场准入标准、服务标准等行业技术标准;二是加快对垄断行业的改革步伐,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产业升级,建立高效市场监管机制,积极探索两业融合下的管理政策,优化两业融合环境。

2)加快两业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可靠的制度能够保障两业融合发展,因此,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利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同时,要通过进一步健全规范市场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等措施,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有机、有序、有效的市场环境[7]。

3)加强融合人才队伍建设,夯实融合发展根本支撑。依托省内外现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种社会机构教育资源,合理设置制造业、服务业相关专业学科教育,发展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两业融合专业教育,增设紧缺专业,加快两业融合各层次人才的培养。

4)优化产业布局,鼓励各类型产业集聚发展。河南省各个地市应根据产业特点,合理引导制造业向城市周边集聚,同时鼓励生产性服务产业围绕制造业设立服务业园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集群效应,增强辐射功能,大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据2010年资料显示,河南省拥有年工业总产值2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30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 384.5亿元。根据河南省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和服务业发展现状,并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河南省服务业划分为优先服务区、配套服务区和特色服务区三个服务业区域。

5)加大服务投入,推动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两业融合的切入点,加大企业服务投入,推动互联网全面融入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和售后等各个环节,对数字化设计、网络协同研发、现代化供应链管理、个性化定制、在线检测、远程诊断和维护等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服务功能进行创新,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规模化应用,变革制造业生产函数,扩大投入产出服务占比,引导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中心向“微笑曲线”的前后两端延伸。鼓励建立以核心企业为龙头、配套企业为基础、平台企业为驱动的战略联盟,形成新的形态,推动深度融合,以提高发展质量。

6)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城市、产业园区开展区域融合发展试点,探索可行模式路径,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部委意见精神,河南省积极制定促进两业深度融合实施方案,确定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15个企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2个园区和宝丰县等3个区域为河南省第一批两业融合试点单位,积极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然后以点带面,循序推进,促进两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就是实现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也是现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趋势,必然是产业结构优化和社会生产力进步的趋势。经验表明,两业融合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实现经济高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河南省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制造强省、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原更加出彩的战略支撑。因此,河南省应认清自身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两业融合方案与推进策略,进一步实现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为谱写新时代河南发展新征程中更加绚丽的篇章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两业服务业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以“两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
全省唯一!大湾区“两业融合”高地如何炼成?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两业”共进敲响百姓“幸福门”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