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探究

2022-02-19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华光中学张晓嘉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逻辑性阅读课语篇

文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华光中学 张晓嘉

当前许多初中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分强调阅读技巧和语言点知识,忽略了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具体表现为:过度强调语言点,忽略语篇理解;缺乏逻辑关联性,片面训练技能;问题浮于表面,忽视思维深度;局限于教材文本,脱离生活实际等。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的衡量维度

(一)语言层面

语言层面上的英语阅读有效教学关注语篇整体感知,关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对文章的连贯性进行分析,最终能够在类似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

(二)文化层面

学生从阅读中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差异,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以顺应全球化的趋势;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坚定爱国信念。

(三)思维层面

学生根据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作出评价性理解,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学生不依附他人观点,并在已知事实基础上提出新发现、新观点、新思路,是衡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维度。

贯穿这三个衡量标准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一节有效的阅读课首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学生的体验、互动和思考。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的探究过程

本次初中英语阅读课以外研社七年级下册Mdule 9 Unit 2 He decided to be an actor为例,该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讲述了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一生,文章结构清晰,是学生学习人物传记写作的佳作范例。

(一)课堂引入:真实性

在上课的前一周,学校刚举办过读书节义卖活动,各班学生通过推销自己喜爱的书来获得善款帮助山区的孩子。我们结合这一读书节活动,找到一位口语较好的学生录制一段《哈姆雷特》好书推荐视频,学生在视频中提到作者莎士比亚,由此引出课文的主人公,为下面的课堂学习铺垫了通畅的道路。

(二)阅读问题:逻辑性

笔者与团队讨论之后,决定采取“总—分—总”的逻辑设计阅读活动。首先通过连线题给每个段落匹配标题,从整体上梳理文章思路,再按照段落的顺序一段一段详细阅读,每一段设计一到两个关键问题,问题之间一定要层层深入,体现出整篇文章的逻辑性,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意思,通过问题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关联,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

(三)文化内涵:延展性

笔者在这节课最后的写作输出环节,让学生阅读冰心、老舍和鲁迅三位作家的三个小故事,感受我国作家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用所学的词句和行文结构写一篇作家的人物传记。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对我国的伟大作家有一定的了解,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共性原因,由此实现了阅读课有效教学文化层面的目标。

三、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总结

要想解决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弊端,教师必须不断反思现行的教学设计,改进教学环节,追求有效教学。一节有效的阅读课至少要做到这几点:1.立足学生学情,创设真实情景。一节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水平,贴近真实生活的情景。2.注重逻辑思维,培养语篇理解。设置富有逻辑性的阅读问题,注重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输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素养,提高综合写作能力。3.适当拓展知识,推进文化创新。教师要适当延伸课外阅读材料,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创造性、批判性地思考,形成独立的见解。

当然,设计这样的阅读课考验着教师的知识储备、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也正是这些教学需求,促使我们不断学习、探究,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发展专业能力,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体验到源源不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

逻辑性阅读课语篇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