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业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路径

2022-02-20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36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粤港澳

苏 秦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粤港澳大湾区的范围包括珠三角九地市以及香港和澳门。本文所指的商贸流通业是指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由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组成的经济活动。从生产角度看,商贸流通业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从流通角度看,商贸流通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特征,能够直接促进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和利益分配。因此,研究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之一,而且是全国人口最为集中、经济相对发达且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之一。

一、商贸流通业的外延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商贸流通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由于流通领域的广泛性和行业界限的模糊,理论界对流通领域的定义一直有争论。参照2004年商务部《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纲要》以及《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对其进行分类。商贸流通业的定义包括: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邮政、住宿和餐饮等行业。文中所选择的流通行业数据,是对以上行业进行合并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许多学者从贸易流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2006年,王德章和刘丽丽研究流通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2015年,徐永锋等人提出一种衡量商品流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指标,并将其与区域间的差距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张得银等,以珠三角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分析流通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影响和作用。2019年,王海船和张坚通过对长三角地区26个主要城市的商贸流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一个综合评价模型。综上所述,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贸易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评估,而对于地区差别的研究则多集中于对各地区的经济贡献的横向对比,而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却少,特别是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角度来探讨制度异质性背景下的贸易流通产业发展的差距和协调机制依然较为少数。本文旨在探讨大湾区区域内商贸流通产业的协同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湾区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二、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及评价指标

1.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

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可以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角度来评价商贸流通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其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对就业的拉动等方面;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空间产业结构优化、要素利用效率的提升。如图1所示。

图1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1)产出增长

商贸流通业是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联系,它在区域商品生产中起到引导作用,它可以将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缓解供需矛盾,从而使商品由产品向商品的飞跃,进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带动地区的产量不断增加。

(2)就业促进

在第三产业中,商贸流通业的比重最大,而传统的商业服务业的进入门槛较低,具有大的吸纳就业的潜能,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就业。同时,由于流通产业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对优质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从而优化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

(3)结构优化

商贸流通业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上,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转移,逐渐优化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动态调整、对接和优化,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

基于以上对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研究,基于代表性、可操作性和统计方便等因素,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如表1所示。

表1 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商业流通业自身的发展,其规模主要取决于其增加值、从业人员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从生产和消费两个层面来反映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第二,通过对区域内GDP、就业、消费、工业结构等因素的分析,综合、客观地反映了大湾区内不同区域间的商业流通状况及区域差别。

三、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

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的经济发展增速达到8%,达到10.87万亿。发达的经济和健全的市场系统为商贸流通产业带来强大的发展动力。然而,各地区经济实力的差距、城市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工业化程度的不同,使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流通产业发展规模及区域差异

港澳和珠三角是中国的主要经济区域,流通产业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表2可知,贸易流通业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香港、广州和深圳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它们在大湾区的GDP中占据65.4%。与此同时,三城市流通业增加值占大湾区7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9.6%,流通业从业人员占65.3%,说明三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表明流通产业的生产和价值创造能力愈强,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愈大。与之相比,江门、珠海和肇庆三城市的流通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弱。而在全国范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为10.4%,流通行业从业人员比例为9.2%,表明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还薄弱,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现实情况。

表2 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比较(2019年)

2.流通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

(1)流通业对地区GDP的贡献比较

流通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是一个大的衡量指标。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大湾区流通业占到地区经济总量的19.47%,尽管与发达国家20%~5%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已经远远超过我国流通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15.7%的比重。其中,香港和广州的流通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最大,分别为28.76%和23.32%。与此相比,中山、佛山、江门三个地区的流通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其发展空间还大。

表3 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业对经济的贡献比较(%)

(2)流通业对区域就业的贡献比较

流通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从统计数字可以看出,大湾区的流通业有23.46%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中,大约有1/4的劳动就业是通过三个产业实现的。其中香港,广州,澳门三个城市的这一指标都达到30%以上,接近1/3,这对香港的发展起到大的作用。而肇庆和东莞的这一指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13.2%和11.47%,这表明肇庆和东莞在流通业对区域就业的贡献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流通业对区域消费的贡献比较

目前,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居民消费已经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20年,消费者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高达76%,而流通产业则直接促进消费的发展。2020年,流通对整个社会消费品的贡献率达到37%,从表3可以看出,大湾区的总体消费贡献率接近65%,远远超过国内其他地区,香港是最好的,其次是澳门,最后是深圳和广州,两者都贡献超过50%的消费,这表明流通业在推动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4)流通业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比较

大湾区部分地区的工业结构已经形成“三二一”的格局。香港和澳门的第三产业都比较发达,占到90%以上。而珠三角九个大城市的第三产业占全国的57.3%,正在从工业为主到服务的转变。由表3可知,各区域的流通业对工业结构的优化贡献较为平衡,除了澳门之外,其他地区的工业增长都在30%左右,这表明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对区域工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3.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结论:

第一,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商贸流通产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上,流通业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相关性。以深圳、香港等较发达地区为代表,其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总体上对区域GDP、就业、消费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第二,根据区域间的产业优势和经济结构的差异,区域内流通业对各经济指标的贡献率表现出明显的分化。例如,香港以商贸、物流、金融、旅游业为主,它的流通业对消费的贡献非常大,但是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却没有太大的影响。而澳门的主要经济是博彩业,而博彩业的产值则超过50%,这就制约其流通业对工业结构的优化。东莞是大湾区的制造业强市,制造业占据全国2/3的工作岗位,而流通产业在就业方面的贡献并不突出。

第三,贸易流通业对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大的弹性。例如,肇庆在大湾区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却是不可小觑的,特别是对产业结构的优化。相对来说,在比较发达的区域,流通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并不明显。

