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发力,推动校园足球全面铺开

2022-02-21彭静

科教新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石门特色学校足球

彭静

“‘足球育人’的理念是怎样形成共识的”“带来哪些显性的变化”“是否向农村学校普及”“如何长远规划”……《石门校园足球凭什么出圈》系列报道刊发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致电本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好奇。

本报记者1月10日再赴石门,专访石门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世辉,深度阐释石门校园足球的发展秘诀和长远规划。他表示,石门将持续发力,建立青少年足球青训体系,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有规划系统推动校园足球全面铺开。

“足球育人”是时代的产物

石门作为一个曾经的贫困山区县,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人们倡导“崇文尚学”,靠“死读书”“跳出农门”的观念根深蒂固。

“一个理念的形成绝非偶然。”李世辉说,倡导“五育并举”是石门教育的初心,“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举措早在全县强势推进,“足球育人”的理念是在“足球进校园”的实践和探索中形成的。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足球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5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石门县委、县政府要求推动、落实创建活动。李世辉称,石门足球基础为零。从石门五完小开始启动,从教练谢波开始尝试,克服场地、师资、经费等重重困难,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

2018年,石门县脱贫摘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文体教育的需求,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体育、心理健康。

李世辉说:“多个契机重叠,让‘足球育人’成为了时代的产物,也成了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识。”

基于此,从石门五小起步,石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现从0到1的突破,并逐步从1到3,从3到8。

“多赢”的体育项目

大学時,李世辉也踢过足球。他深知足球有着运动强度大、协作难度高等特点,踢足球既锻炼身体又锻炼心智,是一项“多赢”的体育项目。

7年来,校园足球的发展给石门教育确实带来了显性的变化。李世辉称,首先便是人们对“育人”观念和认知的转变。踢球后,孩子们的性格更加开放、包容、有韧性,打消了家长的“踢球影响学习”“害怕孩子受伤”等顾虑,他们由不支持到观望到非常支持孩子参与足球运动,“唯成绩论”“为考试升学读书”的观念逐渐淡化。这更加坚定了教育人的信心,也更坚定了县委、县政府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决心,形成了一个闭合的良性循环。

其次,通过推广“校园足球”促进了课间和课后各类文体艺活动的广泛开展,学生体质显著增强,近视率、肥胖率明显下降。“足球小子”们养成了认真的习惯和坚毅的性格。“校园足球”凸显多功能育人效应。

李世辉表示,此次报道转载率和阅读量这么高,反映出大家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极大关注和迫切希望,“‘双减’背景下,我们将科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主动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让孩子们成长为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进农村足球学校创建工作

全国有很多山区县与石门一样,发展校园足球存在着场地标准不够高、专业师资不足、经费缺口较大等突出问题。

“石门校园足球能出圈,关键在于各方共同努力。”李世辉介绍,近几年,石门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与支持,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足球场地22个;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联席会议,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石门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每年为8所足球特色学校各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安排资金50万元设立足球发展基金,用于足球赛事活动和奖励等支出。

同时,石门县已经形成了以谢波教练团队为依托,培训体育教师的常态化机制,并招聘专职足球教练,补充城镇体育师资,以公平的考核细则激发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021年年初,我们便开始着手建立县级联队,如今,已经挑选了一批苗子有计划进行培养,往后也会向农村学校倾斜。”李世辉坦言,该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基本以城镇学校为主,但一些农村学校积极性非常高。根据发展规划,将因地制宜,分批推进,力争3至5年内在农村学校再创5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李世辉说,他也注意到,省委深改组近期出台了《湖南省学校体育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湖南省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实施方案》,这给石门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方向,石门将继续加强场地建设,配齐体育师资,加强体教融合,创新培养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提升校园足球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让石门学校体育教育更出彩。

猜你喜欢

石门特色学校足球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北魏·《石门铭》
认识足球(一)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游石门涧
神秘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