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2022-02-11黄丽琼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35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文创内涵

黄丽琼(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一、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内涵与特点

博物馆文创产品内涵丰富,有着自身显著特点,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一)内涵

文创产品的全称为“文化创新产品”,文创产品本身是文化内涵与产品载体结合的产物,其灵魂就是文化,通过创意解决两者融合问题,因此,文创产品设计本身就是深度理解文化并再次加工赋予其新价值的过程。

从图1 中可以看出,文创产品与艺术衍生品、旅游纪念品存在差别,前者是后两者交叠部分。以前文创产品通过旅游纪念品的形式进入市场,但随着网络经济高速发展,异地购买行为出现。这一背景下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旅游场景,更多的是购买者对其喜爱。同时,文创产品生产方式有两类,一类是传统匠人手工制作,另一类则是设计师设计后批量化生产。总之,文创产品本身是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的载体,也是浓缩后的地域文化彰显,在消费需求的与审美品位提升的背景下,需要设计人员更多设计创新,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图1 文创产品特性(图片来源:转引自钱琰彬《新文创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二)特点

(1)文化性特点。博物馆文创产品最大特征就是文化性。博物馆馆藏内容丰富多样,文化再现的主要手段就是符号的拆解提炼。同时,文化性还可以传达产品中蕴藏的历史、人文等。文创产品研发过程中融入设计者的理解与敬畏,形成文创产品的不同特色。

(2)艺术性特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另一特点就是艺术性。文创产品的艺术美不但体现在外观上,更体现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通过强化装饰、材质及艺术等给消费者创造高级美感。文创产品吸引消费者的一大因素就是艺术美感,这点需要设计者高度重视。

(3)实用性特点。衡量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重要度量就是实用性。当消费者对文创产品外观产生好感后,还会思考其实用性,实用性成为促成购买的一大因素。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体现出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利用实用性吸引更多消费者,逐步增强文创产品的影响力。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分析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文创产品设计质量提升,现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

(一)设计方案选择不当

随着博物馆文创产品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提升,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种类增加,为了使文创产品的新颖度拉近公众与博物馆文物的距离,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案,因此,实际中如何选择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案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包括文创产品设计是否就其文物中某个特点加以发挥和深化,方案是否满足工艺生产要求,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多种消费群体的评价,是否注重艺术性和观赏性之外的实用性等。不同类设计人员考虑的重点不同,站在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出现不同人选择不同方案的情况。实际中,需要考虑大众选择的性价比最高和亲民度高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资金相对不足

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是否顺利直接影响后续工作开展。但就当前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提升空间非常大,各个地区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地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投资力度非常有限。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步,在政府部门的鼓励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的投资力度开始有所增加,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难度也在增加。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投资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水平。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就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工作难度较大,在具体工作开展中,难以组建优质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队伍,对“高冷”的文物藏品提取精髓赋予更接地气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多种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发展,实现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发展,需要综合能力强的设计人才。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小众领域的文创产品拓展到大众文化消费,实现文化破圈,这些都非常需要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人才极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设计修养。

(四)文创产品设计的趋同性

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情况严重,文创产品以模仿绘本和文物为主。目前,国内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有着鲜明特点,受到人们青睐。当市场上有博物馆文创产品获得成功后,其他博物馆纷纷效仿。但绝大多数博物馆只是模仿成功的文创产品,缺少突破与创新,这种一味模仿的设计方式极难获得人们认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分析其文化内涵,设计理念理解停留在表层。而且这种模仿行为的存在,使得市场上文创产品同质化严重。大部分博物馆文创产品为手机壳、书签、挂饰等,产品设计时无法体现出产品特色与文化内涵,也就谈不上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自然产品销售情况不理想。

三、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改进措施

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时进行创新,打破传统设计理念的限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提高文创产品的互动性,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开展差异化设计,具体措施为:

