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芩素对22~63日龄湘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脂状态及肉品质的影响

2022-02-20高书锋李咏梅王升平曾发姣周小玲周映华刘惠知

动物营养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饲粮黄芩肉鸡

高书锋 雷 平 李咏梅 王升平 龚 平 曾 奥 曾发姣 舒 燕 周小玲 周映华 缪 东 刘惠知

(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饲用微生态制剂湖南省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农用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沙 410009)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为初始体重相近的健康22日龄湘黄肉鸡(公母各占1/2)。试验地点为宁乡市夏铎铺镇六度庵养殖场。黄芩素纯度为98.5%,由陕西某公司提供。

1.2 基础饲粮

参照《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第31版)》和《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配制基础饲粮,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the basal diet (air-dry basis) %

1.3 试验设计

将200只22日龄平均体重为(530.94±12.14) g的湘黄肉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0、0.20、0.30和0.40 g/kg黄芩素。

1.4 饲养管理

饲喂前1周,将鸡舍及设备进行严格清洗和消毒。基础饲粮为鸡场饲喂的常规饲粮,预试期3 d,试验期42 d,试验期间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按正常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

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1.5.1 生长性能测定

试验第1、22和42天,每天09:00晨饲前空腹称重,以重复为单位详细记录各组的耗料量和死亡只数,计算肉鸡的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和死亡率。

1.5.2 血清免疫指标检测

血清样品采集:试验结束后,禁食8 h后翅静脉采血4~5 mL,每个重复2只鸡,血样在室温静置2 h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20 ℃冻存,用于相关指标的测定。

血清免疫指标测定: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采用Thermo Scientific Multiskan Sky全波长酶标仪采用微板比浊法进行测定,上述指标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5.3 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检测

肝脏组织取样:试验结束时,各组每个重复随机取2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屠宰后对肝脏组织进行取样,超低温冰箱(-80 ℃)保存待用。肝脏组织前处理:准确称取肝脏组织重量,按重量(g)∶(体积)=1∶9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冰水浴条件下机械匀浆,2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再用生理盐水按1∶9稀释成1%组织匀浆,或按1∶19稀释成0.5%组织匀浆,待测。

血清、肝脏抗氧化指标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AOC)采用比色法测定,用硫酸亚铁(FeSO4)标准溶液的浓度来表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GSH-Px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过氧化氢(H2O2)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MDA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上述指标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5.4 血脂指标检测

取1.5.2中制备的新鲜血清样品,经干冰冷冻密封后送至扬州大学动物疾病检测与技术服务中心,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血脂指标。其中,TC含量采用COD-PAP比色法测定,TG含量采用GPO-PAP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含量均采用双试剂直接比色法测定。

1.5.5 肉品质

试验结束时,各组每个重复随机取3只体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验鸡,屠宰后完整剥离两侧胸肌,去除周围脂肪组织,分别测定pH、肉色、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pH:每个胸肌样品于屠宰后45 min用pH-STAR型胴体肉质pH直测仪选择3个不同位置测其pH(pH45 min),4 ℃储存24 h后再测其pH(pH24 h)。

滴水损失率:取左侧胸肌上半部分,沿肌纤维方向修剪成大小为长×宽×厚约为4 cm×3 cm×2 cm的肉块,称量滴水前重并记录,然后用铁丝钩住一端悬挂吊在吹气袋中,4 ℃下储存,24 h后用滤纸吸去表面多余水分,称量滴水后重并记录。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滴水损失率:

滴水损失率(%)=[(滴水前重-滴水后重)/滴水前重]×100。

剪切力:使用GR-151 Warner-Bratzler Shear Speed嫩度仪测定剪切力。取右侧胸肌上半部分,沿肌纤维方向修剪成大小为长×宽×厚约为4 cm×1 cm×1 cm的肉块,穿挂于嫩度仪传感器下方相连挂钩上,保持样品左右对称平衡,操作升降按钮,记录传感器所显示剪切力数据。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用SPSS 16.0软件的one-way ANOVA程序进行方差分析,当方差分析具显著性差异时采用Duncan氏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 果

2.1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0.20 g/kg黄芩素组ADFI显著降低(P<0.05),0.30 g/kg黄芩素组ADFI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ADG、F/G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各试验组ADFI均显著降低(P<0.05),而ADG、F/G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2~63日龄,0.20 g/kg黄芩素组ADFI和F/G均显著降低(P<0.05),0.40 g/kg黄芩素组ADG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Hunan yellow chickens

