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产业分工与测度研究

2022-02-24雪姚侯巧铭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辽阳区位细分

□文/张 雪姚 娜 侯巧铭

(1.沈阳工业大学商贸学院 辽宁·辽阳;2.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3.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沈阳)

[提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的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合理地、有梯度地向副中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生产部门,有效提升都市圈的整体竞争水平。本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6市中观层次19个行业相关数据,对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分工进行测度,有助于实现以协同引增长、以协同促升级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引言

都市圈作为城市空间分布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而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关键在于区域内各城市产业的分工协作,凭借各城市的经济优势,中心城市合理地、有梯度地向副中心城市进行产业转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生产部门,有效提升都市圈的整体竞争水平,加快都市圈工业化进程。

本论文在尊重沈阳都市圈发展历史的前提下,综合交通、经济、人口等因素,重点考虑圈内成员间的经济联系和产业协同,以地级市为基本行政单元,将沈阳都市圈定义为: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等共6个城市,半径小于100km,高铁1小时等时圈覆盖范围。

一、沈阳都市圈产业结构横向对比分析

(一)沈阳都市圈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较。2019年,沈阳都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为6.5∶37.9∶56.5,第三产业占比相对第二产业高近20个百分点,呈现典型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符合钱纳里模型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与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7.1∶39∶53.9)相比,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内第一产业占比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低于和高于全国水平,说明沈阳都市圈工业化进程比全国水平稍快。

(二)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都市圈对比。2019年,沈阳都市圈6市中,只有沈阳市三次产业结构(4.4∶33.7∶61.9)明显优于都市圈水平,工业化进程快于全国水平,沈阳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牵动作用巨大。对照钱纳里模型,在人均GDP为11,170美元的水平线上,都市圈除抚顺、本溪、辽阳3市呈现“二三一”结构外,其余城市均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抚顺等3市仍处于工业化后期,具有典型的“工业化”特征。铁岭第一产业占比高于20%,且低于第二产业占比,处于工业化初期。其他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已步入后工业化阶段,“服务化”特征较为显著。(表1)

表1 2019年沈阳都市圈各市三次产业结构一览表

从第一产业来看,除沈阳、抚顺、本溪、鞍山第一产业占比小于全国水平,其他城市均高于全国水平,其中铁岭第一产业占比高达24.2%,说明第一产业在该市的经济发展中贡献率较高。从第二产业来看,抚顺、本溪、辽阳、鞍山第二产业占比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抚顺、本溪、辽阳三个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达到三次产业中的最高值。对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划分标准,这三个城市的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说明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为明显。从第三产业来看,沈阳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都市圈和全国水平,鞍山次之,其他城市均低于都市圈和全国水平,说明沈阳与鞍山的第三产业为主导特征比较明显,呈现“服务型”发展趋势。

二、沈阳都市圈产业同构性分析

(一)三次产业同构性测度。本文利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判断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程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公式如下:

其中,j与k表示沈阳都市圈内的任意两个城市,xjm与xkm分别表示第M产业产值占两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取值为[0,1],Sjk越趋近于1,表示两城市间三次产业结构同构性越强;如果Sjk=1,则表示这两个城市三次产业结构完全相同。参考相关统计年鉴,计算出2019年沈阳都市圈6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结果如表2所示。(表2)

表2 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一览表

结果显示,沈阳都市圈内各城市三次产业结构高度相似,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值为0.953,表明都市圈内城市间缺少明确产业分工,同构现象突出,也说明目前的一体化产业政策实施效果不佳。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均超过0.9,其中抚顺-本溪(0.999)、抚顺-辽阳(0.999)、鞍山-辽阳(0.999)、本溪-辽阳(0.998)的产业结构几乎完全相同,三次产业层面的经济互补性极弱。进一步计算沈阳与都市圈的产业结构相似度,为0.990,高于其他城市与都市圈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表明沈阳是整个沈阳都市圈的龙头,决定着都市圈及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向。

(二)细分产业的相似度与专业化。产业结构相似度系数在总体上反映了沈阳都市圈内各城市在三次产业层面的高度同构性,但并不能体现三次产业内部的细分产业结构特征。文章以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建筑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共19个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对其进一步分析。

1、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区位熵。细分产业区位熵计算公式为:

其中,i代表沈阳都市圈某一成员城市,k表示细分产业,l和L分别为某成员城市和沈阳都市圈总体从业人员。LQik数值的经济意义在于:LQik〉1表明k行业在i城市具有相对优势,专业化程度较高,其值越大,证明专业化水平越高;LQik≤1说明i城市中的k行业不具备专业化水平,属于自给性部门。2019年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区位熵矩阵如表3所示。(表3)

