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动物世界》的声音艺术分析

2022-02-08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音画音乐

张 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电影《动物世界》是由日本漫画《赌博默示录》改编而来,男主人公郑开司是一个普通的小镇青年,因被发小李军欺骗,陷入债务危机,无奈之下登上“命运号”游轮参加一场生死游戏。这部电影在工业完成度上有较高的水平,不论是剧情故事的丰满程度,还是视听效果的呈现,都表现出韩延导演强大的掌控能力和出色的执行力。这是一部画面和听觉均占据重要地位的影片,无论是镜头画面,还是音乐和人声,对于影片的推进,氛围的营造,乃至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

1 影视声音艺术

影视声音是一种诉诸听觉的特殊体验,往往用来建构影视作品的叙事体系。一般而言,声音可以直接进行故事的讲述,也可以通过配乐等方式对叙事进行间接的推动和渲染。影视声音包括音乐、音响和人声三大要素。近年来,对于影视声音艺术的研究虽相比之前有所增加,但是往往对于影视声音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如视觉艺术,画面“第一性”始终是声音研究者或者声音制作者在工作中无法逃避的阴影[2]。对于这一困境的打破,不仅需要研究者在理论方法上进行不断努力,还需要影视创作者在实践中积极尝试和创新。一部成功的影片,声音与画面必然互融互通、无法剥离。电影《动物世界》在声音制作上可以说作出了全新且较为成功的示范。整部电影的声音制作严格按照标准电影声音工业化流程,声音制作团队分工细致严谨,配乐部分由专业的好莱坞作曲团队反复打磨和设计完成,加之流畅炫酷的视觉特效,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畅快淋漓的视听体验。

2 内心独白

人声是影视声音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影视人声的艺术设计由不同的创作者负责完成,内心独白是影视人声的一种,是人物语言动作的一种形式,一般以第一人称的自述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可以通过插入人物内心独白的方式,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升华作品主题。

电影《动物世界》中,主人公郑开司的内心独白有两处,对于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及展现人物特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处内心独白在整部电影的片头部分从0:01:05开始到0:03:21,人物低沉、冷静的声音中又带着一丝不屑与逆反,人物通过自叙独白的方式,讲述了自己幼年时期经历的生活变革,展现了郑开司像个小丑一样迫于现实又不屈于现实的人物性格,带有一丝不屑和随意的语气又给观众营造出一个“无所谓”“不靠谱”的形象,制造了人物特点上的对立和冲突,以设置悬念的方式让观众对人物产生好奇,为后面脑洞大开的幻想情节做了铺垫。

第二次内心独白从电影的1:54:40处开始,此时电影已经接近尾声,剧情在此时也到了最关键的反转时刻,郑开司在生死一线的时刻自救成功,走出小黑屋,面对朋友和搭档的背叛、人们毫无底线的贪婪和欲望,他心中的愤怒达到了极点,“该打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我也跑到了尽头,老子信的道老子自己来守……”一段掷地有力的内心独白展现出人物性格中的不屈与疾恶如仇,郑开司大步走出小黑屋,小丑的形象若隐若现,他将“刀疤脸”视为生存筹码的钻石抛洒出去,痛击背叛者,地铁打怪的画面与现实穿插在一起,一声撕心裂肺的怒吼,对于贪婪人性的绝望、对于现实世界秩序和规则的反抗和愤恨尽显其中。这段独白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反转出现,进一步深化了电影的主题以及主人公的形象,在动物的世界里,没有真情实感,只有残酷的弱肉强食和你死我活,而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的心中有坚守的道,此处将观众心中的激情再次点燃。

3 电影音乐的使用独具特色

音乐是最富抒情性的艺术样式之一,在表露人物种种微妙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丰富性方面,音乐是最为活跃、最具表现力的[3]。电影《动物世界》原声碟中包含36首背景纯音乐以及一首同名主题曲《动物世界》,曾提名同年的“好莱坞音乐传媒奖”,整部影片中,背景音乐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戏剧创作要求和人物矛盾特点,配合场景画面巧妙运用,成为这部电影的一大特色。下面将根据剧情的不同发展时期进行配乐分析以及对典型的音画关系进行阐述。

