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2022-02-25黄春梅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砖瓦 2022年1期
关键词:侧墙防水涂料底板

黄春梅 林 静(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不仅需要关注混凝土的抗渗指标,同时需要关注混凝土裂缝控制、细部节点防水处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多房建工程在防渗漏施工方面存在不足,为了尽可能保证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必须科学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

1 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1.1 防水混凝土使用要点

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首先需要合理使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选择需结合抗渗等级要求,混凝土配比需通过试验法确定。一般情况下,需关注水泥活性物质掺入及砂石含泥量情况,如保证石子外观坚硬洁净且含泥量控制在0.5%~1.0%以下。防水混凝土搅拌需要使用洁净水,保证其通过检验且不含有害杂质;粉煤灰的应用需关注其规格及用量,如保证存在不低于Ⅱ级的粉煤灰级别,同时保证含量控制在20%内。防水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也需要得到重视,同时还需要关注抗渗水压值,一般需要高于设计值0.2MPa[1]。

1.2 防渗漏施工要点

防水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中,主要流程涉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混凝土拌和环节需聚焦投料顺序和坍落度的控制,材料含水率的测定及用水量调节也需要得到重视;混凝土运输过程需要做到均衡、连续,同时保证间隔时间控制在1.5h内,必要时可适当掺加外加剂,如使用木钙,用量控制在2.5‰~3‰,对于输送过程中离析的混凝土需进行二次拌和处理,问题严重时混凝土不得用于施工;混凝土浇筑需聚焦施工缝、孔洞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用、企口缝施工也需要得到重视。施工缝的凿毛与清洗处理、混凝土下落高度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振捣也需要得到重视,如按照10s控制振捣时间并避免模板因振捣移动,分层作业原则也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同时需关注混凝土浇筑后的找平处理;混凝土养护应及时、科学开展,一般需要开展至少14d以上的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是养护工作的关键,具体需结合混凝土成型质量和现场气温控制养护洒水量[2]。

1.3 薄弱部位处理要点

薄弱部位处理同样属于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如施工缝、穿墙管道、穿墙螺栓、预埋件、结构变形缝、后浇缝的处理。以防水混凝土施工缝为例,施工过程需保证施工缝尽可能缩小,同时开展连续的混凝土浇筑,避免在顶板和底板留有施工缝,墙体施工缝不得在最大弯矩、剪力等关键受力部位,同时保证墙体孔洞边缘与施工缝间的距离至少300mm,并尽可能与结构变形缝重合。在预埋件的处理中,需保证预留孔或预埋件提前准确埋设,不得出现防水混凝土事后剔凿打洞的情况,同时需保证预留孔和预埋件底部及端部控制在200mm以上,以此更好规避渗漏问题,提升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效果[3]。例如,在穿越墙管道以及对拉螺栓的防水施工环节,为避免后续出现渗漏等问题,在施工前需做套管预埋施工,再在套管上焊接止水栓,止水环应与套管装置紧密焊接,才能避免渗水等问题发生。在安装穿墙管道期间,可先将管道穿过套管,然后进行临时加固,一端用封口钢板焊接加固,另一端的穿墙缝隙可采用防水材料填充的施工方法,最后确认填充效果满意后再密封。

2 实例分析

2.1 工程概况

以某住宅工程为例,工程采用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26050m2,设置有二级防水等级的一层地下室,地下室主体结构、人防结构的混凝土规格分别为C35(P6)、C35(P8)。地下室顶板选择无梁楼盖设计,梁板结构用于主楼范围,存在400mm厚度纯地下室顶板。墙体的高度、厚度分别为3.2m、300m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砖砌内墙。纯地下室底板、主楼底板分别为防水板、厚筏板,厚度分别为300mm、1.4m(或1.7m)。案例工程存在属于无梁楼盖的室外顶板并设置有抗浮锚杆,属于典型超长结构的地下室,底板存在较大的早期温度收缩,同时在后

期存在较大干燥收缩,很容易因开裂影响防水混凝土结构效果,场地存在的较高地下水位也对防渗漏施工提出较高挑战。

2.2 防水混凝土结构

选择氧化镁膨胀剂为自防水材料,该材料具备膨胀周期长特点及可调可控的膨胀速率,适用于解决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具体选择的氧化镁膨胀剂,MgO含量为83.3%,存在125s活性。为实现地下室防水,防水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部分主要应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通过添加氧化镁膨胀剂,同时辅以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底板防水混凝土结构通过素土夯实,设置100mm厚的C15混凝土垫层及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底板,防水涂料防水层厚度为1.0mm,最上层设置C15混凝土垫层及50mm厚的C30细石混凝土;侧墙防水混凝土结构通过回填土分层夯实,设置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保护层、防水涂料防水层,厚度分别为30mm、1.0mm,最外层为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侧墙;顶板防水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结构自防水顶板、防水涂料防水层组成,针对防水细部加强设计,如图1所示。图中的5、4、3、2、1分别为防水砂浆封堵、止水穿墙螺杆、钢板止水带、凿毛施工缝界面、防水涂料。

图1 节点防水强化处理示意图

2.3 防渗漏施工技术

工程采用的水泥规格为P.O42.5,使用含泥量在0.5%以下的中砂,连续级配碎石规格为5mm~25mm,存在0.2%以下含泥量,以Ⅱ级粉煤灰为活性掺合料,减水剂型号为LM-S2。底板采用C30混凝土,减水剂、氧化镁、粉煤灰、水、水泥、砂、石的配比为6.8:30:74:170:276:780:1030,顶板、侧墙采用C35混凝土,减水剂、氧化镁、粉煤灰、水、水泥、砂、石的配比为7.1:35:90:165:290:768:1015。通过不同龄期性能检测可知,上述配比能够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

