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的现状及建议
——基于10所幼儿园的调查分析

2022-02-12龙路英

教育观察 2022年36期
关键词:利用幼儿园资源

龙路英

(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河池,546300)

一、引言

幼儿教育的发展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家长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拥有独特的经历、职业背景、兴趣爱好等,具备幼儿教师所不具有的优势,因此,幼儿园把家长作为一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是幼儿教育发展的诉求。然而,在幼儿园实践中,存在家长资源被忽视、得不到合理利用和及时转化的问题,出现家长资源闲置与幼儿园资源短缺的矛盾。基于此,本研究调查了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的利用情况,以期帮助幼儿园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更好地利用家长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幼儿园10所,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为90%,剔除10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170份,有效率为94.4%。采用的问卷为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的认知问卷,该问卷主要调查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的种类、形式、成效、困境,每一项按照分值1—4分划分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四个等级,以此判断各维度得分高低。利用SPSS 19.0进行均值分析。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形式,对20位教师和30位家长分别就对家长资源内涵的理解、家长资源种类、形式、成效及利用家长资源中的问题进行访谈,旨在全面了解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家长资源利用的情况,以便作出更切合实际的描述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观念层面

1.理解处于初识阶段

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的认知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对家长资源内涵完全不了解和不太了解的各占10人,占比5.88%,这从反面说明较多教师认为自己对家长资源内涵有所了解。在“您认为有必要在幼儿园的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吗”的问题中,85位教师认为在主题活动中“非常有必要”利用家长资源,占比50%;58位教师认为“比较有必要”,占比34.12%;仅5位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占比2.94%。但是,在“您会有意识地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吗”的问题中,只有17位教师“总是想到”利用家长资源,占比10%;99位教师“经常想到”,占比58.24%。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虽然明白利用家长资源对开展主题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实际组织中却会经常忽略这一资源的利用。究其原因,笔者对教师进行了访谈,15位教师提到:主题活动中会经常想到利用家长资源,如请家长提供活动开展所需要的一些材料,或者利用家长的职业、特长协助教师开展相关的活动等,但家长工作都比较忙,有时候会以没时间推脱,甚至有家长在班级群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因此教师有时候能想到用,但真正让家长参与的机会却不是很多。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教师对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但仅停留在观念层面,对家长资源的利用更多地体现在让家长准备材料。总体上看,所调查的教师对家长资源的认识较浅显,未能深入挖掘家长资源,这直接导致教师在利用家长资源时出现偏差。

表1 主题活动中教师对利用家长资源的认知情况

2.缺乏主动性

本次调查的10所幼儿园,有9所幼儿园主题课程的开展都是依据现有的材料,1所幼儿园会在原有主题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园本课程。通过和教师交流得知,18位教师不会主动地收集本班主题活动可利用的家长资源,仅2位教师在开学初通过表格搜集本班家长资源,并进行分类整理,方便日后使用。这一结果反映了教师在开展主题活动时,还是较多地利用幼儿园现有的课程资源。重视已有材料,发挥已有材料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但已有材料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1]教师只有主动寻求园外课程资源,才能使主题活动的开展更具灵活性。

(二)实践层面

1.利用类型失衡

课程资源按其存在的方式和发挥作用的性质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2]显性资源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如家长提供的活动材料、家长职业;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挖掘家长身上的潜在价值,如家长社会关系、家庭文化氛围等。所调查幼儿园家长资源利用类型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显性资源的种类利用情况的平均值介于2.71到3.37,其中在利用显性资源方面,总体均值最高的是提供材料(3.37),接近“经常”利用。隐性资源的种类利用情况的平均值均小于3分,处于“偶尔利用”与“有时利用”之间,其中“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社会关系”的平均值接近“偶尔利用”这一等级,这说明显性资源的利用普遍多于隐性资源的利用。显性资源的最小值多为2分“偶尔利用”,隐性资源的最小值都是1分“从不利用”,教师在利用显性资源的种类时,较少存在“从不利用”的情况,而教师在利用隐性资源的种类时,存在“从不利用”和“经常利用”的情况,出现两极化现象。访谈的20位教师提到,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经常利用家长提供的材料,但没有人主动提及主题活动对隐性家长资源的利用情况。虽然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能够利用家长资源,但对家长资源类型的利用仅体现在显性资源上,忽视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等隐性资源,这对丰富主题活动的开展没有实际意义。

