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故乡”:做有根的中国人

2022-02-10陈芳刘海玲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年12期

陈芳 刘海玲

【主持人语】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创办76年来,赓续“力学报国”精神血脉、“研究创造”文化基因,实现了从“努力学习,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到“致力于学,学以成人”办学理念的跨越。“创造性成长: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是学校积淀了20余年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项目,意在让创造成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开辟学习的新赛道。指向创造性成长的主题研究活动,就是该项研究的行动方案。本期《关注》栏目呈现“读懂故乡”“科学家精神”“劳动最光荣”三大主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以及成尚荣先生对其意义价值的高远定位。

——李琳

摘要:指向创造性成长的“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打开”“研究与实践”两个板块的内容,分“选题与论证”“规划与准备”“展开与深化”“展示与分享”四个环节推进,依托“评价表”“发布会”“微访谈”总结与评价,改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实现学生的创造性成长。

关键词:创造性成长;主题研究活动;“读懂故乡”

一、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内容的设计

故乡,是每一个人血脉牵系的地方。许多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远离祖辈曾经生活的故土。故乡,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陌生的存在。2022年1月,学校开发了“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贯穿整个春节,历时近一个月,全校3000多名学生全员参与。这一主题研究活动,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去了解故乡,开启寻根之旅。“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打开”“研究与实践”两个板块的内容。

(一) 感知与打开

这一板块,引领学生走进“名家名画中的故乡”,欣赏青砖黛瓦的江南民居,品鉴吴冠中笔下的小桥流水,体悟丰子恺画中的乡情;引领学生走进“名家名作中的故乡”,吟诵“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再读琦君的《桂花雨》、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余光中的《乡愁》,透过字里行间感知浓浓的乡愁;引领学生走进“影视作品中的故乡”,从央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中,穿越镜头聚焦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商州、迟子建的冰雪北国、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还原作家童年往事、青春岁月,追忆乡情;引领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中的故乡”,倾听“我爱戈壁滩,沙海走骆驼,我爱洞庭湖,白帆荡碧波……”“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的旋律,在欣赏、吟诵、收看、倾听中走进故乡。

(二) 研究与实践

“讀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完成集学习资源、研究指导、过程记录、成果表达于一体的“研究手记”。

低年段的“研究手记”是一份四折页的画册,主要让学生通过“聊一聊”“议一议”的方式确定研究选题,通过“写一写”“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展一展”“秀一秀”的方式呈现研究收获。低年段的“研究手记”更多体现的是“玩中学、玩中研、研中乐”。

中、高年段的“研究手记”,以“问一问”“查一查”“填一填”等方式开启研究“小热身”,了解“什么是故乡”“故乡有哪些别称”,然后从兴趣入手,提出自己的问题,如“我的故乡有哪些历史名人?”“我的故乡有哪些美食记忆?”等。一个个问题,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研究热情。接下来,顺着“研究地图”,即“选题与论证—规划与准备—展开与深化—展示与分享”,开启四个研究环节。“研究地图”是学生研究的导航,每一个环节都会提供实用的脚手架,每一页都有“研究助读”和“备选研究方法”,以气泡图的形式伴随学生研究始终,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可读性、操作性和审美性。在“研究地图”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具体的研究实践,最终收获自己的发现,并发布自己的研究成果。

二、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过程的推进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的实施,遵循“研究地图”中的“选题与论证”“规划与准备”“展开与深化”“展示与分享”四个环节推进。

(一) 选题与论证

这是研究的起点与方向。我们放手让学生围绕“读懂故乡”这一主题研究活动自主选择话题,希望他们能在探索中迈出创造性成长的第一步。选题与论证开始前,学校会从学生视角出发,或充分运用绘本、视频,或精选“金句”和故事,启发并建议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角度小、易聚焦的研究话题,不“扎堆”。学生选出了观照故乡人物(家谱、名人)、景点(名山大川、古迹新景)、文化(历史溯源、故事传说、独特风俗、美食记忆)等多个角度的话题。