(一)增强产品的互动性,融入人性化的理念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速、频繁,而且其传播影响的范围更广,人们稍不注意就会在信息中迷失,分不清真假,或是被信息所淹没。如此情况下,如何精准把握用户信息需求,获取其信任,已经成为当前文创产品设计者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中一定要强化和用户的沟通,通过作品,体现出设计的交互性。在造型、图案、结构,以及产品涉及的人物故事等体现的出的历史场景,可以运用全息投影、VR 虚拟现实的线下数字化沉浸式交互体验组成,以声、光、色、形的多维度信息传播赋予文创产品,让内容实现现代艺术的动态化发展。如此通过视觉传达,会在设计者和用户之间形成交互,提升用户关注度和阅读兴趣。新媒体背景下,作为文创产品设计者,需要对媒体和用户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全面交流平台,第一时间针对信息进行交流和共享,而这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开发、分析和梳理。因此,为促进行业平稳发展,在现有基础上,还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文创产品设计者,为整个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新媒体背景下,作为文创产品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不仅要展现出新媒体人的审美特征,同时还要以“人”为核心展开设计,满足人的真实需求。同时,新媒体时代发展变化更快,竞争更激烈,作为一个文创产品设计者,想要跟随时代而不被淘汰,就要进行自我提升,不断创新,避免观众审美疲劳。在设计时,需要借助有限的空间将产品的关键信息,受众群体所需要的内容、情感、文化以及美融入其中,实现产品外观的吸引力,与受众群体的视觉停留速度以及产品陈设的环境空间有效结合,体现出交互设计这一创新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越多越好,有时恰恰相反,但这都因人和产品而异。新媒体环境下,文创产品设计的作品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丰富、致使其设计所需的周期越来越短、速度越来越快,这也导致用户对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中,如果能加入一些历史或文化元素,再结合当下时代特点、人们生活场景的融入等,不仅体现时代特征,增加文化气息,而且能够吸引人思考,必然受用户欢迎。但要从众多文化元素中筛选出合适的、体现出其设计的艺术欣赏价值,就要从用户需求和感受入手,尽可能选择能够引起受众共鸣的,才能提升设计感,提高影响力,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如此才能在互联网所在的信息爆炸时代帮助人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二)增强文化的辨识度,注重产品设计创新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博物馆在展示城市特色的基础上,向游客与参观者揭开历史的面纱,重现博物馆所在城市经历过的磨难与辉煌,尊重历史,实现对民众的教育作用。因此,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沿袭这种使命,提高城市及博物馆文化的辨识度。要想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文化辨识度,需要挖掘产品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将文化与文创产品联系起来,使得文创产品可以体现博物馆文化。因此,提高博物馆文化辨识度是文创产品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夯实这一基础,文创产品才能走得更远。

文创产品设计时,需要突出创意与创新。具体而言,设计人员要在原有文化底蕴加持的基础上,主动创新、敢于创新。文创设计人员要结合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元素,统计与分析现有元素,分析各元素之间的联系,夯实文化基础,做好文创产品设计创新的准备。文创产品创新设计时要把握消费者喜好,运用文旅结合方式,强化与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增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文创产品可以和城市特色相互呼应,避免文创产品同质化,激发游客购买欲望与提高产品价值。此外,博物馆文创产品要扩大目标客户,不能局限于博物馆旅游的游客,而是扩大至想要获得文化体验的所有人群。

(三)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文创产品内涵

现代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起着重要作用,借助传统文化符号拓宽艺术设计思路,提高文创产品设计的艺术张力,给使用者带来不同体验。新形势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领域广泛应用传统文化符号,显著丰富了文创产品设计内容。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实现推进设计行业发展的目的。通常情况下的传统文化符号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艺术价值,只有意识到这些元素的价值,才能对这些文创产品元素合理使用,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表现力,增强设计方案的设计质量。之所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以经久不息地流传,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发展和应用价值,不仅是文化的传承,其造型和寓意等在现代设计理念中完全通用。而且经过前人不断总结和推敲,使得传统文化元素更具发展价值和潜力,其形式完全可以满足现代人对于美的渴望与追求。