3.1 配乐分析

按照剧情的时间发展脉络可以将整部电影划分为三个部分:上船前、上船后的游戏过程、下船后。上船前剧情主要讲述了郑开司的拮据生活,幼时父亲突然失踪,母亲长期重病住院,发小“大虾米”借口买房骗走了他唯一的房产,还使他背负巨额债务,郑开司无奈之下选择了上船参加神秘的生死游戏。原声碟主要包括《老子天不怕地不怕》《躺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头脑一片空白》等6个音乐片段。在郑开司承担不住生活的重压,坐在床边和昏迷的母亲诉说时,音乐《躺到什么时候是个头》以缓慢的单音连接而成,旋律较为轻柔宁静,营造出一种现实的无助和沉重感,展现出人物情感中细腻和脆弱的一部分。得知被骗后,同样身处医院走廊,配乐《头脑一片空白》的前半程为纯声音效果段落,后半程则是多种元素混杂交织的表现主义风格,将多个细小的声音进行夸张化处理,使其在速度、音色、空间感上与正常状态下的声音形成对比,生动地刻画出郑开司内心的崩溃和痛苦。

上船后的剧情是整部电影最有看点的部分,在游戏过程中人物命运多次反转,环环紧扣的烧脑推理剧情让观众时刻紧绷神经,仿佛身处那场惊心动魄、金钱至上的人兽撕咬游戏中。《命运号》《装模作样》《插翅难逃、陷入泥潭》等20多首配乐也随着剧情的起伏不断变换节奏,并且巧妙地将主人公脑中幻想世界与现实封闭的游戏世界相连接。郑开司被关进地下船舱后,三声低沉的汽笛声逐渐由弱变强,镜头从游轮的窗口特写缓慢拉向全景,“命运号”的游轮缓缓开动驶向公海,主人公郑开司的命运也即将走向未知,悠长的音调起承转合中体现出海面的幽静和巨大的游轮带来的庄严和压迫感,和身处游轮之上的人物渺小的命运形成对比。随着安德森宣布完游戏规则,镜头切到游轮的外景,《游戏开始》铿锵有力又充满节奏感的打击乐响起,每个身处游戏中的人仿佛都居心叵测、充满敌意。在被张景坤欺骗后,郑开司的眩晕症再次发作,在幻境里他缓缓地坠入了无边无际的深海,配乐《插翅难逃、陷入泥潭》采用声音减法,以主旋律听感轻快梦幻的音乐为主,画面中的人物搭配天空、月亮、海洋、鲨鱼等元素,使观众和郑开司仿佛成为一体,身处虚无缥缈之境,游离在其中又努力想要挣脱,空灵的梦境与残酷无助的现实交织,极美的画面更加反衬出人物内心一种堕入深渊的绝望,最后几秒急促旋律和曲调又迅速将其拉入现实之境,回到游戏当中。船上的剧情中,整体配乐的节奏张弛有度,随着游戏的进展状况不断变化,郑开司在无数次燃起希望后,又悉数破灭。配乐中夹杂着船上重机械的混响、实木钟表的指针声、“命运号”的特殊引擎声,甚至于微小的空气噪声,一切细节的声音都是为了辅助紧张的叙事和营造压迫感,实现主游戏区、小黑屋、二楼安全区、休息区、船底实验舱等几个场景之间的自然切换,使观众可以完全沉浸在人物情绪和叙事中。

最终,郑开司自救成功,回归到了平淡的生活中。《下船》《真该死同学》《又见黑衣人》三首配乐不仅以独具特色的风格顺应着剧情发展,同时也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下船时的配乐前半段音色明亮,节奏轻快,后半段混入高扬激昂又庄严的底音,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郑开司接下来可能会再次面临的生存困境,下船后再次回头看向“命运号”,画面最终定格在游轮的全景,仍然会感受到其带来的压迫和森严感。在医院再次见到黑衣人时,悠长转急促的曲调又给人一种深深的不安,让人不禁为郑开司接下来的命运紧张和担忧。

