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剪强度对设施红树莓‘海尔特兹’生长和结果的影响※

2022-02-15张雪梅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2期
关键词:花茎树莓结果枝

●张 薇 张雪梅,2※※

(1.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2.河北省核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北 邢台 054000)

红树莓(Rubus idaeusL.)作为“第三代黄金水果”,以其独特风味和良好的医疗保健功效进入大众视野。红树莓含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如鞣花酸具强抗氧化性[1];水杨酸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2];树莓酮可促进脂肪代谢[3];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清除超氧化物自由基、延缓衰老[4];树莓茶具有降血糖、抗血栓、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5]。

据FAO数据库统计,2017年我国树莓栽培面积为5421 hm2,年产量约6000万千克,主要为露天栽培。红树莓设施栽培结果时间较露天栽培至少延长4个月,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高于露天栽培。现阶段我国对树莓设施栽培的研究多为树莓栽培管理技术,对环境因素和树体修剪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6-7]。程雨龙等[8-9]在生物补光、水肥耦合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在树莓修剪、新型栽培方式、根外施肥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设施红树莓修剪技术对其花茎生长和结果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10-12]。

传统露天栽培的双季红树莓当年生初生茎一般只有上部1/3的芽可以在当年开花结果,其余部分于当年落叶后进行初生茎齐地面一次性平茬处理。在有防护条件下越冬时,该部分花芽萌发后可以在第二年5~6月开花结果,此时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红树莓果实生长发育。因此,利用设施栽培,在保障正常的水肥管理下,对结果花茎进行不同强度的修剪,研究修剪强度对植株树体生长以及其促进双季红树莓下部侧芽结果的影响,是合理利用初生茎中下部侧芽提早结果,提高红树莓果实品质及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设施(冷棚)栽培的5年生、生长发育良好、长势相对一致、无病虫害的双季红树莓‘海尔特兹’为试材。

1.2 试验设计

单株小区,3次重复。于2020年1月20日,对试验植株结果花茎分别剪留10.00,15.00,20.00,25.00 cm(表1)。记录修剪后植株的成活率,记录各处理植株初生茎直径、初生茎粗、侧芽位置、花茎萌发结果枝、坐果量、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表1 试验处理设计

游标卡尺测定初生茎直径、初生茎粗、侧芽相对位置,人工统计花茎萌发结果枝数、坐果量,电子天平测定单果重,数显糖量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修剪强度对‘海尔特兹’红树莓花茎生长的影响

各修剪处理下‘海尔特兹’红树莓花茎生长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修剪强度下‘海尔特兹’红树莓花茎生长情况

由表2可知,各处理红树莓成活率均为100%。A1处理花茎萌发结果枝的平均长度为92.0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他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比较A1、A4处理发现,当剪留花茎粗、侧芽数一致时,两处理中花茎萌发结果枝的平均长度之间存在差异显著,剪留花茎的高度越低,其萌发结果枝的平均长度越长。花茎剪口下部侧芽萌发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以A2处理表现最好,为3.00个;各处理剪口下侧芽平均位置达初生茎的1/3~1/2处,说明不同强度的剪留处理均有效促进了初生茎下部侧芽萌发。

2.2 不同修剪强度对‘海尔特兹’红树莓初生茎生长的影响

不同修剪强度下‘海尔特兹’红树莓初生茎生长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修剪强度下‘海尔特兹’红树莓初生茎生长情况

由表3可知,对红树莓初生茎不同强度的修剪处理中,初生茎平均高以A3处理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为155.63 cm;各处理初生茎平均粗无显著差异;对A1、A4两处理植株初生茎进行10.00 cm摘心发现,两处理摘心后侧枝生长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萌发正常,生长相对一致,说明摘心有效打破初生茎过短或过长带来的生理限制,有效充实下部枝条,增加结果枝量。

2.3 不同修剪强度对‘海尔特兹’红树莓夏季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各修剪处理下‘海尔特兹’红树莓初生茎下部枝条果实产量及品质,见表4。

表4 不同修剪强度下‘海尔特兹’红树莓夏季果果实品质及产量情况

由表4可知,各处理间平均单果重、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均无显著差异,均以A3处理最高,分别为2.42 g、12.07%;各处理平均坐果数、果实发育不良占比、单株产量,以A3处理与其他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分别为131.50个、27.75%、 230.76 g/株。

3 结论与讨论

对红树莓结果花茎分别剪留10.00,15.00,20.00,25.00 cm的试验研究表明,各处理植株具备正常的光合能力,均可促进结果花茎剪口下1/3~1/2处侧芽发育且状态良好,均可正常萌发并开花结果。以剪留10.00 cm处理对花茎萌发结果枝生长促进作用表现最好,为92.00 cm,但初生茎平均高表现中等;以剪留20.00 cm处理对初生茎生长的促进作用表现最好,为155.63 cm,其原因可能是冬剪处理后初生茎和花茎同时进行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导致营养竞争所致。对过长初生茎进行10.00 cm摘心后,萌生侧枝生长状态良好,有效减少徒长,增加枝组数。各处理中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对一致。剪留20.00 cm处理中果实发育不良占比最低,为27.75%,单株增产量最高,为230.76 g/株。果实发育不良主要是由于棚内温度高,发生授粉障碍,导致小核果不能完成授粉受精。

综合表明,对设施红树莓结果花茎保留20.00 cm的冬剪强度处理可有效促进红树莓初生茎下部侧芽萌发和增加单株产量,同时当年初生茎生长状态较好,可实现花茎和初生茎的合理搭配。在生产中进行一定规模使用并配合摘心技术以调整树势,可平衡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增加产量,增加果农收益。

猜你喜欢

花茎树莓结果枝
我家的“不死鸟”
不同配方保鲜液对绣球切花保鲜效果的比较
金娃娃萱草种子苗花茎高度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大扁杏枝条种类研究
黄金水果红树莓
树莓红了 游人醉了
开心形苹果树修剪技术
e络盟率先推出第三代树莓派
中梨一号二主枝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技术
年度睡姿大盘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