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非洲猪瘟背景下规模化猪场的消毒工作

2022-02-11李玉杰

中国猪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消毒剂圈舍猪瘟

李玉杰

(辽宁双增种猪育种有限公司,辽宁丹东 118316)

近年来,随着行业的不断探索和实践,越来越多的养猪企业意识到,包括消毒在内的生物安全措施仍然是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烈性动物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1 消毒的概念及分类

1.1 什么是消毒

消毒是指杀死特定环境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及虫卵等)的方法;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1]。在养猪实践中,把包括灭菌在内的能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所有方法统称为消毒。

1.2 消毒的类型

按照消毒的作用原理,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消毒法[2]。化学消毒是猪场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方法,消毒剂种类较多,作用机理、消毒效果不尽相同。应用于消毒且不可逆地杀死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品叫做消毒剂。除此之外,也可按照消毒的目的分为预防消毒、紧急消毒和终末消毒。

2 规模化猪场常用消毒剂简述[3]

消毒剂根据其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分为高效消毒剂、中效消毒剂和低效消毒剂[4]。高效消毒剂主要有醛类、碱类、卤素类消毒剂、过氧化物、双链季铵盐等;中效消毒剂主要有醇类、酚类等;低效消毒剂主要包括苯扎溴铵等单链季铵盐类、洗必泰等二胍类、染料类等。

2.1 高效消毒剂

2.1.1 醛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烷基化反应使菌体蛋白变性。能杀死细菌繁殖体、芽胞、病毒和真菌等。主要用于圈舍、工具、库房等的消毒。常用的有甲醛、戊二醛等。甲醛具有致癌性,应少用;养猪生产现场以戊二醛的复方制剂较为常用。

2.1.2 碱类消毒剂

碱类消毒剂作用机理是氢氧根能水解菌体蛋白和核酸,使细菌灭亡。对细菌、病毒均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高浓度碱类消毒剂可杀灭芽胞。碱类消毒剂无臭、无味,可用于器具、圈舍等的环境消毒。主要有氢氧化钠(火碱)和生石灰(CaO)。日常养猪生产中生石灰一般配制成20%的石灰乳涂刷圈舍地面、墙面、栏杆及道路等[5],即所谓的“白化”。

2.1.3 卤素类消毒剂

卤素类消毒剂主要包括氯制剂和含碘消毒剂。氯制剂的杀菌机理是氯化作用破坏菌体或者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引起细菌灭亡。主要有漂白粉、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等。主要用于畜禽圈舍、养殖场地、运输车辆、畜禽排泄物的消毒,也可用于饮水消毒。一般具氯臭味,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消毒人员需做好防护。养殖场常用的碘制消毒剂有碘酊、碘溶液、聚维酮碘等。

2.1.4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一种氧化剂,可通过氧化反应损伤细胞结构或抑制细菌代谢,导致细菌死亡。能杀死细菌繁殖体和芽胞、病毒和真菌,属于高效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过氧乙酸可用于养殖场圈舍、养殖场地、圈舍墙壁、食槽、器具等喷雾、加热熏蒸消毒。

2.1.5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是一种无机酸性氧化剂,主要由单过硫酸氢钾、氯化钠、有机酸等复合而成。在水中经过链式反应产生次氯酸(卤素类消毒剂)、新生态氧,氧化和氯化病原体,兼顾了氯制剂、酸制剂、氧化剂三重功效,其特点是高效、广谱、安全、无残留,对非洲猪瘟病毒杀灭效果确实。

2.2 中效消毒剂——酚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作用机理是其可破害菌体细胞膜,较高浓度下也会使细菌体蛋白变性,达到杀菌的目的,但对细菌芽胞和病毒的作用不强。其消毒效果受环境中有机物的影响较小,可用于排泄物、环境、圈舍及生产用具的消毒。主要有苯酚、复合酚等,养猪生产现场以复合酚最为常用。

2.3 季铵盐类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其作用机理是改变病原体膜的通透性,低浓度时呈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呈杀菌作用。可杀灭大多数细菌和真菌以及部分病毒,但不能杀死芽胞,尤其是对无囊膜病毒不敏感。常用的有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癸甲溴铵(百毒杀)等。主要用于环境、器具、办公场所等消毒。

