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

2022-02-21崔乐泉刘兰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时代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崔乐泉 刘兰

摘    要: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又深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那么如何在当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这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议题。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和基本原则进行分析,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时代逻辑几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梳理,认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要坚持“双创”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将其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关键词: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代内涵;内在逻辑;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 80-054           学科代码:04030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Nowaday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s the main body of Chinese sports culture which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sports culture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o how to realize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double creation”). This has become an issue of the tim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double cre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combs the internal logic of “double cre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logic, historical logic, practical logic and era logic.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in the new era shoul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double creation”, interpret the connot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with the times, condense and show its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double creation” of Chinese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further excavate its value of the times and refine its cultural esse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significance, promot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and a sports power.

Keywords: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connotation of the times; internal logic; practical path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随着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也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历史经验证明,当事物本体在发生一定程度的质的变化时,其蕴含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其中包括社会发展方向。同样,随着中国体育的发展,中国体育文化不但在本土得以发展,甚至已经成为扩大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但是,当今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国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时代的产物,而且形成的场域又不同程度地受到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多方面的合力影响。由此,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华传统文化并不能用来完全诠释当今的时代议题,一个时代的文化是由所处时代的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1]。同样,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过程中,对于历经几千年积淀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必须要立足于现代化中国的经济、政治、生态文明等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中华優秀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并促进其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双创”),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建成体育强国乃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内在要求。

1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在讲话中提出了“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概念。在之后的多次讲话中,逐步将此观点表述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164,这是新形势下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对“双创”基本方针的表述。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以上对“双创”方针层层递进的逐步深化阐释,既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又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建设中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引领作用具有启发意义。

1.1  “双创”的内涵

“双创”是新时代文化传承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创新性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承观在当代中国的一种新的理论表述,为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双创”之中的创造性转化在西方的现代解释学理论中认为,由于现代人与古代人无法逾越时空界限,同时用古代人的理论思想也无法解释现代人的思想观念,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无法彻底悟透也没有必要悟透传统文化[1],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却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如果从词意的角度分析“创造性转化”,其核心内涵是创造性,目的则在于转化;而创造性则是指人所具有的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新事物的一种能力或特性,侧重的是所创造事物的属性,而不是创造的过程。具体到文化传承,则是对既有的文化内涵与陈旧形式,以及至今仍有价值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进行改造,在激活其“生命力”的过程中达到转化的目的[4]。

对于创造性转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目标旨归,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5]从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来看,创造性转化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既要在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基础上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同时也要适应当代中国各方面发展的战略规划,这是在当代中国并行不悖的一条文化传承的重要法则。

“双创”之创新性发展是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表述,其中的创新性是特征,发展是目的,此处的创新性是指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进行的创新和创造,而发展则是向特定价值方向逐步积累和接近的一个变化过程,是向着更高阶段和更高水平变化的过程。具体体现为“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为“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不断发展为“更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文化强国建设的角度而言,要在盘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前提下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新内涵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通过对新内涵的深刻阐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从而增强其在国内国际社会的感召力。

“双创”的提出体现了随着社会变迁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有合乎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在创新原则上除了坚守本源,更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时代要求相融合。如果创造性转化侧重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再造、延展与再阐释,那么,创新性发展则侧重于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方式与形式进行再阐释与创新[1]。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就是要在传承基础上有所创造,而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新时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这也是“双创”之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1.2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25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6]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提出的基本原则,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要坚持以上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传承。

1.2.1  不忘根本,深入挖掘与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内涵

不忘根本就是指把握中華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华夏文明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积淀的体育文化精髓,蕴含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随着新时代体育功能的不断增扩,具有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成为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力。

1)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在特性,在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当今,中国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要求在发展现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同时发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而这一点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的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中,不同的运动形式及其所蕴含的价值理念,都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尤其是发展至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在竞赛规则、运动方式等方面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但其传承主体仍然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契合新时代发展需要、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承认多元文化差别为前提,以实现和谐共在为旨归”的现实体现[7]。

2)盘活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文化资源,全方位提升其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会存在一些阻碍历史进步的陋习,但是具有实用性的身体活动形式、修身养性的主要功能则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永恒主题。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要在盘活其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全球化时代是文化的时代,在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日益具有影响力,并且更大众化、更易于融入大众生活,可以与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相得益彰[8]。鉴于此,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时代内涵的挖掘,盘活其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保持独特性的基础上实现时代价值的提升。

3)提炼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体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历史的基本脉络进行梳理,并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理論内涵作出诠释。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特有的国情、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中已有的文化基因是重要的基础 [8]。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理论体系中,保健养生理论体系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同时应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独特的休闲娱乐性和运动方式构成中国体育文化的特色。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中的作用乃至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皆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 [8]。因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研究,提炼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这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关键。