2.2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20 g/kg黄芩素组血清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0.30 g/kg黄芩素组血清IgA和Ig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血清IL-2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IgM、IL-1β、IL-4和TNF-α含量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serum immune indexes of Hunan yellow chickens

2.3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10和0.20 g/kg黄芩素组血清T-S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血清T-AOC、GSH-Px活性以及GSH、H2O2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0.10 g/kg黄芩素组肝脏T-AOC显著增加(P<0.05),0.20 g/kg黄芩素组肝脏T-AOC和T-S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肝脏H2O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GSH-Px活性、GSH和MDA含量则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4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antioxidant ability of Hunan yellow chickens

2.4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脂状态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对照组相比,0.30 g/kg黄芩素组肉鸡血清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清TG、HDL-C和LDL-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5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脂状态的影响Table 5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blood lipid status of Hunan yellow chickens mmol/L

2.5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表6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肉品质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baicalein on meat quality of Hunan yellow chickens

3 讨 论

3.1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0.20 g/kg黄芩素组湘黄肉鸡的全试验期ADFI和F/G显著降低,且死亡率最低,0.30 g/kg黄芩素组ADG最高,而0.40 g/kg黄芩素组ADG显著降低,说明适宜添加量的黄芩素具有一定的促生长效果。本试验发现,22~42日龄时添加黄芩素的各试验组的ADFI有升高有降低,而43~63日龄时ADFI均显著降低,说明黄芩素在不同饲喂阶段对肉鸡采食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Zhou等[12]对肉仔鸡的研究发现,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 g/kg黄芩素时,能够显著增加ADG和饲料转化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徐祯等[10]研究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2 g/kg黄芩素饲喂草鱼,草鱼增重率较对照提高8.63%,饲料系数较对照降低0.14。也有研究表明,基础饲料中添加0.5 g/kg黄芩素饲喂鲤鱼,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且对鲤鱼健康状况产生了负面作用[11]。综上可知,适宜添加量的黄芩素对其促生长效果非常关键,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20~0.30 g/kg黄芩素时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生长效果较理想。

黄芩素的促生长功效可能与其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生长、提高益生菌比例、促进消化酶分泌、提高饲料消化率和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肠炎沙门氏菌感染情况下,Varmuzova等[13]发现黄芩和姜黄提取物选择性增加了鸡粪杆菌和乳酸菌及其他益生菌的数量,并改善了其生长性能。刘红柏等[14]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黄芩可抑制鲤肠道内气单胞菌、邻单胞菌等条件致病菌的生长,并促进芽孢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Huang等[15]也报道,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黄芩提取物,可减少断奶仔猪腹泻,并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p38信号通路降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黄芩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能够降低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也为改善湘黄肉鸡的生长性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3.3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徐祯等[10]报道,饲料中添加0.2、0.4和0.6 g/kg黄芩素显著提高草鱼血清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Zhou等[12]在肉仔鸡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 g/kg黄芩素,血清SOD、GSH-Px和CAT活性增加,肝脏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增加,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中黄芩素并未提高血清及显著提高肝脏的GSH-Px活性。张倩等[1]研究发现,黄芩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均具有较强清除活性,并呈良好剂量依赖关系。在糖尿病小鼠上的试验表明,黄芩素[40 mg/(kg BW·d)]能够抑制其氧化应激,增加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和活性[21]。Guo等[22]和Ma等[23]发现,黄芩素能够激活并促进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转录因子向人类白癫风黑素细胞核内转移,上调Nrf2基因及其靶基因表达,增加人类白癫风黑素细胞抗氧化能力。Shi等[24]对小鼠的研究表明,黄芩素激活肝细胞转录因子Nrf2,并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元件(ARE)相互作用,增加下游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综上可知,黄芩素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细胞抗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和活性。

黄芩素提高机体抗氧化性的可能机制:一是促进细胞信号转导,黄芩素能够激活细胞转录因子Nrf2,并通过与ARE相互作用,增加下游抗氧化酶基因表达和活性;二是黄芩素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与其自身结构有关[25-26]。黄芩素的结构特点:5,6,7-三酚羟基的存在;4位羰基的存在;C环C2与C3间不饱和键的存在;可结合过渡态金属离子基团。酚羟基数目越多,可与自由基反应的氢原子越多,清除自由基能力越强;羟基氧原子通过p-π共轭效应具有强烈斥电子作用,可形成氢键,与活性自由基反应后生成的黄酮自由基更加稳定,抗氧化性更强。