表2 家长资源利用类型情况

2.利用形式相对单一

本研究将教师组织的主题活动分为前期准备、实施过程、后期工作三个阶段。家长资源利用形式在每个阶段的利用情况如表3所示。在主题活动中“请家长协助搜集和寻找主题活动所需材料和场地”“请家长带幼儿到科技馆/文化园等场所,准备主题经验”“定期邀请家长参与主题参观/实践/游戏活动”“指导家长创设与主题一致的家庭环境,在家庭学习/娱乐活动中丰富幼儿关于主题的经验”“家长进课堂”“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延伸工作”这六种形式的平均值均接近“有时利用”这一等级。“请家长参与主题的总体设计与内容选择”“请家长参与班级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工作”“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交流与学习”“请家长参与对儿童发展以及主题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工作”这四种形式的平均值接近“偶尔利用”这一等级。从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看,除了“请家长协助收集和寻找主题活动所需材料和场地”最小值为2,其余的最小值都为1,最大值都为4。

表3 家长资源利用形式的情况

访谈中,15位教师提到,在主题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很少让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的设计,只是请家长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活动实施过程中会邀请家长直接参与活动,后期会布置一些亲子类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延伸,偶尔会开展家长交流会,邀请家长对活动评价。因此,从整个主题活动的过程来看,每个阶段教师都利用了家长资源,但利用形式相对高的为“家长准备材料和场地”“家长带孩子参观”“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家长进课堂”这四种形式,这也说明教师在主题活动开展中对家庭资源的利用形式不够丰富,整体利用率不高。

由家长访谈可知,有家长表示因为自己职业的关系,很少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但是私下会在微信上和教师交流目前幼儿园开展的活动,从而在家里布置一定的环境,做一些亲子活动。也有家长提到工作忙,很少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一般都是奶奶或妈妈参加,妈妈以家长助教的身份参与活动。部分家长表示只是准备材料,教师让准备什么就准备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一般以“家长进课堂”“家长参与活动”“准备与主题一致的家庭环境”“准备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和物质材料”这四类形式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这与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一致。

3.利用成效的结果趋于表面化

幼儿园主题活动利用家长资源的成效主要围绕主题活动、幼儿、教师、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各对象成效的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幼儿、家长、主题活动、教师,说明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最大,其中“增加幼儿的兴趣”均值最高,达到3,接近“显著”。访谈中教师也提到,家长参与活动不仅丰富了主题活动内容,而且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教育,重要的是有家长参与,幼儿会特别兴奋,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图1 利用家长资源对各对象的成效平均值

笔者就家长资源利用成效问题对家长进行了访谈,14位家长认为家长参与主题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兴趣,亲子关系更融洽,且方便教师组织活动;7位家长表示去幼儿园参加主题活动帮忙的时候比较多,一般都是家长在做,幼儿在等,感觉邀请家长参加只是走形式;9位家长提到不清楚参加的目的,每次按教师要求参加完活动之后,活动就结束,所以根本不清楚来的目的。

由上述调查可以看出,虽然利用家长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对幼儿的影响较显著,但从家长自身来看,教师开展的主题活动没有明确的活动规划,家长不清楚参加主题活动的目的,使家长参与活动只是走形式,并没有对主题活动的成效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4.利用的困境呈现利己主义

由调查可知,“家长没时间”总体均值为2.97,“教师方面的原因”总体均值为2.17。访谈中关于教师利用家长资源会遇到什么困境,19位教师提及最多的困境是来自家长,集中于“家长没时间”“家长提供的材料不及时”“家长不理解”“家长不愿意”。仅1位教师从自身角度谈论对家长资源利用的困境,进行了自我反思,表示家长资源有利于幼儿教育,但由于自己挖掘家长资源的能力有限,故没能将其利用好。这说明教师多将主题活动没有利用好家长资源的原因归结为家长。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即教师将更多的困境归因为家长的不配合,很少从教师、幼儿园自身出发,显示了教师权威观念根深蒂固。[3]

由家长访谈可知,家长认为教师在利用家长资源方面频繁、不合理,且存在不指导的情况,这与教师访谈的结果相矛盾。教师与家长表达的感受是真实的,但他们在分析问题时容易从对方身上找原因,因此出现矛盾的结果。有效利用家长资源是一种双向的行为,只有家长和教师相互了解、配合和支持,才能将家长资源的优势展现出来,因此善于反思自己,加强沟通,将矛盾最小化,才能形成家园合力。

(三)原因分析

1.幼儿园层面

所调查的幼儿园较多关注的是教学、课程、师资建设等,对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较少提及。教师得不到幼儿园的支持与鼓励,多奉行“拿来主义”,对现有活动照搬照用,想不到或不能很好地利用家长资源。没有幼儿园的相关指导,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遇到问题时,就不容易解决问题。幼儿园缺乏对家长资源的整合,活动结束后没有将利用家长资源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导致家长资源利用的效果不明显。