对全校3000多名学生的选题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757位学生对故乡美食兴趣最浓,595位学生乐于走近故乡风景名胜,423位学生想去追溯故乡历史,189位学生愿意探索故乡风俗,170位学生打算寻访故乡人物,47位学生对故乡方言产生了研究欲望……学生确定的有意思的选题有:“没有一只鸭子能游过长江——关于南京烤鸭的研究”“《红楼梦》中的如皋文化”“一道酸辣粉蕴含的湘文化”“故乡的尕面片”“舌尖上的酿豆腐——藏在我们心中的客家精神”“探究特殊的公交线路——感受南京的博爱”“明孝陵——石象路上的石兽们”“让一招一式炉火纯青——感受白局文化”“浦口火车站,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慢享时光,治愈系宿迁”“走进故乡,了解抗美援朝英雄——杨根思”“华罗庚的‘乡情和‘家国情怀”“最美是乡音——方言中的七大姑八大姨”……这些选题都体现出创造性。

(二) 规划与准备

选好了话题,接下来就需要规划与准备,设计研究的行动路线。建议学生细化分解研究目标,将拟定的研究选题分解为若干研究小任务以及可操作的研究行动,如“读一读”“查一查”“访一访”“听一听”“画一画”“尝一尝”等。此外,引导学生学会统筹,给小任务“排排队”,把时间节点放进规划里,用进度条推动研究进程。研究规划流程的设计,可以灵活使用鱼骨图、树状图、流程图、思维导图等。比如,低年段有学生的研究选题是“故乡的尕面片”。尕面片是她故乡青海西宁的美食,也是这个学生的爷爷奶奶最爱吃的一道美食。她在家人的帮助下,决定先以“问一问”的形式了解与尕面片相关的文化,然后再以“做一做”“尝一尝”的方式,学做尕面片。再如,中、高年段有学生的研究选题是“探究特殊的公交线路——感受南京的博爱”。对此,他做了“读”“查”“寻”“访”“思”的研究规划。“读”,即阅读《寻城记·南京》《南京,这座城》等资料,并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查”,即查找关于孙中山先生“博爱”思想的文献资料,查阅关于34路公交线路的内容。南京公交34路是按照当年运送孙中山先生灵柩的线路而设计的,全程行驶在闻名中外的中山大道上,被称为“博爱线”。“寻”,即乘34路公交汽车,寻找沿途的“博爱”因素。“访”,即到中山码头、34路公交站、中山陵、孙中山纪念馆、中山门、鼓楼医院等地方,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全方位感知与博爱相关的内容。“思”,即深入思考“什么是‘博爱”“南京为什么被称为‘博爱之都”“34路公交线为什么叫‘博爱线”等问题,对“博爱”做透彻、全面的理解。

(三) 展开与深化

这是学生研究实践的关键环节,意在指引学生沿着预期的目标和设置的规划,通过实实在在的“做”,走进故乡,感悟乡情。

展开与深化阶段,学生可以选择独立研究,可以与学习小组结对研究,可以邀请教师作为小组研究导师,可以约请与自己研究相关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加盟,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巧用资源,多方融合,充分参与学习和实践。学校会提供多种富有智慧的研究方法,供学生研究时单个应用或组合运用。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同时,启发他们创造出新的研究方法。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意想不到的变化。此时,学校会启发他们回头看,换个角度再思考;会提示他们启动规划中的预案,灵活调整探究思路;会激励他们像科学家一样实事求是、专注与创新;会提醒他们从模仿起步学习做研究,珍视每一份研究的“手稿”,在“读”与“查”中阅读相关资料,梳理筛选重要信息;会建议他们在“寻”与“访”中实地走一走,连线故乡亲人,展开深入研究。

比如,研究“故乡美食尕面片”的学生,按照研究规划,请爷爷讲述尕面片的故事,知道了古代青海人奔走在草原上,只要带上面粉、碗,用三块石头支起锅就可以做面片,这就是“三石一锅”的来历。和家人一道“和面”“揉面”“醒面”“揪面片片”,有模有样,还做了不同味道的尕面片。开展“探究特殊的公交线路——感受南京的博爱”探究的学生,在采访中会遇到有时无法联系到被采访者的困难。教师提醒他从被采访者的工作单位查起,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

