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22-02-14房昊天

山西农经 2022年2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流通江苏省

□房昊天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1 研究背景

党和政府重视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保持农民收入快速、可持续增长。因此,探究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对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乡村振兴均意义深远。

农产品通过流通实现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转移,高效的流通能够推动农民收入水平增长。近年来,农产品流通受阻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买卖双方两头叫苦。目前,我国存在流通中间环节过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流通效率的提高。以江苏省13 个地级市2005—2017 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DEA 模型测算出各市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产品流通效率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狭义的农产品流通被定义为农产品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对于农产品流通与效率的结合,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研究引用前人观点[1],将其定义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将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解释为既定投入下的最大化产出或既定产出下的最小化投入。

2.2 影响机制

1)改善流通的基础设施。改善基础设施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扩大农产品贸易渠道,方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工作,促进农业兼业化,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收入。

2)缩短流通时间。提升效率能够减少农产品运输中的损耗。考虑到多数农产品不易储存,耗时越短,农产品越能够更好地维持新鲜状态,无论是内在价值还是外在卖相都可以使农产品价值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

3)降低流通成本。研究表明,流通过程总成本的70%由流通成本构成,已经严重阻碍农民增收。除了地形因素,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遭到破坏、转手现象也很频繁,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价格差额在3~10 倍,而这些利益大多被中间商赚取[2]。

4)完善信息流通机制。技术进步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信息的流动速度与准确性,农民可以及时调整生产方向,从而增加销售收入。

5)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经过筛选、包装等处理,或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3],可以极大地提升附加值,帮助农民获得更多销售收入;还能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分流部分农民转向农产品加工行业,获取酬劳。

3 农产品流通效率测评

3.1 测评方法与指标选取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农产品流通效率,保持各决策单元的投入或产出不变,确定相对有效的前沿面,并投影比较决策单元的偏离程度。由于不需人为设定函数及明确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避免主观不足[4]。采用DEA-VRS 模型,追求固定投入下的最大产出。

在选取变量进行分析时,变量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测评指标。由于缺乏专业研究指标,不同学者根据个人理解和可操作性选取不同的指标进行分析。在考虑到数据的连续性、可获得性等因素并参考国内外学者的指标选取后,用流通技术投入、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代表投入指标,用相关流通总额代表产出指标,具体如下:选取各地区农村移动电话的数量解释农村流通技术的投入量,数值上为各地级市农村每百户拥有的移动电话数量与各地区农村百户数量的乘积;选取各地级市农村交通运输和批发零售贸易的工作人数作为劳动力的投入量;资本投入方面,考虑到江苏省内多数城市近年来并未区分城镇与乡村投资,何小洲和刘丹(2018)[5]认为,应以各地级市农业生产总值与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乘以交通、仓储和邮政的资本投入来进行估计,而本研究认为,农产品流通应包含批发贸易业的投资,故在其研究基础上增加批发零售贸易业的投入;选取各地区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描述产出指标,数值上为各地级市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

3.2 测算结果

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效率见表1。

观察表1 数据发现,2010 年后,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效率逐年上升,2006 年我国发布“十一五”建设规划,提出要建设更加有序、规范、安全、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2005 年江苏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并将现行税率降到4%。观察数据发现,2005 年后江苏省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相关固定投资项目投入较之前增速加快,这也符合文件对基础设施改造的要求。取消农业税、义务教育免费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文件,都很好地推动了江苏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2008 年后大部分城市都出现了流通效率大幅下降的趋势,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出现全球性金融危机,人民币上行,国际农产品价格急剧波动导致国际竞争力降低;二是我国开始对农产品批发质量检测、冷链物流配送等加大资金支持,然而资金作用具有滞后性,农产品流通体系无法对强大的负荷作出瞬时反应。2010 年以后形势向好,得益于我国整体经济走势良好、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与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表1 江苏省农产品流通效率