3.4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脂状态的影响

本试验发现,与对照组相比,0.30 g/kg黄芩素组血清TC含量显著降低,各试验组血清TG和HDL-C含量有一定减少或增加,表明黄芩素对改善血脂状态有一定促进作用;血清LDL-C含量随黄芩素添加量的增加先降后升,且黄芩素添加量为0.30 g/kg时血清LDL-C含量最低。有关黄芩素对肉鸡血脂水平影响的机理还不明确,有待深入研究。一般认为,血清LDL-C含量升高和HDL-C含量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引起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当前多数文献报道黄芩素或黄芩提取物对动物血脂状态有一定改善作用。对大鼠的研究表明,黄芩素(100 mg/kg)能降低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脂肪重量、脂体系数、血清TG和TC含量[27];黄芩素防治4周后,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血清TC、TG、LDL-C及肝脏TC和TG含量降低或显著降低,血清HDL-C含量升高[28]。Zhou等[12]对肉仔鸡的研究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 g/kg黄芩素时,显著降低了血清T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HDL-C、LDL-C/HDL-C、TC/HDL-C、TG和LDL-C含量。Króliczewska等[29]报道,与高胆固醇组相比,新西兰白兔饲粮中添加高胆固醇和黄芩根提取物后血清TG、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无显著差异。Regulska-Ilow等[30]研究发现,分别以大鼠饲粮中添加15%新鲜猪油+0.5%胆固醇、氧化猪油+0.5%胆固醇、向日葵油+0.5%胆固醇为对照组,饲粮另补充0.05%黄芩提取物为试验组,结果显示试验组血清TG、TC含量较上述对照组均下降。综上可知,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血脂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黄芩素在饲粮中的添加量为0.30 g/kg时效果最佳。

3.5 黄芩素对湘黄肉鸡肉品质的影响

黄芩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畜禽肉品质应用上有较多研究,多数应用效果显著,少数效果不显著,但黄芩素在畜禽肉品质上尚无研究报道。官丽辉等[35]研究发现,基础饲粮中添加5、10、15、20和25 mg/kg(Ⅰ~Ⅴ组)的大豆异黄酮,Ⅲ组坝上长尾鸡胸肌a*比Ⅰ组和Ⅴ组显著提高11.12%和9.08%;肌肉pH比Ⅰ组和Ⅴ组显著降低3.81%和2.14%;肌肉系水力显著高于Ⅰ组11.9%;剪切力显著低于其他剂量组。AA肉鸡饲喂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10或20 mg/kg红车轴草异黄酮后,胸肌滴水损失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8.35%和2.99%,剪切力分别降低9.47%和4.27%[36];饲粮中添加0.2%沙棘黄酮后,胸肌滴水损失率显著降低,胸肌pH24 h、剪切力有降低趋势[37]。李莉等[38]在黄羽肉鸡饲粮中添加山楂叶总黄酮的试验表明,胸肌和腿肌肉色色度百分比显著提高,胸肌滴水损失率降低,但对胸肌剪切力和pH的影响不显著。Xu等[39]报道,在草鱼饲料中添加0.2~0.6 g/kg槲皮素,显著增加了肌肉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了鲜肉蒸煮损失量。综上可知,黄芩素对畜禽等的肉品质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同时存在胸肌肉色等指标效果不一问题。

4 结 论

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0.20~0.30 g/kg黄芩素能够提高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生长性能,添加0.30 g/kg黄芩素能够改善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免疫功能和血脂状态,添加0.20 g/kg黄芩素能够增加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抗氧化能力,添加0.40 g/kg黄芩素能够改善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肉品质。综上可知,黄芩素能够改善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脂状态和肉品质,饲粮中黄芩素的适宜添加量为0.20~0.30 g/kg。

猜你喜欢

饲粮黄芩肉鸡
给肉鸡带上小眼镜 性格变温柔还长肉
育肥湖羊对不同非常规原料采食偏好性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AA肉鸡与罗斯308肉鸡生长发育比较研究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体外产气法研究中性洗涤纤维/淀粉不同比例饲粮的降解特性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POD活性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