四、粤港澳大湾区商贸与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1.国际环境

当前,国际社会正处在后经济危机的重振和深层次的调整期,未来的国际经济将面临诸多不安定和不确定的问题。美国的经济恢复道路曲折,很难看到有显著好转,消费信心、消费预期和消费能力在某种意义上都会有所下降。在国际金融体系日益融合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实现多样化。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新兴市场国家的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已经是全球投资的新来源和新的驱动力。总之,大湾区的贸易与流通都将面对更为严峻的国际环境,而不明朗的经济状况也会对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推动大湾区“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了新的机遇。

2.国内环境

新的发展方式促进了商业和物流的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期,由快速发展转向中快速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商品流通功能从满足消费向引导生产,创造需求,促进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消费的全方位提升促进了商业和服务业的深入发展。消费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和多样化,从“贪心”向“体验”转变,“健康”“休闲”“文化”“娱乐”“教育”等新兴的“消费”。通过与信息、金融、物流、旅游、文体等产业相结合,创新商业模式,以刺激新的消费动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

第二,网络经济促进了整个商业和流通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生产、流通、消费方式都有了质的飞跃,从而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多种要素的快速整合。推行“网络+物流”,促进了传统与现代物流的双向转型,促进了全渠道的发展,形成了线上与线下的融合。从过去的商业区和专业市场的功能逐步削弱,逐步过渡到体验商品、服务和品牌展示功能。通过运用实物产品的显示和经验,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加快建立便利性、公共性物流和物流配送体系。

第三,“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与市场的开放与交流。“一带一路”和保税区的建设,将推动海陆一体化、东西互济、全球一体化的新的对外开放新模式,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湾区是我国的重要区域,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的区域“桥头堡”,其发展的潜力将进一步扩大。既能扩大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又能使大湾区成为连接世界、辐射周边的一个关键的平台。

五、粤港澳大湾区商贸流通业的协调发展路径

1.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区域流通业统一市场

粤港澳自贸区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下的协作。粤、港、澳三地要加强区域间的协同管理,构建新型的开放经济体系。首先,需要在三地之间进行贸易和贸易的协作。要统筹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商贸流通政策、制度和实施方案,加强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调整和指导各地商贸资源的合理分配,促进地区之间的商贸流通合作。其次,要使区域间的市场机制能够更好地衔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加速区域内的市场整合。打破不同体制下的行政障碍,着力推动地区内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便利流通。统一湾区产业管理制度、推进区域经贸合作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商业交易,构建合理有序、自由竞争的综合型商业大市场。

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区域流通业信息化平台

地区商业基础设施的建立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要加强大湾区的路网建设,加快建设区域内的机场、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能力。要有重点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贸易和基础设施,强化中轴线的支承作用,确保各类配套设备之间的衔接与多样化。同时,要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适当的规划,完善现代仓储设施,构建集约型、高效率的运输物流网。其次,要尽快建立大湾区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目前,在网络和线下的结合和发展中,新零售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大湾区要发挥信息化的作用,打破区域贸易障碍,对原有的物流方式进行改造。再者,要创新“互联网+流通”发展的方式,使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互联和供需能够即时反应,从而建立起管理网络化、交易电子化、流通效率化的区域性流通信息化平台。

3.推动城市合理分工,形成区域流通业错位发展格局

区域发展差异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空间辐射效应,并能实现各大城市之间的优势互补。作为大湾区三个主要的增长极点,广州、深圳、香港的商贸流通产业已经相当发达,无法继续保持区域的发展。在发展条件好的地区,要大力发展高层次的商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流通行业的转型和发展。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加速与周边各大城市建立联系,从而使区域内的经济辐射能力得到增强。

针对中小规模的发展,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优化现有的商业产业,并进行产业发展规划。要从政策上吸引先进的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积极开拓品牌连锁经营的新路子,以培养有较强的地区市场竞争能力和影响的商业龙头。把企业的规模优势转变为企业的效益,不断提高其带动作用。

当前,不能盲目地追逐商业规模的扩张。而是要根据区域的资源和工业的基本条件,对其进行适当的战略布局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有针对性的发展,使其在各方面的优势产业朝着更高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大城市的双赢合作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区域性的等级、分层的网络体系,使各地区的商业、流通产业的发展模式更加健全。

4.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成区域流通业全面升级

大湾区城市分工合理,错位发展,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对流通产业进行内部结构的调整,提高流通的利用率,增强对地区的服务质量。首先,要从优化商贸流通产业的内部布局、淘汰旧的生产能力、改造现有的商贸形式、发展连锁经营等新的商业方式,大力发展集约型、环保型、科技型商贸流通业,加快流通业现代化进程。其次,要促进流通行业的经营和组织的改革。重点是要充分利用大型商业和流通领域的优势,加强品牌观念,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大量的小规模的流通公司组建为一个具有战略性的联盟,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优势的补充,进而提高流通公司的组织运营水平。再者,加强对流通企业的人力资源投资和技术创新,提高流通企业的人才质量以及企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流通企业整体的发展和平衡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各层级、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已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商贸流通产业的基础与广阔的联系,在引导地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图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分析贸易流通对地区的作用机理,以及贸易流通对地区的发展差异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结果显示:大湾区的贸易流通产业对区域的发展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则更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推进大湾区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四条途径:推进制度改革、构建区域性流通一体化市场;加强基础设施,建立地区流通企业的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各大城市之间的分工,促进地区流通产业的发展。通过优化行业内部布局,促进地区流通行业整体提升,从而促进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和重组。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粤港澳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画像即墨商贸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商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