此外,还有醇类消毒剂,如酒精,主要用于皮肤消毒;酸类消毒剂,如甲酸、丙酸等有机酸可加入饲料中,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也可防止饲料霉变;染料类消毒剂,如甲紫,常用于治疗皮肤或黏膜的创伤和溃疡等。

3 猪场内常见场景消毒剂的选择

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效果受浓度、环境温度、pH值、有机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养殖场需根据场景及消毒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并应轮换使用不同的消毒剂,以避免病原微生物产生针对某种消毒剂的耐药性[6]。

3.1 人员消毒

人员的流动性最大,最好的消毒方式就是隔离和洗澡。休假返场员工采取24 h+48 h的隔离模式,即在隔离中心隔离24 h,检测合格后再到基地生活区隔离48 h后方可进入猪场生产区。进出生产区必须更衣、洗澡、换工作服,工作服、靴子每天用“卫可”水清洗消毒后,80℃50 min以上高温烘干。

3.2 物资消毒

猪场物资种类众多,是消毒管理的重点。目前,规模化猪场大多建成了多级库房体系,各级库房划分为净区和污区,2区之间需要有明显的物理界限。新来物资先拆除外包装,然后在消毒间开始消毒。劳保用品、生产工具等耐高温不易燃的物品采用高温消毒;兽药等不宜高温的物资采用浸泡消毒;疫苗则采用擦拭消毒。消毒后的物资采样检测合格后转入下一级库房。

3.3 养猪场大环境消毒

猪场大环境主要指场区内外主干道、办公楼周边、猪舍外围等。因区域广、面积大,从成本的角度考虑,一般采用2%火碱消毒,每周消毒2~3次。

3.4 舍内消毒

日常对舍内走廊、工作间、浴室等公共区域等进行火焰消毒或“卫可”等喷雾消毒,每天1次。空舍消毒按以下步骤进行:清理→排污→浸泡→冲洗→消毒→风干→消毒→检查或检测[7]。空舍后,猪饮用水管可用过氧乙酸、“卫可”等浸泡消毒,浸泡至少24 h以上,确保每个饮水器都接触了有效浓度的消毒剂。根据疫病压力和猪舍的污染程度,消毒可采用喷雾、火焰、熏蒸和白化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消毒模式。

3.5 饮水和饲料消毒

Vincentter[8]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病毒在饮水中的最低感染剂量为100TCID50,在饲料中的最低感染剂量为10450%TCID50。在饲料采购中,需把好原料关,玉米从粮库采购烘干玉米,新原料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后方可使用,且根据生产计划,集中采购玉米、豆粕、鱼粉、饲料添加剂等。李洪宇等[9]研究发现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2%的柠檬酸,可以有效灭活非洲猪瘟病毒;全价饲料加工过程中可高温制粒或熟化也能起到杀毒灭菌的效果。猪日常饮用水中可添加酸制剂、碱性添加剂供猪饮用。做好水源保护、防止污染、定期化验水质。

3.6 运输车辆的消毒

拉猪车是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车辆的冲洗消毒基本流程为浸泡→刷洗→消毒→烘干→检测→登记。首先用专用清洗剂浸泡车体全身15 min,然后刷洗车厢、驾驶室、车顶、车底、轮胎及挡泥板等,做到刷洗彻底、不留死角;再然后是消毒,可用“卫可”等;烘干(60℃,1 h);采样检测合格后方可到二次转猪台。

3.7 低温环境下的消毒

冬季室外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达克杀等消毒剂;高风险的重点区域可采用火焰消毒。

3.8 针对非洲猪瘟病毒的消毒剂选择

当下,非洲猪瘟是养猪场主要的疫病压力,农业农村部2020年2月29日印发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20年版)》中推荐了针对非洲猪瘟的消毒剂,主要有氢氧化钠、过硫酸氢钾、戊二醛、复方含碘类、季铵盐类、二氧化氯等。

4 小结

消毒是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措施,还应做好物理隔离、猪群免疫、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传染病发生的风险和概率。养猪场在选择消毒剂时,需要综合考虑消毒效果与成本的关系,根据猪场情况和当地疫病流行特点选择消毒剂。

猜你喜欢

消毒剂圈舍猪瘟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圈舍养羊日常管理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