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一体化提升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效应研究

2022-02-07谈东华刘星翰

江苏商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长三角江苏跨境

占 丽,谈东华,刘星翰

(无锡太湖学院 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一、引言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经济全球化遭遇倒流逆风的外部环境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长三角构建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有助于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有助于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强化在联通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桥梁作用;有助于长三角地区率先形成最具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然而在区域发展、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链完整度、相关衍生服务业主体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跨境电子商务高端人才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劣势,这将不利于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背景下,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不用再“单打独斗”,可以与其他省市进行优劣势互补,构建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和跨境电子商务生态圈。为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江苏省从产业发展与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区域市场发展、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六个一体化举措。这六个一体化举措有助于江苏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的竞争力。

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及特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会点,具有极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该战略为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接下来的发展思路提供引领。尤其是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借助于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能够更好地助推长三角区域实现融合式发展,实现三省一市的优劣势互补,更好地提升区域内产业链的完整度,切实提高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从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历史演变视角来看,“长三角一体化”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或者说是经历了从较低阶段到较高阶段的一体化。从1982年的“上海经济区”到1992年的“长三角城市群”,然后是2010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等,长三角一体化的“长跑”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更加注重高质量一体化、综合性、整体性发展,而非单纯注重速度和规模片面化扩张。其二,从企业角度看,长三角区域内的营商环境将更具公平性、高透明度和非歧视性特点;更加低廉、更加高效的运营成本;更加自由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无缝对接的区域内基础设施、社会公共服务。

三、影响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提升的掣肘因素

江苏省对跨境电子商务非常重视,发展得较早且较为迅速,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在促进江苏外贸转型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海外仓建设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江苏外贸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保市场主体等提供了重要支撑。伴随着跨境电子商务步入新阶段,交易规模的持续上升,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强。特别是大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规则的不断调整,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也面临一次大洗牌。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区域发展、产业链、衍生服务业、跨境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等方面面临着诸多掣肘因素。

(一)跨境电子商务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江苏省内经济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跨境电子商务在苏南、苏北两地的发展也存在明显不平衡现象。依靠发达的经济优势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苏南地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和质量均明显优于苏北地区。而苏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苏北地区部分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转型及发展面临重重困难。事实上,正是由于江苏区域内的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梯度发展特征,给苏南苏北产业互补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区域内一体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再加上各地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导致省内产业一体化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这显然不利于江苏全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完整度不高

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主体主要包含: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政府职能部门、国际物流企业等。在当前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主体已经几近完备,但是主体之间的关联度、配合度还有一定的欠缺。尤其是企业与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各服务主体之间,同一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之间,都还没有实现全流程链接,没有完全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导致产业链完整度不够高,影响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此外,江苏省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具有明显的江苏制造业“烙印”,并没有突破江苏制造业范畴。对长三角其他省市企业的吸纳能力仍不足,尤其是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能力不够,包括基础产业企业、研发企业以及市场拓展和售后服务型企业,导致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完整度不高,限制了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升。

(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不完善

在成交形式及交易流程等方面,跨境电子商务虽然不同于传统外贸。但是在线下国际物流方面,在配送时限、物流成本及损包、丢包等方面,存在同样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一柜难求,运费价格过高,运费增长10倍”等成为最近国际物流行业的“最高音”。依托于传统的国际物流建设,江苏的跨境物流体系初见雏形,但是仍较缺乏较为成熟的本土型国际物流企业。在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模式下,跨境物流企业的发展存在较明显的区别,一些规模较小的物流公司对政策理解不够透彻,相关人才匮乏,使得企业运行效率明显降低,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于大规模的国际物流公司,也存在着各自的业务侧重点。由于跨境B2C模式的订单存在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且容易出现损包、丢包现象,导致大公司对此类订单不热衷。此外,江苏跨境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仍较低,物流信息的追踪功能以及追踪的精准度仍需提高。江苏跨境物流体系的不完善,不仅会不利于充分发挥跨境电子商务高效便捷的特点,甚至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削弱跨境电子商务的运行效率,以至于进一步影响跨境电子商务的经济效益。

