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逻辑理路、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2-02-14林衍盛

武夷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法治育人思政

林衍盛

(武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陆续发表了许多有关法治方面的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新的历史方位下系统有机的法治思想,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引。习近平法治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新境界,在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制化,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1]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新时代新阶段,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关键在于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执法,把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各项方略融入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法治思想核心要义之一。具体来讲,就是要把人民作为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立法阶段,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人民的意志作为立法依据,把保护人民的权益作为立法的初衷和使命;在执法阶段,要把“执法为民”的理念贯穿始终,把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执法的基本标准。同时,要不断加强司法改革,提升司法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提升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力,更好地发挥司法在守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中的底线作用。

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坚持法治与德治并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2]当今时代,法治理念已深入人心,为全体人民所推崇,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德治是在以法治为前提的条件下,对行使公权力人员的道德诉求。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的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好“德”与“法”各自的优势和功能。德法并举的关键在于寻求两者融通互补,把道德要求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逻辑理路

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之间的逻辑互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依托。

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引导,以期形成特定群体所需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4]法治教育通常指在社会成员中普遍宣扬法治理念,传播法律知识,教育引导人们尊法、守法,增强法治观念。从两者的起源时间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发源于阶级社会产生之初,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基础,必然要在思想层面对被统治阶级施加影响和控制;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教育发源于资本主义时期,起初是出于对抗封建王权的需要,强调用法律保障私权不受侵犯,其本质上是作为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工具而诞生的。当前,我们在高校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必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开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念和精神。[5]

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依托。法律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法治教育天然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属性。新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 “步步紧逼”与“打压”,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民群众准确把握时局和国家发展大势,时刻警惕西方“民主”“人权”“法治”背后的“陷阱”,不断增强民族复兴的决心和信心。法治教育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能够使青年学生科学认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把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社会主义法治与资本主导下的西方“法治”区别开来。通过新时代法治教育,能够使青年学生从法治的角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传承了中华法系的优秀成分,总结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经验,体系完备、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把其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在价值层面发挥着引领大学生科学认知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使命、提升德性修和法治素养的重要功能。

(一)辩证科学:引领大学生科学认知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辩证关系

当前,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时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的挑拨,他们试图通过宣扬“党法不能两立”“党大还是法大”等伪命题颠倒是非,攻击我国的法律制度体系,否定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挑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因此,引导青年学生看清其中的种种“陷阱”,准确识辩西方敌对势力的险恶用心,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理解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文明体系之中:只有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法治的正确方向,才能建设有别于西方“法治”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最广大人民享有的权益,才能最终建成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基本方略,是实现党的领导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把党的领导制度、领导方略贯彻落实到社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举措。[6]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重大机遇,我们党引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朝着民族复兴的梦想不断前行。新时代、新阶段,我们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和未来。

(二)人民至上:引导大学生在中西法治差别中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使命

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法治中国的目标指引,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使命在于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西方社会的法治则以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主。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引领大学生在中西法治的差别中,科学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使命,明晰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

西方法治重视对“自由”的保护,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暴露出了极其严重的弊端。西方“法治”过度强调个体的“自由”“人权”等,而忽视了个人对集体应负的责任,许多民众以妨碍自由权利的行使为由拒绝履行防疫职责,最终导致疫情失控,使更多的人失去生命和健康。而在中国讲自由,一定会同时讲到责任和义务。面对疫情,我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必要措施进行严格防控,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的权益。西方社会的“人权”,更注重于权利的内容,而忽略了“人”,不同主体在享有权利上存在明显的差别。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时,面对高昂的救治费,许多西方民众错失了治疗机会,生命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在中国,绝大部分治疗费用由政府承担,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真正有力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健康权。中西防疫成效的差异为我们开展大学法治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也是我们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最好例证。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明德崇法: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德性修和法治素养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对于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启示我们要把品德塑造与法治精神培育贯通起来,在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过程中着力塑造其优良的道德品行。传统中国讲求“有治人无治法”,法律虽然对于治理国家很重要,但法终究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法治建设和教育依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法治中国的未来在于青年,只有不断提升其品德素质,树牢社会主义信念和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目标才能实现。当前,我们要着力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其政治觉悟和政治定力;着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其健全的精神品格;着力加强道德实践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美德义行,涵养公益服务精神。同时,要大力加强青年学生职业伦理教育,塑造其勤业、忠业、精业品格,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时代新人。

四、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实践路径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应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统筹协调好高校各个部门的职责分工,把法治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高校生涯的全过程,积极打造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育人平台,发挥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合力。[7]

(一)全员融入:打造“校院两级党政干部+专任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有机融合的法治育人机制

校院党政领导干部要确实树立起依法治校的理念,明确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时代意义,强化法治育人职责。宣传部门要积极打造宣传高地,强化宣传引领,创新宣传方式,营造随处可见、可听、可感的法治育人环境;团委部门要围绕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时代特征,打造学生喜闻乐见、富含知识性和趣味性,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宣传作品;各级党组织要积极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的支部活动,引导党员带头学习宣传法治知识。校院党政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在管理和服务学生过程中,严格依法依章依规办事,营造良好的法治育人生态,不断提升育人成效。[8]