在现场施工中,需严格把握以下几方面要点:第一,混凝土原材料控制。混凝土及原材料需要在施工前开展试验,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不得私自加水,混凝土需要基于抗裂剂添加情况控制搅拌时间,通过延长5s~10s搅拌时间,可保证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均匀性;第二,混凝土浇筑施工。施工现场需要控制混凝土坍落度不超过180mm,同时按照不超过30mm/h控制坍落度损失。底板部位、外侧墙和顶板部位混凝土现场坍落度需分别控制为160±20mm、180±20mm,同时浇筑外墙、柱子、内墙时以外墙为标准。顶板及底板结构开展水平分层浇筑,从低处开始浇筑混凝土,逐层上升,上一层混凝土浇筑需要在之前的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此规避冷缝问题。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不得出现欠振、漏振、过振问题,需均匀布置振点,快插慢拔振捣,以混凝土不出气泡、泛浆为停止振捣依据。穿墙管道、预埋件、施工缝处需要强化振捣,避免振捣不实引发渗水问题,同时振捣不得触及钢筋及模板。侧墙混凝土按照不超过1m进行水平分层施工,墙体下部需要严格振捣,避免连通的孔洞及蜂窝麻面出现。同时,还需要设置牢固的侧墙单侧支模模板,为实现对收缩裂缝的控制,必要时可分次浇筑侧墙及模板;第三,抹面收光。完成顶板和底板浇筑后需要将混凝土摊平,开展抹面和收光施工,初凝后的混凝土需要开展二次抹面,使用电抹刀,人工二次抹压用于内墙、柱子等部位顶面处。完成二次抹压后需要及时覆盖塑料薄膜,混凝土表面应与塑料薄膜紧密粘贴,并保证相邻薄膜搭接长度最少5cm,漏盖、空鼓现象不得出现,终凝后的混凝土开展洒水养护;第四,养护。顶板、底板防水混凝土需开展保湿养护,可直接洒水或铺麻袋等保温保湿材料,需至少进行14d保湿养护工作。侧墙混凝土内部应变及温度情况,可以通过内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拆模时内外温差不超过25℃、环境温度与混凝土温度温差不超过20℃,同时按照不超过每天2℃控制降温速率,具体可采用温水养护、拆模时间控制等措施;第五,防水涂料施工。案例工程使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具体施工流程包括:清理基层→缺陷修补→润湿处理→1~2遍涂料涂刷→养护→验收。施工过程中需通过洁净水充分湿润基面,防水材料需要通过低速搅拌机均匀搅拌,涂刷涂料需使用半硬尼龙刷用,天气干扰、炎热时涂刷过程需要同时喷水湿润。分2次涂刷涂料,间隔时间控制在48h内,完成涂刷后的湿养护最短时间为2d,通过雾状水进行养护,每天至少进行3次,天气干燥、炎热时需要适当增加次数,养护需要在防水涂层泛白时及时开展。

2.4 应用效果

在上述设计及技术支持下,案例工程混凝土拆模后未出现贯穿性裂缝,细部防水节点处理也未存在渗漏水情况,工程竣工至今已有2年,防水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效果良好。

3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因此,为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应制定完整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3.1 严选原材料

3.1.1 水泥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应选择安定性良好、水化热低的水泥,此类水泥应在正常条件下不受侵蚀的影响。因此,可根据施工要求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对于未合作过的厂商所提供的水泥谨慎使用,并且在进场前需通过抽检评估材料的性能,若发现性能不达标、过期或者受潮成团的水泥严禁使用。

3.1.2 砂石

根据防渗漏施工要求,工程中所使用的砂石粒径应控制在40mm以内,并且泥土中不得使用包裹石子的材料,这是因为在使用上述材料之后会增加混凝土结构的脆性破坏概率,这是相关人员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3.1.3 水

施工中所使用的水为洁净水,其中不能包含可能影响施工的油脂、糖类物质等。严禁使用硫酸盐含量(按SO42-)超过水量1%的水,以及海水、污水、工业废水等。

3.1.4 水灰比

混合土拌合物的水灰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理想的水灰比应兼顾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抗渗性等,根据现有的施工经验,抗渗混凝土的水灰比可控制在0.60左右,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数据参数。

3.2 强化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技术交底对于提高防渗漏施工质量的意义重大,因此,应在以班组为单位的基础上对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能够掌握其中的细节,降低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率。例如,在钢筋绑扎施工技术交底期间,应明确钢筋不得用铁钉或铁丝固定在模板上,而必须用同配合比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块做垫块,并提出保护层厚度、垫块设置方法等,使施工人员能够快速掌握关键技术,避免出现失误。除此之外,在技术交底中也应该配合相关规范对施工人员进行宣教,依托量化指标,强化施工人员把控施工质量的能力。例如,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提出防水结构迎水面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50mm,基础混凝土规范中提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40mm等,根据这些量化数据方便施工人员控制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防水混凝土结构、防渗漏施工技术等内容,直观展示了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路径。为更好地服务于房建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新型防水结构与材料的应用、施工细节的严格把握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猜你喜欢

侧墙防水涂料底板
温度荷载下剑麻纤维-ECC地下侧墙抗裂性能
高弹倍固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预应力钢棒在桥台侧墙加固中的应用
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特点及应用展望
沥青基防水涂料及密封粘结材料探讨
铝合金列车侧墙制造及其质量控制
地铁B 型不锈钢车体测量方案及测量结果分析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
防水涂料的分类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