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片段习作作业,把脉三年级学生写作“痛点”

2022-02-19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三小学

师道(教研) 2022年9期
关键词:痛点表格导图

文/东莞市南城阳光第三小学 张 倩

一、巧用提示,让习作思维“顺起来”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习作,对习作题目的审题能力是需要教师去关注的。学生在阅读习作要求时,往往会忽略关键信息,从而出现下笔难或偏题离题的现象。为此,我们尝试用形式多样的“习作提示”方法,指导学生如何理顺习作思维,从中抓住关键词句,打破习作的思维困局。

(一)“反问式”习作提示

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片段习作必做作业中,我们巧妙选取了第一单元单元导读的插图进行设计。我们这样设计:“写作提示:先观察插图中小女孩的外貌、神态和动作,她和什么动物一起,再想象他们会去哪里?又会做些什么呢?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自己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花的学校》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而奇特,而课本第1页的插图画面美丽,富有童趣,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观察插图后写片段,旨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举例式”习作提示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对于大自然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同时,小学生的模仿力极强,特别对于一些对写作没有兴趣、阅读量少的学生,在习作提示中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感受习作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在设计第七单元的片段习作时,着重根据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课文特点,模仿第2—4自然段的写法,这样设计,能准确地选择适当的角度,并引导学生对课文从句式、段式、立意和写法等方面进行模仿。一方面不断增加学生的语言储备和材料积累,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进行局部仿写练习,通过习作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仿造中学“写”,以利于其习作水平日有寸进,不断提高。

(三)“思维导图式”习作提示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把习作的枝干捋清楚,那么学生对构段谋篇就有了一个支架。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把文章的骨架支起来,下笔的时候就有了顺畅的思路。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要学会把一件事情写完整,所以设计这个单元的片段习作时,我们引导学生如何把《司马光》这篇文言文写成完整的白话文。《司马光》是一篇广为流传的小故事,这篇文言文中的第一句话是“群儿戏于庭”,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这句话关注插图中人物的表情,试着揣摩人物内心,想象人物说的话、做的动作,并将这些信息填入思维导图中,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将这个场景用说一说的形式讲给别人听。可以加入一些人物当时玩耍时的心情,感受他们玩耍的快乐。在第二单元的选做习作作业中,为了让学生有序记录好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看到些什么?也是通过习作提示中有趣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仔细观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任意一种导图记录,把觉得有意思的记录下来。

二、表格推进,让习作素材“动起来”

(一)便于构段,有序续编

中年级的童话故事中常常运用到反复的结构,并要求学生能发挥想象力,按照反复结构进行故事续编。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的故事还没有完成,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虽然这个单元是一个预测单元,但同样也使用表格。在教学实践中,在预测故事的结果时,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胡萝卜先生这根长胡子”表格,根据课文的线索和关键细节就能合理迁移进行表格填写,随后学生根据表格的关键信息,利用预测中反复的写作方法,继续续编一个故事片段习作。

(二)易于对比,凸显异同

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经过第15课《搭船的鸟》的学习后,学生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懂得观察要细致,对生活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现。课后请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的一种小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同时提醒学生可以从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进行观察。

三、图文相融,让习作构篇“活起来”

(一)抓住细节,点睛亮文

学生学习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初步认识了借助关键句来理解一段话的能力,也了解到可以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同时《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两篇文章结构较为典型的课文,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对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词句也喜读乐读,背诵积累语言不是问题,但抓住不同季节写出不同景色、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则需要老师的进一步指导。

(二)动手画图,文中有画

如第三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视角描写秋天的景色,让学生自主发现和体会秋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张秋生从一片片梧桐叶中感受到了秋天的魅力,陶金鸿说银杏叶和枫叶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引导学生观察在校园里、在街道上、在小区里的地上都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收集一片你最喜欢的树叶,制作成书签或标本,甚至可以做出树叶画,粘贴在下面的边框里,最后引导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制作的过程,或者用几句话对这片叶子进行描写。

(三)瞬间定格,有序成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把爱好写下来,这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办法。一个人只要有作文的兴趣,这种兴趣迟早转变为他的写作能力。在第八单元的选做习作中,我引导学生把玩耍时拍下的照片展示给大家看,然后根据照片回忆玩的过程,将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先写上题目,还要写清楚“是什么时候的事”“在哪儿玩”“和谁玩”“玩什么”这些基本信息;可以按时间顺序介绍玩的过程,还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这些连接语;自己觉得特别好玩的部分,可以多写几句话。

三、坚持阅读,让习作积累“厚起来”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对写作的抗拒,影响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在理解了学生中年级阶段的特点,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他们的写作学习,而不是把写作变成是作业负担。机械式的训练会使学生的写作视野变得越来越狭隘,写作在笔者看来不应该有太多套路,这样会局限学生的写作思维,而阅读正是可以让他们在文字世界里碰到新鲜的故事、有趣的灵魂、别样的世界,沉浸在阅读中可以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

猜你喜欢

痛点表格导图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快递进村”还有哪些堵点、痛点?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统计表格的要求
履历表格这样填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各种模式都有痛点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