国内传统文化符号文化种类较多,实际设计时一些文创产品元素可以直接使用,有一些则需要经过艺术加工处理后才能使用,而不是简单地直接套用。文创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有选择地提取与使用传统文化符号,形成新的形象。如常见的青花瓷、龙凤纹、八卦等,现在设计人员可以选择性使用这些元素,它们本身有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拼贴、剪切、组合、相连、变形等抽象化方式的再创造,提高文创产品设计效果。或者利用具象元素,如动物、植物图案单个图形纹样用现代造型语言和色彩变化融合,或者通过渐变、发射、重叠等构成形式进行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纹样组合变化等设计手法,促进设计效率的提升。此外,设计人员遵守相应原则,避免出现盲目套用的情况,切实满足客户需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做好研究分析工作,充分掌握传统文化符号的内涵,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筛选,挖掘本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创作与表现。在形式上通过水墨、工笔、造型、构图、色彩等形式,结合文化精神、观念、生活习俗等多元化主题内容,增强文创产品设计的质量,丰富其内容,提高室内环境的文化氛围,切实满足客户需求。我国有着多元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民俗特色风情,可以丰富文创产品题材资源的应用,不同文创产品元素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要在保留原有内涵的基础上组合不同的文创产品元素,给人展示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提高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效果。

(四)讲究气韵结合,开展差异化设计

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不能一直停留在对传统文化元素图案、纹理、色彩等的表面提取和直接应用上,不能将原本寓意深厚、内涵广泛的文化元素仅应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外观造型上,而是要通过文创产品的外观设计特点让消费者感受到传统文化元素的精神内涵,意识到其真正价值所在。比如“官帽椅”,虽然在造型上与人体工程学原理不相符,但设计者却借助这种新奇的设计使人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中“坐如钟、站如松”的行为观念,从作品中折射出中古人对于德行操守的看重,以及思想上刚正不阿、处事一板一眼的态度,即所谓的君子哲学。其犹如一股气韵一般潜藏于文创产品设计的样式和细节中,使产品设计的文化内涵得到升华。因此,在针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设计时,设计者不仅要思考传统文化元素在细节上的表现和应用,还要处理好产品外观造型与其材质属性、色泽、通透性等因素间的关系。最关键的,是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关注其气韵设计,不仅能美化产品设计,还能借助不同文创产品风格特点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内涵和审美品位。在具体设计中,设计者应借助视觉符号为消费者展现产品背后的故事以及深刻寓意,在引导消费者感受传统文化其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凸显使用者的精神追求。

从文创产品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博物馆在文化表达上已经从以往的“以物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人为本,以物为重”。现代大众对于文创产品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针对此现象,博物馆在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时,一定要打破传统均等化思维,针对不同年龄受众的喜好开展差异化设计,避免千篇一律。如故宫文创设计,在设计之初,相关人员就针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差异化设计。且故宫博物院一共拥有四家文创网络经营主题,分别是面向当代年轻人的故宫淘宝、面向大众的故宫商场、集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以及专门以出售古典、怀旧产品为主打的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以此针对不同消费者展开差异化设计,满足各种不同年龄层次和品味格调不同的参观者的消费需求,强化品牌特色,达到促进消费的目的。如果按年龄层进行划分可将其受众分为三类,即儿童、年轻人以及老年人。儿童是我国优秀文化传承的主体,在文创产品设计上应从其学习需求出发,为儿童设计一些可以指引其了解中华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的启蒙类产品。年轻人都追求时尚,喜欢彰显个性,在文创产品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其审美观,要能凸显其个性、追求。而老年群体更注重情感的传递以及文化的传承,如有些老人非常念旧,因此在文创产品设计上一定要能体现出情感属性。

四、结束语

总之,博物馆内有着丰富的馆藏文化资源,直接向大众展示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特点,通过新兴媒介展示的传统文化的热潮如雨后春笋般地节节高。通过运用新的数字手段和创意创新思维来研究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可以帮助博物馆更好履行自身公共服务职能,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与提升大众美学素养。新时期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人员要打破传统思维限制,注重文创品牌建设和文化理念的创新设计思路和运营路线,结合现代民众需求,主动挖掘馆藏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文创产品的作用,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植入,为博物馆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文创内涵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彭大将军”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