1.2.2  吸收外来文化精华,辩证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历史和现实表明,世界各国、各地和各民族都有各自的体育文化。例如:古希腊产生了对人类社会影响深远的奥林匹克运动、英国的户外运动是近代竞技运动的重要起源地,等等。面对那些普及范围较广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在新时代如何“双创”,是中国体育界面临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历史表明,只有在借鉴优秀外来文化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才能不断地创新与发展并可持续,其价值才能不断提升。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几千年的历史中,随着某些朝代的民族融合局面的出现和中外文化交流,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播至世界各地的同时,国外的体育运动项目也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流传到华夏大地,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体育运动项目。例如:南亚地区——天竺(印度)的传统养生运动等流传到了中国。而中国古代的蹴鞠、击鞠、捶丸、武术、中国跤、围棋、舞龙、舞狮等运动项目也流传到了东亚地区、中亚地区以及南亚地区[9]。中国近代以来,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华人华侨移居而在其他国家流传甚广,例如: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竞渡、传统养生术等。而欧洲的一些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也随着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流传到了中国,等等。综上可见,中外体育文化交融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一直在传承与创新。

1.2.3  面向未来,明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转化与发展的主旨

当前,在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转化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是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环节,但是如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其关键是要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旨。实际上,这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如何发展的议题。就文化传承的本质而言,首先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在此基础上,以延续时代文化“生命力”为立足点,以改造具有转化意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发力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范式转化,以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10]。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和合”思想,以及以冥想祛病健体的养生思想,都能在现代社会大众的健身与精神颐养中产生作用[8]。这种延续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的精髓,可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发力点,同时也是其时代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中,展演和传播是主要途径,而这也是文化自信在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过程中的一种体现。特别是在建成体育强国过程中,应制定开放的体育文化发展战略,不断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

2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1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内在逻辑

2.1.1  理论逻辑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这是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逻辑的深入诠释。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直到清代朴学,在相应的朝代均是主流文化思想。直至中国近代,其中有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已落后于社会发展。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如习近平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源泉[2]66。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经党和人民实践的创造性转化,也就脱胎换骨,变成了红色文化”[11],这一“红色文化”就是中国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基础的体育事业逐步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道路。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创造与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体育文化,关键在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遵循“双创”的基本原则,提炼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梳理蕴含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使其促进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8]。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在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赓续传承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在引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走上建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道路。在新时代,中国将会创造出更加令世界瞩目的体育发展奇迹。

2.1.2  历史逻辑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12]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其主旨就是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土性。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实践与优选而形成的身体文化,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样化运动形式。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虽然随着朝代更替与社会发展,乃至风俗衍化,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选择后,其多样化的运动形式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体系(见表1)[13]。而其中所积淀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精华,当前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方法体系,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身心兼修的生命整体观以及伦理道德,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延续至今的精神支柱。

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源自五千多年华夏文明蕴含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在其发展中融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军民创造的新民主主义“红色体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思维方式和独特的精神谱系,以及其蕴含的中华民族身体文化的精华,本质上就是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双创”过程中,将继续传承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华体育精神。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涵的中华体育精神[14]将进一步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融合,并通过“双创”成为社会主义先进体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15]。

2.1.3  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3]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军民建设了新民主主义体育文化。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角度而言,新民主主义体育文化是汇集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借鉴了近代西方体育、整合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等。而由此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与依据。新中国成立后,包括“红色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继续在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中,同样也不可缺少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这片“沃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下,融入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当前,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立足中国的具體实际,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实践中。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既要在理论层面涵化,更要在当代中国体育事业中进行伟大实践,其中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又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塑。

2.1.4  时代逻辑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时代特征决定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既要坚守根本,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既要立足中国,也要面向世界,不断创新和发展顺应世界体育发展趋势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和发展,中国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国情决定了当今中国独特的文化业发展路径[16]。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面对新时代国内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保有自身独特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顺应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全方位地融入现代化世界体育文化中。

中华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运动形式,其多是源于广大民众的生活实践,并深受不同时代文化思想的影响。其中独具东方文化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本身就具有与时俱进、自我完善的文化再造功能。而这一特点为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以其独有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东方文化内蕴与人文精神成为东方体育文化的典型代表,并且从未间断地传承至今,其最大的优势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融于广大民众之中,并蕴含与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思想。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正是由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具有与时俱进的“双创”模式,从而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体育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随着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坛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对国际体育文化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这就更加要求日渐进入国际社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双创”基础上要形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理念的新形态,使一个体育文化内涵丰富、运动形式多样和体育资源广博的现代化中国被世界所认知[8]。

2.2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实践路径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要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规律与方向来推进。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拓宽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实践路径,对增强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2.1  与时俱进地诠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并且蕴含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因而,如何从历史中提炼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精华,并通过“双创”将其传承,关键在于能否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作出与时俱进的诠释。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必须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本土性这一历史逻辑。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作出与时俱进的诠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6]这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最精辟的诠释。同样,形成于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世界体育史中独特的东方文化形态,对世界体育的多样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受发展环境等的影响,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发展进程中尽管在主体功能上具有了促进社会发展、为广大民众服务的功能,但是也有一定的与社会发展难以相适的糟粕形式。所以,对于某些演化发展至今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形态,在诠释过程中一定要辨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将蕴含在其中的先进价值观与理念、优秀体育文化资源提炼出来。唯有如此,才能为其“双创”创造基本条件和奠定基础,才能找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契合点,才能达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传承与转化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科学变革的目的。

