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研究回顾

2022-02-07赵华威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母语英语教学教材

●高 莹 赵华威

一、文献统计

自2005 年起,截至2020 年11 月8 日,以“母语文化缺失”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总库范围内进行检索,共找到112 条结果。按类型来分,学术期刊69 篇,硕士学位论文5 篇,报纸1 篇。在这69 篇当中,刨除与主题无关的4 篇,实际有效文章为65篇,本文根据这65 篇文章进行综述,总结得出这些文章主要分为调查研究、现象与原因探究、对策研究、其他角度研究这四大类。

二、文献分析

在这69 篇当中调查研究5 篇,现象与原因探究14 篇,对策研究18 篇、二者有一定部分重合,其他角度研究28 篇。

1.调查研究。笔者以时间为线索对这类文章进行整理归纳,这类文章多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

2011 年彭华、陈佳[1]对高职学生上课内容和校内活动等方面探讨学生母语文化学习状况。调查倾向于从英语专业的语言语用能力方面了解文化缺失,针对课内课外不同教学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以本校英语专业学生为主。2012 年张蕾[2]以浙江省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词汇方面测试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节日、饮食、民俗、宗教等文化方面的能力。同时研究还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教材中的中西方文化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然而研究样本仅为非英语专业,同样具有局限性。

2015 年,周岐晖、陈刚[3]两位学者研究表示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母语文化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教与学都与目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针对外语教学中存在的单向交流问题设计了问卷,对重庆科技学院学生(2011 级与2012 级)的母语文化学习观念方面做了调查。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外语学习中的母语文化意识与行为;二是母语文化常识;三是母语文化的英文表达;四是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障碍与对策。问卷针对性强且效度可观,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学习者母语文化学习意识与行为现状、学习者英文表达能力、文化常识的掌握以及对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和表达障碍情况,结尾处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该研究更为深入,某种意义上是对前期研究的补充和创新。

2020 年许琳、彭诗尹[4]也针对高校英语教学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进行调查问卷,其中问卷第二、三部分为英语课堂调查,涉及到教师的上课方式与课堂满意度,涉及到对教师在上课方式和对母语融入方面,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只针对学生和教材而未涉及教师方面的研究空白。

2.现象与原因探究类。此类文章从分析现象入手探讨原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然而在高校英语教材中母语文化素材相对匮乏是导致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有《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新标准大学英语》和《当代大学英语》等版本,这些教材中以英美等西方文化内容为主,中国文化鲜有涉及”。[5]

(2)高校教师方面。首先,从教学内容来看,多以英美文化为主。董召锋[6]在文章中表示,“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为了便于学生对于英语词汇、语法、篇章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需要导入大量的以英美文化知识为主的英语文化,而没有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上进行讲解。”其次,为了防止学生“中式英语”表达问题,忽视母语正迁移作用,夸大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崇尚使用英语文化语料来培养学生更为地道的英语表达能力。“甚至为了避免母语文化的负面影响,提倡尽量断绝与母语文化的关系。”[7]。最后,教师作为学生课堂获取文化信息知识的重要来源,自身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实际上也侧面反映出我国英语教师自身母语文化素养不足问题。在刘贞玉,陈尧[8]研究中指出,“教师母语文化知识、教学理念及课堂涉及程度等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母语文化价值取向。”总的来说,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目的语文化渗透而缺乏母语文化导入,在两种文化地位不平衡的课堂文化氛围中,学生母语文化学习兴趣不高。

(3)高校学生方面。高校学生母语文化缺失现象具体体现在:关于文化表达方面,多数学生提到西方节日文化时可以滔滔不绝,而提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时却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随着时代发展变迁,现今互联网英语学习资源十分丰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结合自身学习动机,很多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倾向于对西方文化进行更多了解,忽视中国传统文化。

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存在,具有明显功利性倾向。“此外,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英语学习者自小就为考取好成绩、进入优异的大学乃至于能够出国留学等而努力,在这一系列目的性极强的目标的指引下,他们十分重视学习目的而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学习。”[9]

3.对策研究。经过对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现象分析,许多学者对此提出解决对策,大致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教材与课程设置。教材方面,增加母语文化知识导入。“首先,针对现象外语教材缺乏本土性、民族性,当务之急是要开发本土文化外语教材,提高中国文化含量,增强外语教材的中国性,民族性。外语教材作为外语教学的核心资料,对母语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媒介与载体作用。”[10]再者增加中国文化相关学期测试内容,巩固教材中关于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知识。

课程设置方面,优化教学目标,注重学生母语文化英文表达能力培养。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可以开设中国文化概述、国情与语言、中西方文化对比等讲授西方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选修课程。”[11]丰富英语课程设置,针对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输出能力,增加学生以不同视角更多接触了解母语文化的机会。开阔学生思维,弥补其中国文化知识的缺失,发挥课外教学力量,以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方式提高学生中国文化外语表达能力。

(2)高校教师教学观念与自身母语文化素质。

一是教师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引入对比教学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差异,从而避免在交往过程中出现失误,同时也可以强化学生本族文化意识,学会用一种博大的思想看待世界,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12]配合启发式教学,运用对比分析教学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母语与外语之间共性,侧面提升学生对母语文化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更深刻、更准确地了解。

二是提升教师自身母语文化素质。教师应首先注重提高自身母语文化意识,坚持学习母语文化相关知识并运用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自身示范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此外,教师课外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母语文化导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和运用相关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母语文化意识。

三是高校学生母语文化意识与外语表达能力。“学生应该培养文化平等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学会问自己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问题。”[13]课上可以通过课堂与老师交流获取知识,课下多品读欣赏经典翻译作品提升双语文化修养。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教育资源,巩固加强自身翻译写作功底,提高自身在书面表达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的母语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四是其他研究视角。对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研究者还从其他角度对此进行了论述。多数研究者进行定性分析,少数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这些不同视角研究对该问题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李新、汪毅[14]以及学者刘伟凯[15]等均从与语言迁移相关角度进行探讨,表示可以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共性、因材施教等应对策略等手段改善这一现象。李新、汪毅[14]在研究中主张“生产性学习”这一理念,刘伟凯[15]则从二语习得理论视角对问题进行论述。

关于翻译视角,简裴娜[16]提出译员对母语文化知识调动是其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是影响口译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殷鸯[17]运用调查问卷研究方法找到汉英翻译教学中文化失语的原因,随后提出弥补中国文化缺失的一些可行性措施。

关于跨文化交际视角,岳红星[18]主张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加强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文化”观念的培养。彭云鹏[19]呼吁要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挥母语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前者重点强调文化平等意识的培养,后者重视母语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影响。

叶慧君、王鹏[20]研究针对英语专业的母语文化缺失问题进行分析,强调加强对英语专业的人文素养教育,可从母语和目的语双向文化并行输入着手,培养双语文化的语用能力。

对于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的对策方面探究,杜茜[21]则从汉语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述母语文化缺失的原因并强调重视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渗透的重要性。

三、研究总结

自“中国文化失语”这一观点提出以来,大量学者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对于英语教育中的母语缺失现象及原因进行调查,总结了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于英语教育的影响。这些研究使我们不仅认识到高校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的现状,也了解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的主要方面,对此不少研究者从自身角度纷纷提出改变这一现状的解决对策。

随着研究的深入,让我们更为完整地认识母语文化缺失问题本身。越来越多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启发。这些对于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不同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者和英语教育者母语文化意识,提升自身母语文化修养,在外语学习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母语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对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起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母语英语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母语
教材精读
母语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