课堂是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的主渠道,传授法治知识,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是专任教师的重要职责。从思政课专任教师角度来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重在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法治的本质特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重在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历史、现实逻辑和未来发展指向,坚定社会主义法治信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侧重从“四史”的角度引导大学生认识中西法治发展的差异,明确其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使命。从其他专业教师的角度看,要进一步明确育人职责和使命,把专业知识传授、法治精神培养和法治素养提升有机融通起来,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合力。

辅导员是高校中与大学生接触最多、情感最深、影响最大的教育群体,他们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因此,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融入其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学生的全过程:融入辅导员日常教育活动中,通过日常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党课团课等讲授法律知识、宣扬法治理念;融入辅导员管理学生过程中,通过严格依照规章制度开展奖助贷、评先评优和日常奖惩等工作,以实际行动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融入辅导员服务学生过程中,通过谈心谈话、心里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等,引导学生树立依法办事的理念,用法治的思维看待问题,处理事情,增强法治信念。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主要包括校院两级学生会、团委部门、社团部门以及班级干部,他们在校园中备受关注,其一言一行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学习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法治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法治教育成效。因此,要着重发挥学生干部群体在法治教育中的功能,引导他们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在学法、用法、守法、护法上带好头,示好范。

(二)全程融入:构建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前后有序衔接、递进式法治教育模式

新生阶段,以增进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培育法治观念为主。大一学生处于新环境、新阶段的适应期,处于前后差异较大的不同人生阶段的转换期,其价值观念更容易进行引导,这一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养成的行为习惯对其之后的人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这一阶段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可以从专题思想教育和日常思想教育切入。一是把握好专题思想教育关键点,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时,注重启发新生法治理念,帮助其了解国家法治建设的成就,初步了解个人在法治社会中将扮演的角色以及需具备的能力素质,激发其学习法律知识的动力和兴趣;利用好“全国宪法日”“消费者权益日” 等与法律有关的时间节点开展教育活动,宣扬法治先进人物,通报违法典型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强化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理念。二是抓好新生日常思想教育关键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良好的思想品行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法治教育同样如此,要注重在细节中进行引导,把宪法、基本法以及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法律知识融入大一学生的日常教育中,于一点一滴中打牢大学生法治基础。

中间阶段,以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为主。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处于承前启后,差异化成长日趋显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法治教育以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为主。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切入。理论层面,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和发展指向,深刻把握中西“法治”的本质区别,进而把自发的法治意识上升为自觉的法治信仰。实践层面,着重引导大学生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课程实训、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等,养成依法依规办事的理念和习惯,增强契约精神。

毕业阶段,以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为主。毕业班学生心智趋于成熟,具备了较强的自觉性和独立性,他们中的大部分将走向社会,开始职业生涯。这一阶段的法治教育以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树牢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为主。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班学生法律条文和法律诉讼程序方面的教育指导,在进一步加深巩固已有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的同时,增强其守法、用法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导毕业生在走出校门开始实习工作的时候,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信法尊法、守法用法,为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全方位融入:构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全方位育人体系

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互协同的教学体系,发挥好课程育人功能。思政课以讲授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为主。要改变当前过于依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展法治教育的现状,进一步明确《马克思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的职责和功能。同时,各门思政课要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协同做好教学安排,打造递进式、有机融通的法治教学体系。“课程思政”以传播法治观念,增进法治精神为主,需要各门课程的专业教师增强育人意识,进一步明确自身所应承担的思政职责,系统思考和发掘专业课程中的价值要素,尤其是与法治精神契合度较高的元素,并有机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

打造良好的法治校园文化,发挥好环境育人功能。环境可以改变人,也可以塑造人。好的环境对于大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发展极为重要,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必然要充分发挥好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一是加强场所创建,要统筹利用好公共宣传橱窗、教学楼栋以及广播媒体等宣传阵地,持续深入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最新成就;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宿舍、班级宣传平台阵地,积极创设形式多样,贴近学生实际,富含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宣传作品,宣扬法治趣闻、最新的法治发展状况,典型的法律案例以及法治模范人物等。[9]二是加强制度创建,在不断完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办法、奖助贷管理办法、评先评优管理办法以及其他与学生密切关联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加大解读、宣传,并严格加以执行;三是加强组织创建,尤其是以学习、宣传法治精神,开展法律服务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团组织,广泛吸纳大学生加入其中,在组织活动中提增归属感、获得感。

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发挥好实践育人功能。实践能够检验认识,也是认识提高的过程。要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于多种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长见识、守纪律、提素质。一是参加集体社会实践,包括学校统一组织的校外实习实训、集体调研和参观等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大学生遵守集体活动规定和管理要求,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增强规则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二是参加个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在活动中丰富法律认知,把感性的法治观念上升为理性的法治理念,增强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线下拓展到线上,发挥好网络育人功能。“00”后大学生群体自小受到网络的熏陶,他们是与网络共生共长的新生代青年群体。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同样离不开网络。我们应主动出击,积极打造“网络课堂”重要教育阵地,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格局。一是开展网络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微博、微信、微头条和抖音“三微一抖”宣传平台和主题网站等,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和技术,在法治宣传教育方式上做到与时俱进。二是开展网络内容建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题材,积极创建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的网络作品,如法治教育短视频课程、动漫视频,同时也要利用好网络进行授课、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举办网络竞赛等,通过丰富的网络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网络育人氛围。

五、结语

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既是根源于当代中国发展现实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内在使然。我们要深入研究新时代、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和心理特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有机融入到大学生思政工作中,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德性修养和法治精神,为法治中国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法治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