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音频直播中主播的情感传播研究

2022-02-08郝思佳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4期
关键词:直播间音频主播

郝思佳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从传统广播电台到如今手机上层出不穷的各种音频软件,互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移动音频的发展。与传统广播电台走车载媒体之路不同,移动音频多样化的选择适配用户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在这种背景下,主播也更加趋于全能,而且每个用户都能成为主播,能自己开通电台进行音频直播。另外,主播与用户在同一直播间内共同参与互动仪式,不仅可以直接进行沟通,还可以共同生产产品,营造情感氛围[1]。

1 情感传播研究现状

对于情感传播的定义,国内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解释。储符琳认为,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情感传播以情感信号的形式在整个传播通道内不断地传递、叠加和作用。陶薇认为,情感传播策略是组织实现战略性关系维持的内容维度的核心层。蒋晓丽和何飞根据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论认为,情感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仪式传播。李建军等人认为,传播活动主题思维采用情感逻辑的结构和指向方式,通过情感主体活动影响传播受体,以情感为基础和传播纽带力求达到传播活动的目的和需求。

有学者将情感传播作为情感策略进行研究。刘志国和牛莉萍等人指出,在情感影响着行为的前提下,拥有共同的情感体验会使受众成为主动传播的主体,并乐于分享和表达。蔡雅雯在《对绿色广告中的情感传播类型和策略研究》中指出,对不同情感的合理运用可以推动绿色广告的健康发展。顾娜娜以《心动的信号》为例分析了恋爱观察类真人秀综艺的情感传播策略,认为其达到了塑造角色、营造很强的剧情代入感、增强节目的话题性等效果。

从情感传播的作用和效果角度出发,王乃刚认为,人们在观看电视新闻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可以影响他们的社会行为。在《浅议电视情感传播的双重功能》中,崔莉从情境生产和情感培育两方面提出了电视情感传播对大众与对文化和社会的作用。李冰从受众更好理解和记忆新闻的角度,指出了将情感传播融入新闻报道的作用。刘茜茜对媒介仪式中的情感传播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在凝聚社会的过程中,媒介仪式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通过唤醒、凝聚、调控和强化情感来达到这一目的。王慧敏通过对《中国日报》中的情感元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报道时,情感传播不仅能够唤醒人们认可传统文化的意识,而且能够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节日。金丹阳探讨了自媒体的情感传播具有抚慰情绪、归位情感和使情感趋于同化的作用。

从情感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程世寿等人在《情感报道的定位与导向思考》中指出了情感报道存在的两个方面问题:首先是情感题材的单一化;其次是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不够明确,对于主流价值的传播还不够,需要在报道中增强理性的思考,与感性思维一同协调并进。毛太田等人针对网络热点事件中的情感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网民的情绪变得冲动后,许多热点事件经过发展会成为谣言。高洁提出了情感传播的现实危机,即对于情感价值观的迷失和历史真相的误导。王宇以《王者荣耀》为例指出了游戏中的情感传播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如缺乏批判能力、形成不正确的三观和产生避世心理。

可以看到,学界对情感传播的研究范围较广,从研究对象来看,更多地集中在传统媒体中,将移动音频作为考察对象的并不多。音频作为一种听觉媒体,它具有的社交性、内视性、互动性和沉浸性特性让它在传递情感上有着其他媒体不能比拟的优势,移动音频主播在使用情感传播作为策略时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并更容易与受众产生情感连接。在此,笔者将对移动音频主播使用怎样的情感传播策略起到怎样的作用进行研究。

2 移动音频直播中主播的情感传播策略

移动音频直播的收听场景主要是晚上睡觉前,因为在夜晚来临时人们产生的孤独感十分强烈。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得当代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很难有时间去维持,音频这种可以承载情感且弱化视觉作用的媒介,能够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满足、心灵得到放松。与此同时,人们在直播间里能够与其他用户进行沟通、互相鼓励和安慰。