2.2.2  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新形态

在人类文化史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形态,也没有适用于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形式。只要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文化,也必然或早或晚地发生变化[17]。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一种有着悠久传承历史、体现不同时代特色的文化形态,其主体形式和蕴含的文化特质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演进和内涵凝炼而形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都会淘汰那些不能在创新中实现发展的文化元素,诸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运动形式、比赛规则,乃至体现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背景但又与当今时代要求相背离的体育运动形式。这是中国体育发展史上被一次又一次证明了的历史经验。

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探索如何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时期的体育实践中,中华民族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相结合,历史性地选择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体育发展模式。其中由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领广大军民形成的“红色体育”,就是一种与当时时代特点相符的新式体育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体育经过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体育事业的探索与发展、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发展几个不同时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也随着中国体育现代化实践不断地创新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现代中国体育文化形态。在新时代,要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文化新形态,不仅要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历史积淀的基础上,而且要基于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文明与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来进行实践。因为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在自身体育实践中创造的新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及其蕴含的体育精神既是中国体育文化的“根”与“魂”,也是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撑。

2.2.3  构建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

如何通过“双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其在保持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始基”的基础上,融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多方面、全方位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双创”的体制与机制。当然,这其中涉及到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制度来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基于此,作如下分析。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6]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有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是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元素,因此,将这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成为丰富校园文化、提高青少年学生文化素养、拓宽“双创”途径的措施。

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例,在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代表性传承人中,有109个项目被列入“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名录、有88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这说明已经从国家层面在逐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制度。实际上这也是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体制与机制的一个创新之举。

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还有一类通过体育艺术创作过程乃至文创艺术作品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形式。因为体育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体育审美意识,本身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体现。

此外,在举辦体育赛事、推广运动项目等公共服务过程中,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媒介传播,整合多种媒体资源彰显中国体育文化魅力,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机制。

总之,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应该通过多方面、全方位的“双创”体制与机制实现,在遵守“双创”原则与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进行转化与创新,并要激发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者的积极性,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要素成为体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2.2.4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互鉴

中国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不仅是中国现代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从中国古代以蹴鞠、击鞠、捶丸、摔跤(相扑)、武艺、武术为代表性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传至域外,到中国近代以武术、舞龙、舞狮、龙舟竞渡为代表性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华人华侨移居过程中流传国外,直至当代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这都说明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具有持久而顽强的“生命力”。

虽然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标志。在當代中国,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展现大国形象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特征。而在此过程中,增进其他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与互鉴,则是中国体育文化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18]。当然,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也要借鉴外来体育文化的精华,而且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这也就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但是在新时代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也要借鉴其他国家体育文化中的精华,更要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双创”成为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与互鉴中不可或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   结束语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根脉,在数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思想理念已经凝练成为中华体育精神和体育思想的内核;其强调的人的身心协调发展思想,已经在且正在现代人的健康促进方面产生着重要作用[19]。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转化。这就要坚持“双创”指导思想将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凝练和展现出来,进一步巩固其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功能[20],并且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和提炼其具有国际传播意义的文化精髓,为建成文化强国与体育强国进一步筑基。

时代在变化,国际体育文化交流也会随之变化。历经数千年传承与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的“双创”,要更加开放与包容,并且要辨证地对待世界各国不同的体育文化以及各种思潮产生的冲击。这也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意义。因为这既是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应对世界体育文化发展变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双创”,才能使历经五千余年发展与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乃至将来更充分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海娜.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探析[J].兵团党校学报,2020(4):80.

[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18)[2021-08-19].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4]  范鹏,李新潮. 界定与辨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涵解读[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2):112.

[5]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17-01-26(6).

[7]  许烨.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3):60.

[8]  崔乐泉,林春. 基于“文化自信”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8):1.

[9]  崔乐泉.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源流[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382.

[10]  陈玉斌,张瑜,刘友田.中国传统文化的百年变革与复兴之路[J]. 理论导刊,2019(9):98.

[11]   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EB/OL].(2017-6-23)[2021-08-16].http://www.qstheory.cn/dukan/hqwg/2017-06/23/c_1121197124. htm.

[12]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6.

[13]  崔乐泉,张红霞.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缘起与特征[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7):13.

[14]  国家体育总局. 新中国体育70年(综合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8.

[15]  崔乐泉. 中国共产党体育实践的百年历程与经验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2):117.

[16]  马光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内在逻辑[J]. 党政论坛,2020(7):19.

[17]  戴圣鹏. 实践诉求催生中华文化新形态[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2-26(6).

[18]  崔乐泉,孙喜和.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解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26.

[19]  崔乐泉. 中国古代体育精神及其文化特质[J]. 人民论坛,2021(22):110.

[20]  葛剑雄. 论中国竞技运动项目的发展[J]. 体育文化与产业研究,2021(1):1.

猜你喜欢

时代内涵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论儒家“自强不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刍论
从《小小冠军梦》看传统爱国主义在儿童舞中的创造性转化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接续与超越中国新闻法制传统的路径选择
“源原之辨”与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魏晋风流的时代内涵分析
论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