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论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索

2022-02-07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舆论政治思想

●赵 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俨然已经变成了各类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场地。作为互联网使用和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在网络舆论的讨论与传播中变得越来越积极主动,大学生思想也受到网络舆论引导和影响而产生变化。

一、网络舆论的定义

在当前全球互联网时代,舆论可分为两种,即传统舆论和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就是众人在网络上的议论,也就是指网络上的用户通过网络媒体空间,公开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同时将之在互联网进行传播,进而影响他人与社会,带动民众思维思潮等。网络舆论与传统的舆论不同,是一种舆论的新形式,其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舆论具有参与性、丰富性、虚拟性、互动性、迅速性等显著特征[1]。其以网络为载体,核心便是事件。辩证客观地看待,网络舆论起到的作用有正向的积极,也有负向的消极或贬低、矮化、歪曲事实的效果。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里,各种信息良莠不齐,造成的网络舆论也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需要以清醒的头脑去看待。现在,随着中国的高校招生比例的提高,大学生的人数也在逐渐增多,大学生网民规模大约在9 千万左右[2]。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很多大学生都是利用网络进行新闻观看或者阅读,了解时事热点消息等,参与到网络舆论舆情中。这就需要高校重视网络舆论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其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立足实际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的正向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将所学东西更好地去践行,做到知行合一,取得更理想的效果[3]。

二、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积极影响。由于现在网络的兴起、自由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样。网络舆论也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为大学生及时发表心声提供了多样的网络途径[4]。通过网络舆论,大学生可以开拓眼界,获得大量的信息,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且参与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网络信息内容多样,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不限空间、时间的学习娱乐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舆论信息及热点事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讨论思考,激励可取之处,对不良思维、想法等及时进行纠正。此外,思想政治教师还能通过微信、QQ等线上方式,来和大学生互动交谈,及时掌握问题和思想状况,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从而做到以人为本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消极影响。大学生虽然肌体已经成熟,但其思想和三观还未真正成熟,在此时期,因其还未走入社会,缺乏社会工作与生活的经验与阅历,思维、心理还不够成熟。而在网络信息科技支持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多元文化思潮不断激荡,各种不同的舆论随时都会对其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如果大学生不能区分开正确与错误的舆论导向,就容易受不良舆论的影响,进而选择不正确的实践方向。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社交环境,由于网络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很好宣传,导致一些道德水平或法律意识较低的人,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或者是过激的言论,这种行为将会引发大量的网络失范问题。因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较为自由,导致部分大学生自我规范不强,脱离实际,发表错误、偏激的言论,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及其他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可见,错误的网络舆论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变成社会主义建设的阻碍者。