2.1 把情感带入社交,建立熟人关系

移动音频直播中的主播和用户相当于卖方和买方,但不同的是产品是无形的,并且用户是可以直接参与生产和消费的,主播贩卖的内容和信息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拉近双方的距离,将弱关系转化成强关系,用户对主播的打赏本质上是用户为其与主播的关系付费。

市面上的网络直播产品大多都有社交的功能,社交是移动互联网众多功能中的一个功能,也是相较于传统广播电台最容易区别的重要特征。一般情况下,音频主播为了与新进来的用户拉近距离,会宣读每一个新进来的用户的昵称,一方面表示主播知道用户进入主播间,使用户产生存在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使用户有想要再听下去的欲望。主播为了使自己与用户的关系更加亲近,会像朋友一样称呼与自己进行互动的用户,如念用户昵称的后两个字或者叠词。对于加入自己的粉丝团或者给自己打赏的用户,主播会满足对方连麦的要求,或者发起娱乐模式使多人上麦。不同于其他用户智能发弹幕和主播交流,连麦与主播进行交流具有更强的即时性和对话感,营造私密的交流氛围。同时,主播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会使用户产生与自己拥有朋友或恋人的社会关系的错觉。但要注意的是,主播所呈现出的形象大多是经过整饰的,行为和语言所带来的情感表演也是经过训练的。“当情感成为直播表演的重要附加值时,情感真实性与自发成分的提高就代表了直播质量的提升,也是主播表演实力的体现。”[2]因此,用户与主播建立起来的关系并不是真实的社会关系,而是准社会关系。准社会关系是受众对媒介人物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依恋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的一种想象的人际关系[3]。

2.2 将情感融进内容,引发认同共鸣

为了引发用户的共鸣与认同,主播作为直播间引导话题的主持人会将情感融进话题与内容之中。肯尼斯·伯克认为,获得认同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分别是:“同情认同”“对立认同”“误同”[4]。根据笔者的观察,主播主要以前两种方法获得用户的共鸣,从而引发用户对自己的同情或喜爱。“同情认同”是指主播与用户之间因为拥有相同的情感和体验而达到的认同,具体表现在主播会在用户讲述完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经历和成长经历时,接着这个话题讲述自己真实或相似的经历,从而获得用户的好感。同时,主播也会讲述自己最近的烦恼和挫折,这也能获得用户的同情和关注。“对立统一”是指主播通过寻求共同的对立面形成认同,具体表现在主播会以某人对某种观点的反对或者对最近的新闻事件的讨论等,发表自己对观点或事件不赞成的看法,获得用户的共鸣。这种类似于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看法,也会获得用户的好感。

2.3 借助情感参与互动,促成群体团结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情感能量是社会互动和社会现象的根本动力[5]。霍曼斯通过对小型基础群体的研究发现,情感与互动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情感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互动会产生情感,并且随着互动程度的加深,情感浓度也会越高。直播间的身体共在、对局外人设限、共同的关注焦点和情绪共享等条件使直播间能够形成互动仪式和情感能量,这种情感能量不仅能够使成员之间实现身份认同,也能够起到凝集成员的作用。在移动音频直播间内,这种情感能量主要出现在加入主播粉丝团后出现的粉丝铭牌中,能够构建社会关系符号,显示和普通用户的区别,得到更多主播的关注,通过对主播的打赏获得主播的感谢、其他朋友的赞赏、力捧产生的骄傲和自豪等情绪,与其他的主播粉丝互动获得同属一个组织的归属感,以及面对直播间内故意捣乱者或违反直播间规则的人采取维护群体道德感的行为等。因此吸引用户的不仅是主播,还有直播间的社区氛围。直播间的社区氛围越凝结越能够吸引用户,这种拥有积极情感的社区氛围能够促使直播间的用户继续参加主播的下一次直播。

