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负增效,筑乐学之路

2022-02-16郝亚河

新班主任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校作业学校

郝亚河

“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中小学必须走出舒适区,力行改革,应对这个崭新的“双减”时代。学校围绕课堂教学、作业改革、课后服务三方面,多措并举,助力学生减负、教学提质、教育增效。

必要的结构改变

“双减”是一套组合拳,只有课堂提质和作业减负都实现了,才能实现校内减负。如何做到减负不减质,关键在课堂,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足教好,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

1. 给课程加点“趣”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每个学生各有所长,教育者绝不能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

为了助力每一个学生成长,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开设了涵盖文学、艺术、体育等42个社团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并以校为本,多方联动,实现校内外师资联合,力求为学生打造“有魅力、有温度、有特点、有快乐”的社团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没有课余时间发展特长、发展兴趣”的问题。

每周五的社团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活动课程。运动场上的学生尽情释放活力:踢足球、打篮球、田径训练;手工教室里的学生灵感频现:剪纸、雕刻、织毛衣;烹饪厨房里的学生进行厨艺大比拼:炒菜、煲汤。一支笔画出梦想,一道菜打开味蕾,一场比赛赢得成长……每个教室都传出了学生的欢声笑语。

2. 给课堂加把“劲”

为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校注重优化各学科的教研工作,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多管齐下,为“双减”发力。

例如,语文教研组让学生自己选择课前10分钟是朗读课本内容,还是分享课外故事;数学和科学教研组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做实验解决问题,教师只作为引导者引领学生观察、思考、猜想、归纳,完完全全将课堂还给学生。

这一系列措施的目的是将课堂由“师为中心”转向“生为中心”,由“对话中心”转向“目标中心”,形成以目标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网状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精讲精练,作业当堂完成,留给学生足够的消化空间,做到真正的减负增效。

3. 给作业加点“研”

减负是手段,提质才是目的。为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校改革了作业管理机制。

精心布置作业。我们依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实行作业分层管理。学科组、年级组进行作业统筹,科任教师、班主任调控作业,确保作业不超量、不超时。作业分层管理充分体现了作业设计的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综合性、多样性,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在“控量”的同时力求“增效”。

严格批改作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指导和批改,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辅导。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并做到共性问题统一辅导,个性问题单独辅导,提高学生作业完成的效率和质量。

多彩的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工程。学校应遵循公开透明、愿留尽留、有效监管的原则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让学业指导和社团活动相辅相成,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毫无负担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学业指导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科任老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集中解答学生的疑问,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面批当天的作业,争取让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能在校内完成。

在完成当日作业的情况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会技能,体验快乐。

小小的课后服务蕴含着大大的情怀,学生可以在知识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也可以在兴趣活动中释放自我。

家校的携手共进

1. 给困难学生加点“暖”

学校一直很关注生活困难的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尽一切努力帮助单亲家庭、低保家庭的学生。

为落实“双减”政策,教师不仅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还要重视那些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暂时落后的原因,必要时到学生家里去家访,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情况等,以提高帮扶的有效性。

2. 给学生家长加点“料”

家校教育融合,助力学生内外兼修。只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發展。为此,学校成立家委会,方便学校和家长沟通,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学校还开展家长课堂,以便实现信息互通,提高教育效率;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让家长清楚孩子的校园生活,感受“双减”之下,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变化。

聚焦“双减”,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学校应在减负的同时增效,从而促进每名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促进每位教师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天津市静海区运河学校)

责任编辑  何欣容

猜你喜欢

家校作业学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快来写作业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作业
学校推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