三、网络舆论视阈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在网络舆论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转向传统方式与网络方式并举。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积极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方式。在教育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思想教育的重点,也从书本理论进一步迈向现实情况与网络社会。教师要与大学生经常进行线上线下沟通与交流,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思想现状,根据网络舆论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掘网络舆论在形象、声音等立体化宣传方面的优势,利用网络舆论的积极影响和优势条件,推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事迹;鞭挞丑恶事件,促进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积极乐观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丰富思想教育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特点,构建生动、具体的教育内容体系,将新的观点与知识引进到教育实践中,使大学生不觉得枯燥和乏味,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5]。充分利用各种校园媒介,大力宣传网络、媒介等相关知识;增强大学生的是非观念以及信息辨识技能,促使他们能够理性、客观地对待并谨慎地参与网络舆论;加大对学校的网络监管力度,配合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严禁虚假、低俗或带有煽动性的信息传播到校园网络中,以此隔绝不良信息出现在大学生的视野中。开展各种各样契合大学生身心爱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三观”,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3.借助网络舆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先进道德文化建设。网络舆情是一面镜子,投射出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和事件。教师们要多向学生推荐具有健康向上风格的网络平台,尤其是大众关注度较高、点击量较多的先进事件报道,例如边境战士不畏艰苦环境在齐腰深的雪地里巡逻、保卫国家边防安全的事迹;医学院学生返校途中救助心脏病突发病人等等。提高广大学生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4.紧跟时势,开展时政全球、社会热点问题讨论课堂,剥茧抽丝去伪存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近年来,国外反华势力通过捏造、夸大、抹黑等手段,制造国内不和谐声音,从手段上看更加隐蔽。他们往往通过网络,以网络发文、假借群众发声,对重大事件进行歪曲解释,或者以所谓网络大V 的口吻,借科普、叙事、发表个人见解等方式,暗地里传递虚假信息。这种煽动性的言语,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而言,这种欺骗性的言论往往更具有煽动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必须紧密联系实际,与国内、国际热点问题相结合,首先,要坚持求真务实,对热点问题要了解清楚事件的本真起源,如从国家权威机构获取真实信息;其次,对各种渠道来源的信息要勤于思考、提高甄别能力,不能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的内容要自己去探究,不信谣不传谣;第三,要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去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例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国内外关于病毒溯源的各种事件、H&M 等国外企业联合抵制我国新疆棉破坏国内纺织产业链和人民团结、全国关注的华为财务总监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扣留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并非是没有深层次原因的单一事件,广大学生要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理解全球最新形势下各国做出反应的背后的真正原因,坚定政治观念,以客观、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而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则必须由教师的带领和辅导。学校应广泛开设时势政治研讨课,通过对事件原貌的客观还原、各方态度的表达分析,再到背后的政治、经济原因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针对社会热点事件或问题,除了上述座谈讨论,还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通过学生们自主思想的表达,使教师从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尊重客观规律、以史为鉴、不信谣不传谣、剥茧抽丝去伪存真,这些都是在网络舆论视阈下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与方式。

5.加强历史和法律学习,提高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目前在重大事件上,网络舆论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更有甚者雇佣水军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在这方面,教师要以历史和法律为教育手段,通过历史事件解读和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使大学生们认识到网络舆论虽然具有重大的价值引导性,能激发群众的关注,也能起到监督和推动改革的目的;但歪曲的舆论引导也具有破坏性。网络不是真空地带,更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们要在认识到网络舆论巨大影响力的同时,要保持客观清晰的头脑,能够从网络舆论中找出重点、提出问题、找到答案,有自己清晰的判断。

同时,在重大国家、社会事件发生时,要鼓励大学生们进行讨论,提高参与热情,激发大学生们的政治敏感度。他们是国家的建设者和主人翁,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他们的智力和精神支持。

6.建立健全网络媒体监管机制。政府、高校及社会相关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机制,对网络媒体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在网络舆论发展中掌握主动权和主流方向。政府要制定专门的规则与制度对网络舆论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针对网上有人或平台肆意传播虚假信息、发布谣言等,对其进行严厉惩处。高校自身要提高网站建设能力,做好网络舆论舆情预防工作,优化学校上网的环境。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及应对机制,实时监测、掌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情况,掌控网络舆情发展动态,将不良网络舆论传播的途径切断。高校也要积极行动起来,将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完善起来,如果发生突发、紧急的网络舆论事件,迅速根据网络舆情的走向和趋势进行妥善处理,对舆论进行疏导和引导,使其朝着符合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7.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高校要结合社会发展的特点,增进学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在学校网站上投放优秀的文学著作,借用优秀文学著作、影视作品等来熏陶渐染地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专门的宣传网站与思想教育政治平台,发布有深度、有根据的内容,宣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风采、学习风尚,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减少网络谣言的干扰,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道德情操和思政素养。确立核心价值,完善校园网络舆论阵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不实、过度偏激信息及时疏导。利用讲座、班课进行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不造谣、不传谣的准则,自觉抵制网络谣言。高校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组建高校传媒阵营,增进信息的交流,促进校园媒体教育发展、增强综合优势,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与信息快速传播的时期,社会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产生不可避免。网络舆论的传播,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带来负面消极的不利影响。高校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舆论的接收与引导,用客观、公正的理性思维去看待网络舆论。积极弘扬正确的网络舆论,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度和民族自信。同时,也要在确保大学生言论自由情况下,积极有效地借助网络舆论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保障大学生身心得以健康良性发展,促进成长和成才。

猜你喜欢

舆论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