4 实证分析

4.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择

考虑到其他变量对农民收入可能造成的影响,构造如下计量模型。

式中:i为不同地区;t为不同年份;μi为未观测到的地区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Iit为农民收入,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Eit为测算的农产品流通效率;Uit、Lit、Ait、UEit、Git分别代表城镇化水平(城镇化率)、土地资源水平(鉴于江苏省部分地区2010 年后不再统计耕地面积,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表示)、农业增长水平(农业总产值)、城镇化间接影响(城镇化水平U与农产品流通效率E的乘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各地级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因为原始数据可能会存在异方差和数据波动等问题,对计量分析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相关的解释变量采取了对数处理。考虑到江苏省各市的城镇化率波动较小及农产品流通效率波动较小,这两个解释变量没有进行对数处理。

4.2 计量分析

若数据中存在单位根,会产生非平稳序列,使回归分析产生伪回归现象。只有平稳的序列,才能进行计量分析。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 所示,在LLC 检验中,各变量均平稳;在IPS 检验中城镇化水平不平稳,但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一阶差分序列都呈现协整关系,说明各变量同阶单整,可以进行面板协整检验。

表2 计量分析

协整检验可以分析一组非平稳序列各变量之间是否具有长期均衡的性质,如果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是协整的,就可以确信变量之间不会产生伪回归,并且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选择Pedroni 和Kao 两种方式进行协整检验。

由表3 可知,两种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Hausman 检验中P值为0.934 5,不能拒绝原假设,所以选用随机效应模型。

表3 协整检验

1)农产品流通效率的P值大于0.01,说明流通效率的提高对江苏省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样的实证结果也与前文的分析相符合:流通效率提高对收入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流通效率提高缩减了流通成本,降低了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增强了农民的议价能力。同时,流通效率提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贸易速度和加工利用价值,通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在服务增值中增加收入。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乡村振兴中重要的议题,城镇化蓬勃发展不仅需要长远的顶层规划,也需要基层的共同努力。发展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一定的选择,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非农收入增加;农业收入方面,城镇化推进还可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资源、投入有效配置,增加农民收入。

3)土地资源变量在模型中显著为负,说明土地资源对农民收入起到抑制作用。这与普遍认为的“土地耕作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观点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工资差异使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并委托他人管理自己的土地,使土地使用权所有者对土地长期投资缺乏积极性,最终导致农业经营效益偏低[6]。

4)农机水平对农民增收起到正向作用。农业机械普及可以提高生产率,节约人力、时间,使用农机可以提高耕作技术与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农产品损失。在农机代替劳动力进行生产时,产生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可以通过打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农机水平的提高还能促进工业发展,提高研发水平,为城乡共同发展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提供可能。

5)农业增长水平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业总产值提高可以促进收入增长,收入增加是农业发展的表现,梁颖和蔡承智(2020)[7]通过研究贵州省农业产值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也印证了这一点。

6)间接效应对农民收入起到抑制作用。这与前文提到的城镇化对收入的促进作用及普遍认知相悖,其原因可能是在城镇化初期,政府大量修建道路等设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收入差距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然而一些农民未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并调整服务技能,产生结构性失业,农产品的流通未能充分利用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优势。

5 建议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损耗。流通设施作为公共物品,政府是规划、投资的主体,政府可以提前进行长远期建设规划并为农产品提供政策支持,如减税降费等,提升流通的便利性与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聚焦冷链物流业,将不易保存的农产品推广出去。

第二,引导农民提高物流意识。尽管一部分农民已经意识到物流的作用,逐渐在电商平台等销售农产品,仍然相当大数量的农民维持着传统的方式,导致收入增长缓慢。对此,政府应做好宣传,对农民进行与物流相关的技能培训,引导这部分农民减少搬运、装卸中的农产品损耗。

第三,完善信息流通系统。在农业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会阻碍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增加了农民的生产风险和流通成本。因而政府应建立集数据监测、形势分析和买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实现信息有效流通,使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对市场信息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从而减少农民在生产、流通环节的盲目行为,科学决策,积极应对。这需要生产者、消费者等各经济主体的共同作用,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流通江苏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良法”“善治”为粮食流通保驾护航
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国务院决定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