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重压力下宁波企业如何以进促稳

2022-02-19汪志飞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 2022年2期
关键词:服务企业

■汪志飞

近期,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协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成2021年四季度在甬233 家企业运行情况连续监测。调查反映,企业呈现高开低走、总体平稳,压力增大、总体坚韧,预期转弱、总体乐观的特征。

一、二产企业产能略缩,三产产能稳定,企业订单继续回落。近30%的企业反映受到近期用电限制影响,45%的企业上下游客户受到了用电限制影响,30%的企业购置了紧急用电备用设施。去年四季度企业订单同比平均增长3.5%,全年订单平均增幅4.6%,二季度以来订单增幅逐季回落。二产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左右,产能环比提高、下降的企业比例分别为16%、20%,产能利用率低于上年同期4 个百分点。服务业企业全年供需稳定,56%的企业满负荷运行,96%的企业资源闲置率在20%以内。

二、采购与出厂价差扩大,价格成本向下游传导,企业利润空间提升。去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集出台保供稳价政策,国际原油供应恢复后出现价格下跌,国内煤炭、金属、化工和建材等价格高位回落。反映原材料、中间投入品价格同比仍有所增长的企业占比为72.9%,环比减少26.1 个百分点。原材料价格上涨进入市场消化期,34%的企业反映产品或服务售价有所增长,同比增加10 个百分点,平均涨幅由一季度的0.62%上升到四季度的1.74%,价格成本向下游渗透,今年CPI 增幅调节压力增大。

三、回款周期略有改善,银行融资成本小幅降低,但负债和现金流趋紧。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款期限为108 天,较上年四季度减少10 天。去年我市大力升级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等专项行动,银行融资普惠面扩大。39%的企业从银行获得融资的比例在60%以上,较上年四季度提高8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84%,综合资金利率约5.45%,环比分别减少0.14%、0.48%。但由于中小企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长期资金投入增加,银行融资和银行外融资总供给不及需求,加之下半年以来消费总需求收缩,企业资金流趋于紧张。调查显示,现金流仅能维持3 个月的比例较上年四季度提高10 个百分点,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约为52.3%,较上年四季度提高2.8 个百分点。

四、国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短暂性回调释放出口量,出口市场依赖度高。去年10月份海运价格出现市场性短暂回调,刺激出口订单小幅增加,加速前期积压商品出口,四季度52%的企业反映出口增加,比例较一季度提升14 个百分点,全年出口订单量平均增加7.6%、出口量增长8.3%。但目前国际物流供应链仍然存在诸多堵点,集装箱、劳工短缺等供需错位未根本好转,部分地区新冠确诊患者刷新高,国际海运价格仍高烧未退,并有继续走高可能。海运价格严重蚕食企业盈利空间,去年全年出口价格涨幅仅约3.2%。我市2/3 以上出口新增市场在欧美地区,46%的企业反映出口量依赖原先客户需求的变化,新产品、新客户对出口量的贡献力分别为15%、28%。

五、经营景气度仍以乐观为主,但市场预期转弱,增资扩产积极性降温。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政策进入深度调整期,绿色低碳发展约束更加刚性严格,居民补偿性消费不及预期,对市场主体2022年经营信心产生明显影响。企业对未来一年的发展前景虽然仍处荣枯线较上位置,但持乐观预期的比例逐季减弱,分别为74%、72%、66%、65%。对未来一年营收持增长预期的比例也逐季减弱,分别为54%、49%、47%、35%。对未来一段时间计划加大投入的比例由一季度的45%降至40%。

六、鼓励包容的创新环境深受认同,但多头执法、公共服务脱节等问题仍明显。48%、40%的企业对各级各部门的服务和政策落实持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态度,涉企政策透明性、稳定性、有效性受到市场主体普遍认可。企业对我市政府服务数字化转型感受度和认同度高,土地、环保、消防、投资、市场监管手续更加便捷、高效。近七成企业反映,我市政府部门对新业态、新模式包容性强,支持企业在一定范围内先行试验。但企业对政府部门多头管理、多重标准的问题仍有较多改善诉求,对政府提供管理咨询、人员培训、信息引导、创业辅导等公共服务的质量有较多改善预期,认为当前提供的服务滞后,与企业需求有所脱节。另外,外贸企业遭遇国际贸易纠纷时,企业自身和寻求政府帮助是首要选项,商会作用发挥不足。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突出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当前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东升西降的国际大势不会改变,企业谋求新发展的机遇仍然很多。目前的困难很多是结构性的,特别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滞后,科技驱动型投资不强,服务业消费突破进展不及预期,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职能发挥不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七项政策、五项理念出发,精准推进经济调结构、政策提效能。

对多数企业而言,打败自己的未必是对手,很可能是时代。企业必须顺势而为、顺风而行,战略层面的困难无法在战术层面解决。当务之急,就是要下定决心尽早走出低价格、低效率、低品质的经营模式,向技术驱动、创意驱动、价值驱动转型。

一是以技术创新的确定性应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管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宜树立对标意识,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方位,大型企业、头部企业应聚焦国产替代,进军高精尖缺行列,中小企业坚定走专精特新道路,争做配套专家。

二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加快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变革。以人工智能为方向,加快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柔性化改造。着眼于消费反向驱动配置资源,加快终端产品生产和服务系统集成,拉近制造业企业与消费市场距离,实现从卖产品到买服务、从拼价格到拼价值的路径转变。特别是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趋势下,终端产品成为服务承载和价值变现的通道,宁波企业应该借助基础元件、中间产品优势,重视智能、绿色终端产品的市场机遇。

三是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挖新市场。以工匠精神打造匠心产品和服务,培育高品质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借助跨境电商等外综服务平台,通过海外仓、海外融媒体等渠道,实施营销本土化行动,推广产品、延伸物流和售后服务,提升企业软实力。加快贸易数字化进程,开拓文创、软件等服务贸易。深入欧美细分市场,运用RCEP、中老铁路通车等机遇红利开发亚洲市场。

四是政府公共服务要提高效能。政府服务既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公共服务本身是需要成本的,也需要走出补贴比拼,关键是要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区域共性痛点。当前要在保障供应链安全,完善疫情精密智控、快速动态清零机制,健全人才和新产业工人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基金投资、股权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化可持续财政帮扶机制,主动辅导企业用好国际国内投资贸易优惠政策等方面集中发力,探索企业创新与城市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制度安排,发现、激励、保护企业创业创新,加快培育更多双循环型企业,使企业和城市结成“梦想共同体”。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供本刊专稿)■

猜你喜欢

服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