3.2 音画关系

3.2.1 音画平行

音画平行是分析画内和画外音画关系的一种类型。特点是音乐不解释画面,而是以独特的方式将画面贯穿起来,致力于表达某一种单一的人物情绪[4]68。《动物世界》中的医院眩晕部分的画面和配乐就是典型的平行关系。

当郑开司在医院走廊得知被骗的消息后,原有的心理防线瞬间崩塌,头脑一片空白,一段干哑嘈杂但却极有重复性和节奏感的底音覆盖着一层逐渐加快的鼓点声,声音利用多声道的优势,将音效在空间中延展,最表层则是展现各种道具变化的效果声。心脏跳动的声音、按动笔的声音、气囊收缩的声音、水泼到地上的声音等在耳边被无限放大,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抽象夸张的声音和周围实物发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两种声音元素交替使用,将郑开司的脑中妄想世界与现实所处的医院走廊连接在一起,最后以强有力的效果收尾,整段干净有力又富有节奏性[5],从人物主观视点出发进行声音的设计,是人物主观心理感受的外化,配合犯病时画面的眩晕感,这里的整段配乐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将画面贯穿起来,致力于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水果腐烂、护士打针、紧急抢救、水从盆中洒出等画面快速切换又在瞬间停留,这么多的画面,而音乐在其中独立行走,相互配合之下只为了展现郑开司此时心里的崩溃与绝望。

3.2.2 音画同步

音画同步主要是指音乐和画面在情绪、气氛、节奏、内容等多个方面之间的相互吻合[4]70。音画同步往往可以让电影的节奏渐次加强。电影《动物世界》中的地铁“打怪”部分就是典型的音画同步。

郑开司看到发小李军之后,眩晕症发作,好友李军瞬间变成贪婪凶狠的怪物,随着怪物扑面而来的一声怒吼和由远及近的汽笛声,镜头快速转换到地铁车厢之中,车厢里的人也都变成了各种怪物,原本在游戏厅扮演小丑的郑开司变成了“打怪”的正义小丑置身于“战场”中。全副武装的小丑回头,配乐在此时响起,20秒富有旋律感和节奏感的前奏对应着小丑起跑动作画面,随着几秒长音,小丑从高处跃入车厢,配乐突然停顿两秒,随后镜头画面转向车厢内的怪物,配乐声音减小,放大了怪物的嘶吼声,整个封闭的车厢空间内声音的层次清晰入耳。一只扑过来的怪物用五秒的慢镜头呈现,配乐音调略有降低并且节奏转慢,持续三秒后转入正式激昂放肆的斩杀怪物环节,动感说唱的旋律伴随着精准的刺杀音效,流畅的动作戏更加过瘾和带劲。接着转为半远景镜头,镜头固定而列车快速向前行驶,配乐依旧为快节奏激昂的说唱,十秒后音乐戛然而止,画面拉回现实的游戏厅。整个打斗的过程随着人物动作的起落,配乐保持激昂的节奏,中间两次短暂的停顿转折极具戏剧性,将观众的注意力紧紧抓住,整个段落看似在表现郑开司的精神分裂症以及极大的无厘头脑洞,但实则也通过这种戏剧性的方式表达了整个电影的主题之一——勇气。

4 总结

电影是一门视听艺术,在电影艺术蓬勃发展的当今时代,电影声音艺术逐渐在深化作品主题和展现人物内心方面发挥独特的力量。电影《动物世界》对于整体声音节奏的精确把控,不同场景画面下声音层次的加减法处理,以及在众多声音素材中的求同存异、排列整合均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呈现出了较好的效果[5],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将电影对于“人性”和“动物性”的挖掘与诠释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于电影工业与声音艺术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音画音乐
丰收节音画
奇妙的“自然音乐”
丰收节音画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音乐从哪里来?
打造“音画合一”视听体验 索尼HT-X9000F、HT-Z9F和SA-Z9R在华上市
音乐
抗战音画
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了你——音画诗剧《面朝大海》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