(四) 展示与分享

这是复盘并提炼研究成果的环节。

学生的研究成果,有“看得见”的,是在查找资料、寻访故里、亲身实践中的收获;有“看不见”的,是在协调分工、整合资源,运用跨界思维解决问题、提升创造精神中的收获。我们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录研究成果:“拍”,即随拍一张、一组、一套带有故乡印记的照片;“学”,即学练一段故乡方言或戏曲;“讲”,即讲述一个故乡民间故事或名人故事;“画”,即描画一处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或城市地标;“写”,即抒写一篇赞美故乡的文章或小诗;“制”,即制作一份家谱或一份故乡的变迁图……搭建平台,让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分享,线上线下多维互动发布。每间教室的外墙,都是成果发布墙;每个班级,都积极开设成果发布会……学生的创造性研究成果向多方辐射。例如,“探究特殊的公交线路——感受南京的博爱”的学生,写出了《乘“博爱线”,读懂故乡的博爱》的文章,还在年级微信公众号“儿童研究成果发布会”中展示了自己搜集研究资料。学校也在力学小学微信公众号“第三届儿童研究小院士研究成果系列发布”中展示了这位学生的研究成果。

三、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评价的开展

(一) “评价表”中见创造

学校开发了研究素养及不同水平表现的评价表,包括“好问题”“巧规划”“善合作”“用资源”“能坚持”“会总结”“乐分享”“有创造”8个项目,贯穿学生研究的全过程,指引学生在研究意识、研究能力、研究思维、研究品质等层面得到提升。

具体说来,“好问题”表现为将学习实践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研究的起点。“巧规划”表现为将研究目标分解为几个研究小任务,设定时间节点分阶段完成研究任务,这是研究的预设。“善合作”表现为在研究团队中,善于讨论、协商、选择伙伴,组建研究团队,这是研究的平台。“用资源”表现为善于挖掘身边的资源(专家、网络、书籍、场馆等),这是研究的助力。“能坚持”表现为在研究中遇到困难与瓶颈时,能坚持探索不放弃,这是研究的韧性。“会总结”表现为在回顾中,用丰富创新的形式提炼出研究的认知与收获,这是研究的“复盘”。“乐分享”表现为将自己的研究好方法、好资源、好成果分享给同伴,这是研究的开放。“有创造”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这是研究的方向。

每个项目又设有不同的水平层级,以“好问题”为例,设有三个水平层级:水平1,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水平2,留心生活,对关注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有所发现,提出问题;水平3,把学习实践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作为评价指向,学生的研究过程和自评方向自会明确清晰。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结束后,学校动员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研究,聚焦8个项目开展自评、家长评、小组评。五(2)班的一位学生针对自己的研究项目“用天下文枢,育大国栋梁”,做了研究小结:“在研究中,我提出‘为什么南京被称为天下文枢这样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问题入手,我合理规划,从‘古‘今两条线寻访文教遗迹和现代学府,又从‘史‘地两条线了解故乡教育,并认真整理资料,归纳提炼,收获挺大;制作微课和海报,剪辑短视频,与同学和亲朋好友分享;如果有机会采访专家,或与小伙伴合作研究,我的研究会丰富、更深入。”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研究历程,更能看到他们在探究中对自我优势的发掘以及对不足的反思。

(二) “发布会”中见成长

分享发布,是学生研究中彼此启发、相互激励的最佳环节。

学校搭建各式各样的展示平台,供学生发布成果:每间教室外,都有一面“儿童研究成果发布墙”;每一间教室,都是学生研究成果发布的“报告厅”。“找个固定时间召开班级成果发布会”,是学校课程设计的内容之一;“以‘仪式感分享成果”,是师生的共同约定。

每一个学生,都是研究成果的发布人。他们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故乡、自己的发现、自己的骄傲。面对全班,“发布人”落落大方,分享自创的小诗《城门内外皆故乡》、自绘的南京诗文地图、自编的《紫砂故乡情》故事、自制的《欢迎来南京品尝——野菜攻略》短视频……闪光的儿童智慧,浓浓的家国情怀,成长无处不在。

(三) “微访谈”中见活力

我们还组织了个性化的“微访谈”活动,约请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深度访谈64位“儿童研究小院士”,鼓励师生制定个性化的访谈提纲并参与采访,在学校公众号平台中展示访谈内容以及与“儿童研究小院士”的全部研究成果。该平台浏览量超万次,充分展现了开放式儿童研究的魅力。

“读懂故乡”主题研究活动,立足引导学生认识故乡、热爱故乡,从而树立长大建设故乡的理想,着眼于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育人目标,从学生的创造天性出发,优化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寻访中发现、在感悟中创造。全校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自评,人人获奖,人人成功。每个学生都深刻体验到自己是生活的创造者,每一天都在创造中成长。

(陈芳,江苏省南京市力学小学常务副校长,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刘海玲,江蘇省南京市力学小学。南京市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