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2-21吴志坚涂宣庆郑元琦

医疗装备 2022年2期
关键词:内径阿托左心室

吴志坚,涂宣庆,郑元琦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福建三明 365000)

心力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会改变心脏结构以及心肌功能,降低心室充盈功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长,且存在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情况,若不及时对其采取治疗措施,随着病情持续进展会危及生命安全[1-2]。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虽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但长期用药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进而导致疗效降低。临床上一般应用他汀类药物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可发挥降脂调脂、抗炎、抑制血栓等作用。但他汀类药物的种类较多,产生的药效存在差异。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6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50~74岁,平均(62.41±3.97)岁;病程2~8年,平均(4.15±0.80)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2例,Ⅲ级17例,Ⅳ级3例。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1~75岁,平均(62.46±4.02)岁;病程2~9年,平均(4.22±0.8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8例,Ⅳ级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2007)》中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3];左室射血分数<40%;神志清楚、沟通交流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存在活动性肝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存在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癌症;对本研究用药过敏。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氢氯噻嗪片(邯郸滏荣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1704,规格25 mg×100片)口服,25 mg/次,1次/d;雷米普利片(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25,规格5 mg×14片)口服,5 mg/次,1次/d;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20片)口服,25 mg/次,2次/d;地高辛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38,规格0.25 mg×30 s]口服,0.125~0.250 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

对照组采用洛伐他汀治疗:洛伐他汀片(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089,规格20 mg)早餐后口服,20 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

试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144,规格20 mg]口服,20 mg/次,1次/d;疗程为6个月。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应用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Ⅰ级为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制,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Ⅱ级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Ⅲ级为有心脏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制,休息时无症状,但小于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过度疲劳、心悸、气喘或心绞痛;Ⅳ级为有心脏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2)比较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仪(飞利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EPiq Q5型)测定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3 ml,以2 5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分离获得血清,运用胶体金法测定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3)比较两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应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诊断试剂盒(Roche Diagnostics GmbH)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贝克曼库尔特,型号 AU5800型)运用直接清除法测定血清[血清由(2)所得]LDL-C;两组在治疗前、后于安静、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6 min步行试验,测量步行距离,以此评估运动耐力,步行距离<300.0 m、300.0~374.9 m、375.0~449.5 m、>450.0 m依次计为1、2、3、4级。(4)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心功能分级改善至少2级,6 min步行距离延长2级以上,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稍有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6 min步行距离延长至少1级,判定为有效;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改善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呕吐、咳嗽、头晕、头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BN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LDL-C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LDL-C、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L-C均低于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长于治疗前,且试验组LDL-C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LDL-C水平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患者的终末期,且受炎症因子释放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内分泌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会引起心肌间质纤维化、心肌细胞肥大,增加心室重塑,诱发患者病情持续恶化,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4-5]。在发生慢性心力衰竭后,患者会出现运动耐受力下降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以往临床中应用利尿剂、强心苷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但长期应用的效果一般,且复发率较高,故需联合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能够促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延缓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进而阻止心力衰竭恶化,同时还能够促使血管内皮因子改善,抑制心肌和间质纤维化,促进心室重构。洛伐他汀属于第一代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肝脏,可降低胆固醇水平,有一定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效果。阿托伐他汀属于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降脂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等均与洛伐他汀相似,但阿托伐他汀的降脂效果更明显[6-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NT-proBNP、LDL-C、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表明与洛伐他汀相比,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更显著,可改善心功能,且降脂效果更理想,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受力。分析其原因在于:(1)阿托伐他汀属于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抑制剂中的一种,在药理学作用上可直接抑制胆固醇的生成,进一步的减少血浆胆固醇与脂蛋白之间的两两作用,降脂效果明显;(2)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人体内T细胞生物活性的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进一步发挥抗炎作用,可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3)阿托伐他汀作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药效相当于第一代洛伐他汀的8倍,用药时剂量较小,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更优;(4)阿托伐他汀能够促进患者机体心肌细胞血管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肌细胞,进而有助于改善左室功能及形态,促使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可起到保护心肌、纠正心力衰竭症状的效果,并可促进患者运动耐受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与洛伐他汀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优,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的改善,且降脂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内径阿托左心室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