(四)跨境电子商务复合型高端人才短缺

作为一种新业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复合性、专业化的要求和特点。需要兼具国际贸易、财务、营销、语言、报关报检等复合型高端人才,也需要专业化的客服、直播、翻译、法律等方面的专业化人才。虽然部分高校已经依据人才市场上跨境电子商务的岗位需求,开设跨境电子商务培养方向,但现阶段主要集中于高职高专院校,他们培养的主要是一线操作型人才。截至2021年9月,江苏本科高校首次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的高校仅有4所。而且,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短期内无法满足骤增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尤其是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基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能否胜任跨境电子商务的工作要求还需要时间进行检验。此外,由于江苏在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和产业经济环境,与浙江、上海、深圳等省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整体就业环境和薪资水平缺乏吸引力,部分高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流失率较高,这也是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软肋。

四、长三角一体化提升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竞争力效应分析

“十三五”以来,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区域发展、产业链、衍生服务业、跨境物流、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等方面面临诸多掣肘因素。而这些掣肘因素有望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化阶段得到一定程度的破解。因为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江苏省提出了六个一体化举措,这些举措将通过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借助于研发与创新、人力资本、信息等要素的传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上的不平衡,产业链不完整、衍生服务业主体发展不充分、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进而提升江苏跨境电子商务的竞争力。

(一)产业创新一体化

主动加强与沪浙皖在金融、科技、物流、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大力推动沪宁产业创新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南京江北新区等加快建设,优化提升江苏的创新格局。产业创新一体化借助于长三角区域内研发与创新的传导机制,提升江苏整体产业的创新水平和完整度,起到强链、固链的作用,进而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完整度和产业集聚水平。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业创新一体化有助于实现三省一市的上下游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无缝链接,实现三省一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间的“扬长避短”,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间的互联互通,提高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以更好地构建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二)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一体化借助于长三角区域内人才和信息等要素的传导机制,强化江苏跨境电子商务在人才短缺方面的短板。此外,基础设施一体化还有助于增强江苏产业基础服务功能,利用区域间的协同共同培育跨境电子商务衍生服务业。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支持跨境电子商务衍生服务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支撑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比如,打通苏沪跨境电子商务转关通道,跨境商品从厂家到消费者,整个流程时间可以缩短至原来的五分之一,助推部分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实现由线下到线上的转型。再比如“中欧班列+自贸片区”的创新运营模式充分发挥了双重叠加优势,中欧班列(苏州)跨境电子商务专列也成功发运,均有效地缓解了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难题。

(三)区域市场一体化

该一体化提出要推动与兄弟省市在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等方面实现合作共享、资源整合和要素流动“无障碍”,特别是要推进人才市场的一体化,打通人才流动壁垒,更好满足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助于激发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活力,发挥示范区人才高地的溢出效应,实现各类高端人才与周边区域的流动共享。在消费者对质量和品牌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区域市场一体化势必会带来企业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倒逼企业进行改革创新,最终实现差异化发展。此外,虽然长三角一体化整体产业优势比较明显,但三省一市间的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区域市场一体化有助于加深企业间的学习效应,通过学习溢出效应提高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

(四)绿色发展一体化

在安全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之下,江苏省内实现绿色发展一体化有助于树立江苏产业及产品的绿色、低碳、环保形象,有利于率先在国内引领安全与绿色发展,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国际形象。尤其是在“低碳环保”“碳中和”“碳标签”“绿色消费”等对绿色发展要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实施绿色发展一体化,有助于江苏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更好地实施绿色发展。更好地学习其他省、市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做法,制定并实施跨境商品绿色标签制度。更好地预防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树立绿色发展的国际形象,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

(五)公共服务一体化

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打破长三角区域间因社会福利差异而导致的人才单向流动性问题。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缩短了三省一市之间社会服务福利的差距,跨境电子商务人才也不会再单纯聚集于浙江、上海等地。借助于江苏优越的地理位置,浓厚的文化底蕴,对江苏在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吸引,尤其是高端人才吸引方面将会是一大利好。

另外,实现省内全域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全省产业的有效衔接,实现苏南苏北产业的“扬长补短”,更好地实现产业融合和产业共同发展,提高全省产业价值链完整度,提高全省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与此同时为江苏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长三角江苏跨境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数读江苏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江苏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