表3 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区位熵一览表

2、各城市及都市圈细分产业灰色关联系数。区位熵的灰色关联系数是指对比物与参照物的相似程度,其系数越大表明相似度越高。将某地区所有细分产业的区位熵值连接起来,就形成了该地区产业结构曲线。将都市圈中所有成员城市的产业结构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曲线的相似性就可以表明产业结构的趋同性。根据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可计算出2019年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结构的区位熵灰色关联系数,见表4,并绘制出灰色关联度图,见图1。(表4、图1)

表4 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的灰色关联系数一览表

进一步,以表4中列(城市)、行(行业)为运算对象,得出2019年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γ)排序和细分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γ)排序,如表5、表6所示。(表5、表6)

表5 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度(γ)排序一览表

表6 沈阳都市圈细分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γ)一览表

3、各城市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与类型。由图1与表4可知,以沈阳都市圈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作为参照,与沈阳都市圈总体产业结构相似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鞍山、本溪、抚顺、辽阳、沈阳和铁岭,19个细分产业中除了农林牧渔、采矿、制造业外,其余16个行业的灰色关联度非常高,表明在细分产业结构上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也十分雷同。

图1 2019年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细分产业同构性图

结合表5、表6和图1可知,虽然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的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严重趋同,存在产业同构化发展现象,但其地域性分工已经有所显现。例如,本溪、抚顺、辽阳和沈阳细分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高于0.8但小于0.9,表明这些城市产业结构与都市圈整体有一定差异,部分产业具有比较优势;铁岭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高于0.7但小于0.8,表明该城市产业结构与都市圈整体有较大差异,产业分工差异明显。从具体城市看,中心城市沈阳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区位熵2.51,以下括号内为该行业区位熵值)、批发和零售业(1.24)、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14)、住宿和餐饮业(1.22)、金融业(1.55)、科技勘查业(1.5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5)、卫生(1.13)和文化娱乐业(1.43)等行业中区位熵均大于1,具备一定行业优势,属于现代服务密集型结构;抚顺市除了农林牧渔业(2.11)、采矿业(5.0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12)等区位熵远高于都市圈平均水平外,金融业(1.0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28)、卫生(1.12)和文化(1.29)等服务类产业区位熵也逐年走高,说明抚顺市已经由资源密集型向综合发展型转变;鞍山市的制造业(1.76)一枝独秀,本溪市除采矿业(2.28)与制造业(1.32)的优势相对突出外,其余产业的区位熵均小于1,这两市属于典型的传统产业主导结构;铁岭市除了农林牧渔业(8.90)、采矿业(8.48)表现突出外,教育(1.17)、卫生(1.10)、公共管理(1.95)等产业区位熵也较高,表明该市为以农业主导的地区服务型;辽阳的农林牧渔业(4.50)、采矿业(1.71)具有较强比较优势,是非常典型的资源密集型结构。

4、细分产业的地域分工特征。从图1和表7可以看出,沈阳都市圈细分产业结构与整体的相似性高度一致,其灰色关联系数由大到小顺序为建筑、信息、租赁、卫生、房地产、教育、批零、文化、居民服务、食宿、制造、科技、交通、水利、公共管理、电力、金融、采矿、农业。其中,除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外,其余细分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9,意味着这17个细分产业在都市圈内各城市中存在重复建设问题,地域分工并不明显,可归为强竞争型产业。采矿业的灰色关联度大于0.8小于0.9,说明该产业在各城市间虽存在一定程度重合,但地域之间的产业分工初现雏形,因此属于一般竞争型产业。铁岭(8.48)、抚顺(5.07)在采矿业上具有强比较优势。农业的灰色关联度大于0.7小于0.8,该产业的地域重合度较小,区域内的产业分工较为明显,属于一般互补型产业,铁岭(8.9)、辽阳(4.50)在农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当灰色关联度小于等于0.7时,其产业可归为强互补性产业,目前沈阳都市圈细分产业中不存在强互补性产业。(表7)

表7 沈阳都市圈细分产业结构关系一览表

三、结论

本论文运用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沈阳都市圈各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分工的研究表明,铁岭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具有较强比较优势;抚顺、本溪、辽阳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传统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沈阳第三产业比重最高,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已有显现。但都市圈内城市间缺少明确产业分工,同构现象突出;细分产业结构上沈阳都市圈各城市也十分雷同,除采矿业和农林牧渔业出现较明显地域分工外,其他细分产业仍呈现强竞争态势。

产业同构性高直接导致资源分配效率低下,不利于产业的协同发展。如何使圈内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区域间产业分工的细分与深化,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集聚,发挥集聚效能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与研究的问题。

猜你喜欢

辽阳区位细分
辽阳雷锋纪念馆
深耕环保细分领域,维尔利为环保注入新动力
郑州:紧抓区位优势 未来发展可期
蒙元京畿区位论
地理区位
辽阳冮官屯窑址的调查与发掘
1~7月,我国货车各细分市场均有增长
整体低迷难掩细分市场亮点
辽阳有个西藏班
Experion PKS在辽阳石化聚酯装置控制系统升级改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