2.4 用情感形成依赖,推动关系变现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当代人增加了生存压力,现代社会对工作的极大追求导致了当代人对情感需求的大大提升。移动音频以听觉为主,能够深度触发人们的感情。当声音传进耳朵,耳朵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经过识别去释放触及内心的情绪。因此,移动音频直播的主播本质上是在进行情感劳动,进行的工作是对用户进行情感管理,其目的是使直播间充满情感能量,从而发展关系经济,让用户为关系买单。用户进入直播间后发送弹幕和关注主播,每一个行为都会获得主播的欢迎和感谢。主播通过叫早服务、晚安服务等陪伴用户,使用户在行为上对主播产生依赖感,在情感上产生归属感。主播对用户生活习惯的了解和嘘寒问暖,使得这种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用户为了使自己能够被主播看到或者被区别对待,就会加入主播粉丝团、做任务获取亲密度、给主播打赏等。至此,主播前期对自己私密生活的呈现、对用户的关心和鼓励、倾听用户的烦恼等策略的情感投资通过打赏变现就得到了反馈。

3 移动音频直播中主播的情感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笔者通过上文对移动音频主播的情感传播策略分析了解到,情感传播对于主播搭建与用户的关系来说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引起用户的共鸣,还能够促进用户群体之间的团结,最重要的是能够促进用户对主播的打赏,使主播之前的情感投资得到变现。不过,这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在下文分析主播存在的不足,并提供一些解决的建议。

3.1 受众对依赖关系的想象导致情绪偏激

主播与用户的关系因为缺少双向性和现实交往,并不能说是社会关系,而是准社会关系。主播和用户在直播间内进行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用户渴望互动交流、平等沟通的情感诉求,让用户产生主播是自己的朋友或恋人的错觉,进而对主播形成越来越强的情感依赖。用户将主播想象成自己的恋人时,会对直播间的其他人产生排斥心理,主播对其的行为也会极大影响他的内心变化,成为直播间内极为不稳定的因素。要注意的是,这些都是主播进行的情感表演,是主播为粉丝量身定制的情感服务,这种越陷越深的情感会导致用户的情绪极化,对主播的依赖会逐渐变成对主播的信任,对主播的观点也会全盘接受,为了维护主播,在直播间内对待批评主播或者对主播有不同看法的人会有强烈的排斥情绪,具体表现为将其赶出直播间或者进行谩骂。

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偏激情绪是围绕着主播展开的。因此,想要直播间内的秩序得以良好的运转,需要主播在其中进行引导、调和和维护。当直播间内出现捣乱者或破坏规则的人,主播不应该躲到背后让直播间的用户去处理,遇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应该仔细倾听,阻止粉丝对其他用户进行无端的质疑和谩骂。

3.2 主播满足受众窥私欲导致低俗化

在直播间里,当用户对主播有各种各样的提问或要求时,主播会有选择地进行回答。但是,当用户对主播进行打赏后再提出要求时,主播很少会拒绝,甚至有的主播为了维持直播间内的高人气,经常会说一些与色情有关的问题,留住用户。由于音频直播不露脸的特点,用户看不到主播的表情,也不知道主播身处怎样的环境,所以一些主播会主动暴露自己的后台环境满足用户的好奇心和窥私欲,甚至分享一些自己的私生活,但其真实性是无法保证的。音频直播保护了主播和用户的隐私,用户仅仅通过直播间无法知道主播的相貌和生活,但也使得主播和用户之间由于这种匿名性变得更加大胆,主播也更敢于在直播间分享自己的隐私。

窥私欲能够带给人满足感和愉悦感,但由于窥私欲的不道德性,人们通常会把这种想法藏在心里,网络的匿名性使这种心理有了合法宣泄的渠道。但是,主播为了获取流量就过度满足用户心理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除了平台要杜绝这种不正之风,主播本人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

4 结语

在移动音频的直播间内缺少视觉的冲击力,用户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情感体验和情感满足,用户可以在其中获得人际交往的愉悦感、自我认同感等。笔者通过分析主播在形式、内容、互动等方面的情感策略,反思主播在其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主播作为移动音频直播间的主持人、把关人、管理员等多职务为一体的角色,分析其情感传播的策略和问题,对于引导相应平台良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直播间音频主播
“羲和号”开直播间
惠农直播间 美好在身边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小鬼进军直播间
进军营直播间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