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研微群: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成长新范式

2022-02-19东莞市万江中学胡毅超简玉贤李焕丽

师道(教研)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涯课程教育

文/东莞市万江中学 胡毅超 简玉贤 李焕丽

在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挑战下,我校提出以“创研微群”为抓手开展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探索,旨在培养具有优势学习认知能力、跨界学习合作能力、开放学习专业能力和个性学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以破解高中学校应对新高考改革及现代化学校管理等关键且急迫的问题。

一、传统教师成长范式的反思

传统教师成长范式是狭义的专业导向,无法适应高素质教师的要求。教师群组多以学科组、备课组、年级组的“行政化”模式搭建,“中心化”“层级化”突出。在过去的信息基础薄弱、应试化教育程度高、人才输出相对单一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教师成长模式,有起效快速、标准统一、普适性强、减少知识性意识形态性错误、确保教育大价值导向正确的优点。然而,行政命令多教研内生少、知识性学习内容多师德性感召内容少、一堂言多互动碰撞少等缺点同样非常明显。这种范式与新高考“综合评价、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的学生发展指导师的新职能要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未来教育背道而驰,更是与后疫情状态下的混合式教学要求相冲突。

二、“创研微群”基本范式

(一)理念基础——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创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创研微群”组织,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成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或改革,具有内在黏性与创新动力,既实现知识创生,又提高师德师风。在这个群体中,每个人的角色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师;每个成员都具有互动的意识、联系的意向、投入的热情和归属感,并朝向一定的目标学习和工作,使每个成员在参与和互动中获得更大认知、情感、专业和人际社交上的发展。

(二)组群原则

1.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原则。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是成立一个团队最基本的前提,只有价值认同,大家才能投入时间、精力、资源到研究项目中;只有资源共享,才能优势互补、集思广益,实现共赢。通过成功个案专题分享会、专题读书会、定期例会制等方式,把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学习运用起来,突破时空局限,使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变得无处不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团队成员的个性特长与优势发展,创造更多成员风采的展示机会,成员的学习者身份与教师身份同步成长,既压了担子,又提了信心和实力,反过来,又促进了微群的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

2.跨学科组群原则。在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边界,组建由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教学风格老师组成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微团队”,突破思维定势,发展优势智能,主题突出,目标明确。

3.教学实践导向原则。就是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为目标,通过问题的研究、解决、总结,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成长。不做纯理论的研究,不建与教学实践无关的“微团队”,不做与教学实践无益的“项目”。知识创生是检验学习共同体存在价值的重要指标,在基础教育里它应指向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

4.个性化与多样化协同发展原则。个性化就是别具一格、别开生面,具有特质;多样化就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个性化与多样化协同发展,既尊重差异,又兼收并蓄,合作发展。比如通过“生涯教育项目”的“微团队”,既助推肖芳、简玉贤等教师发展成为学生发展指导师的专业人才,又让整个团队教师分工协作,熟悉活动策划师、活动顾问、方案专员、广告宣传专员等不同岗位,达到素养全面提升。

5.平等与民主的活动原则。在创研微群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位成员地位都是平等的,没有行政化的层次关系;在学习研讨过程中,每一位成员都秉持尊重与民主的态度。在创研微群中,常用的学习策略是探讨、分享、反思、优化,既重视口头表达,也强化文字表达,大家感受浓郁的共享气氛。

(三)万江中学“创研微群”组织形态

创研微群是指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标,以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情境,以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建设、未来课堂评价等形式作为具体的任务驱动,构建创新型、研究型、实践型的微型教师组织。创研微群团队是“小、少、精”为特点的研究性学习组织。

三、创研微群培育路径

创研微群培育路径可分为如下三个策略:思想共融,立共同愿景,谋顶层设计;例会磨炼,推角色构建,扬合作文化;多元借力,破边界,活优势资源。

在我校的创研微群教师成长实践中,通过“课程过程创新——教学技能课程结构模块化;官方培训与微群深研培训——成就教师专才;走出去与引进来——提高技能培训水平,延展广度与厚度;科学管理与有效评价——教学改革实践过程”等路径,有效地肯定和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深化高中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实践提供了脚手架。

通过创研微群、基于PBL方式,把立德树人教育观浸染到课程纲要、教学设计、活动设计、问题凝炼、话术技巧、教学反思等教育全过程,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的一致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实现教师成长的成果转化。

四、五组创研微群

(一)“慕课学习”创研微群

本微团队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为目标,以智慧教室应用、微课、翻转课堂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我校的智慧教育模式。团队成员对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有共同的价值认同。本团队共有12位成员,由化学、物理、政治、历史、英语、语文学科组的教师组成,入职年限从入职1到15年不等。正是基于本团队的研究成果,当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线上教育时,我校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技术与资源,支持我校快速上线教师培训课程,让线上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二)“未来学习”创研微群

以提升教师未来教育理论、增强培养“未来人”的掌控力、提升教师领导力为目标,基于“未来教育”“未来学校”“未来人”理念,探索师生双向互动、生生合作、师师协同的教育学习模式,回应以生为本时代诉求。本团队由大学教授、高中政治、数学、英语、化学、语文、地理、心理教师共9人组成,入职年限从见习生到20年教龄不等。“未来学习”微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推动学生小组合作化学习、“网”时代学习、学长传承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变革,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生涯教育”创研微群

以提高教师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胜任新高考下的学生发展指导师职能需要为目标,研发基于新高考的课程排班、成绩分析、生涯课程、生涯探索活动等策略方法,指引学生科学规划学业、职业、人生。本团队由政治、语文、化学、地理、心理学科8位老师组成,入职年限从1年到20年不等。“生涯教育”微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生涯导师、师资资源、生涯活动方面,填补了新高考下的我校生涯教育课程的空白,满足了学生生涯探索的新需求,同时,自身作为学习者,经过团队学习,个人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大大提升,预见“未来的我”的生涯动力更足,成长更有目标。

(四)“名师工作室”创研微群

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培养名师为目标,依托我校“黄晗晖省级名师工作室”和钟敏市级学科带头人团队,开展学术沙龙、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品质,打造优秀教师群体。

(五)“STEAM项目”创研微群

STEAM教育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我校借创建创客教育学校机遇,成立基于项目的STEAM教育微团队。我校的“STEAM项目”在实践价值引导下,以提升教师创客教育能力为目标,依托学生社团,借助社会资源,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开展系列STEAM项目。“STEAM项目”微团队目前由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化学、数学共5位老师组成,入职年限在3-23年不等。

五、反思

“创研微群——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成长新模式”在我校探索了3年时间,效果初显:有力促进新教师成长——2018-2020年学校新提拔的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团委负责人3人均为微团队成员,年龄在30周岁以下;有力支持以赛促教——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参赛选手有75%为微团队成员;有力促进教研成果固定化——我校参展第四届第五届全国教育公益博览会(北师大主办,珠海)的3个项目,100%来自微团队的研究成果,课题申报项目50%来自微团队……有力地破解新时代下教育课程、行政管理的空白、虚空地带。

在“创研微群——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成长新模式”的探索路上,也存在不少统筹和评价上的难题,但我们相信方法比困难多。我们相信,一位灵魂高尚、珍爱生命、生活有品的老师,才做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生涯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我的教书生涯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吐槽退役生涯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