2.教师层面

教师工作多、任务重,对怎么规划和设计主题活动往往感到有心无力,因此常常参照已有活动。幼儿园活动素材虽然能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思路和方向,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照搬照用,会禁锢教师的思维,家长也无法参与主题活动的规划,导致主题活动缺少创新性和灵活性;教师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的能力欠缺,间接影响家长资源利用的效果。教师利用家长资源的能力欠缺,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困难,也没有进行全面深入的自我反思。

3.家长层面

家长是幼儿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以及幼儿教育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家庭资源是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参与主题教育活动的能力对主题活动的开展有很大影响。首先,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幼儿园,自己对孩子的教育中起的作用不大,因此教师邀请家长参与主题活动,或请家长进课堂讲授相关知识时,家长会以“工作忙,没时间”为由拒绝参加活动。虽然教师能积极主动地利用家长资源,但家长不配合会让主题活动的开展效果大打折扣。其次,家长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入,虽然很多家长能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但并不清楚教师利用家长资源的真正目的,家长误认为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任务,家长的被动使其参与主题活动表面化。

四、建议

(一)幼儿园整合家长优势,建立家长资源库

幼儿园通过完善家长资源库的建设和运用,可以提升幼儿园主题活动家庭资源运用的频率和效率。[5]目前,所调查的幼儿园利用家长资源处于“随意利用”阶段,没有专门的资源库对家长资源进行收集与规划,教师利用家长资源无迹可寻,浪费了大量寻找家长资源的时间与精力。因此,幼儿园应建立班内、园内家长资源库,并且不断更新资源库。

班级家长资源库可由班级教师通过幼儿入园登记表、家访、家园联系、日常观察和聊天等形式建立,以便教师了解家长的职业、爱好、特长及社会关系,筛选出可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帮助的资源,再按照主题活动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类汇总。班级家长资源库由班级教师管理与规划,需要时可查找,不需要时注意信息加密,防止信息泄露。园内家长资源库可由管理人员对各班级的家长资源库进行整合,便于幼儿园大型主题活动使用。无论是班级家长资源库,还是园内家长资源库的调查与收集,都应注意采集信息规范,不要重复收集,还要注意信息保密,防止部分教师根据家长职务、收入区别对待幼儿,产生身份歧视。在筛选家长资源时,教师应该按照便利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有代表性且安全的原则。当幼儿园大型主题活动需要利用家长资源时,分管任务的教师可向管理人员提取与主题活动相关的家长资源,将其利用于主题活动中,以达到优化幼儿园教育资源效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二)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增强实践智慧

首先,教师要把家长当作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与家长共商主题活动规划,共论活动安排,学会倾听家长的想法,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家长。

其次,教师需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设计家长资源的利用种类与利用形式。因此,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锻炼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自主阅读相关领域书籍、观摩优质课程视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与经验丰富的教师探讨经验等方式,逐步充实自身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利用家长资源的能力。教师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的最佳途径是实践,教师可将自身所具备的利用家长资源的知识和理念,进行大胆创新和实践,改变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6],让家长资源更好地融入主题活动。

最后,教师要用自身的实践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通过举行班级家长会、社区宣讲会,结合教育案例,讲述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家长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价值,从而提升家长资源在主题活动中的利用效果。教师也可以利用园内公众号宣传家长资源的价值,利用教育专家的威信,分享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与家长资源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让家长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如组织家长开放日,展示幼儿的一日生活、幼儿园教育成果,让家长贴近幼儿园教育,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合作伙伴。只有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才能够在利用家长资源方面得到家长的支持,提高利用家长资源的成效。

(三)家长正视自己职责,主动参与主题活动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园真正发挥互动效应,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来。因此,家长首先要正视自己的职责,摒弃“教育是教师的事情”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参加家长座谈会、阅读家庭教育相关书籍和接受教师科普的方式更新教育理念,认可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其次,有意识地整合自身资源,主动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家长可将自己能够为幼儿园提供的物质资源、教育经验以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汇集在一起,便于幼儿园整理,为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提供便利。例如,家长将家庭中可以利用的旧玩具、废旧物品整理出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做准备。家长整合自身的职业优势、兴趣特长、教育经验等资源,填写家长资源调查表,便于教师在利用家长资源时有针对性。家长有意识地整合自身资源可以为教师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家长资源打好基础。最后,家长可以通过家长进课堂、家长观教等途径主动参与幼儿园主题活动,了解主题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幼儿的发展状况,从而达到家园合作良性互动的目的。

猜你喜欢

利用幼儿园资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我爱幼儿园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欢乐的幼儿园
资源回收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