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导向的高校财会专业教学创新探讨

2022-02-07谢娜娜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财会教学方法人才

●谢娜娜

财会专业是诸多高效开设的基础专业之一,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优质的财会专业人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许多高校由于长期专注教学,与社会以及企业的接触少,因此在财会教学方法创新上稍显落后,教学优化嗅觉不够灵敏。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仅仅专注传统财会教学模式是不够的,财会教学必须要与时俱进,将大数据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质量。

一、基于大数据导向的高校财会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1.大数据加速会计行业变革。大数据是当前时代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须的技术,线上支付愈发便捷,线上财务处理工作业务激增,财务工作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我国大中小企业为了使得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于财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对财务领域知识有充分了解的财务专业人才,同时这些人才还应当对大数据领域的知识有充分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适应企业财务工作转型发展需求,使得传统的财务会计朝着管理会计的方向转变,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保证企业财务投入成本始终在可控范围内,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助力。高校以大数据为导向开展财务教学,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符合需要的人才,满足会计行业变革需求。

2.大数据时代高校财会教学模式的变革。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具有复杂多样及多元共享的特点,在此背景下高校财会教学模式必须要积极主动地做出调整和变革,否则财会教学与时代相脱节,不仅难以培养出优质人才,同时也会影响财会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使得财会专业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而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之下,可以搭建多个网络学习平台,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等,这些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财会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局限,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便捷。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只有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财会人才。

二、高校财会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财会可以说是最为大众所熟知的专业之一,其包含有会计、审计等多个领域,许多学校都开设有相关专业,在教学方法及模式等方面相对来说已经比较成熟了,但实际教学中依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才培养忽视市场需求。现如今,虽然许多高校都设置了财会专业,但是许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时缺乏自身的特色,专业设置缺乏长远的规划,在专业设置之前没有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对于财务人才的需求量以及专业技能要求等等。如部分高校只是因为兄弟院校设置了财会专业,担心自己在招生方面压力增大,因此开设此专业。在专业教学领域与其他学校差异不大,只是盲目照搬照抄其他优秀院校的模式,缺乏自身的思考。现如今,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支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于线上支付结算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这对于走向市场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会人才尤其是高级财会人才的培养主要来自于高校,但是,许多高校往往将更多精力放在了课堂教学工作之上,教学活动处于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对于市场关注度比较低,没有充分地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2.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需要具备数据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等多方面的能力。以大数据为导向开展高校财会教学时需要对大数据的各项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将大数据与财会教学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但实际上,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学滞后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与高校相对比较封闭,且教材的编制以及教师能力培养需要花费时间存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多个方面协同助力,如师资、教学设备、教材等,需要彼此协调。部分高校财会专业开设时间虽然比较长,但是整体教学模式已经比较固化,而且部分教师年纪偏大,虽然拥有多年的执教经验,但实际上这些教师对于大数据技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相对较少或者是不够系统全面,没有充分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使得学校所培养的财会专业人才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大数据模式下网络知识不再是以封闭状态呈现,而是呈现出开放、共享的状态,而这就要求新型教育系统对多种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和分析,这样才能使得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人才需要。但是,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没有积极主动创新教学方法,如课堂上依然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还存在有过度关注理论知识讲解,忽视实践知识教学的情况,因此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在进入到社会之后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企业的要求。

三、大数据导向下高校财会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校是财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企业财会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大数据时代,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引进高质量的财会人才,处理好企业各项会计工作,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财务信息进行预测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规避各类经营风险,在此基础之上高校财会教学也应当积极改革和创新。

1.明确财会人才培养方向。大数据导向下企业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大数据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来说,其也应当做好自我反思,明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自身应当如何契合时代需求,配合企业需要培养优秀财会人才。高校可以结合自身财会人才培养的现状,制定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关注企业需求,同时还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出合适的职业规划。同时,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信息技术运用和管理、计算机课程、编程以及财务系统等软件开发课程的比重,对负责计算机、数据库和财务系统等方面工作的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以保证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高校还应当积极主动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财会人才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及用人需求的变化,对学生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方向进行优化和调整。最后,高校还应当提高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大数据技术方面的内容,以及最新的教学方法与观念,使得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落实,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

2.构建大数据财会课程标准体系。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对于财务人员的要求标准有所提升,我国大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虽多,但是,这些人才并非均对大数据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能够在财会工作中灵活地应用大数据技术。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高校还是应当积极主动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方法,重新构建大数据财会课程标准体系。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平衡好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比重,要保证二者均衡,如果只关注实践方面的内容,不重视理论知识的获取,那么学生在理论方面将会出现较大的短板,扎实的理论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实践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大数据与财会融合的情况下,如果学生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原理以及特点缺乏充分了解,那么必然会影响其后期知识的学习。此外,在构建大数据财会课程教学体系的时候,教师还应当积极主动的对教学体系进行更新,因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大数据技术并非是一成不变,其会不断更新和延伸,所以教师需要对相关课程体系予以优化调整。

3.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如上文所述,当前高校财会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和方法单一的问题,这显然是不适合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人才培养需求的。为了培养出更多优质的大数据财会人才,高校应当积极主动对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方法的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高校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专业化的大数据财务线上教学平台,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还应当将财务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训练机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保证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保证大数据技术在财会教学中能够充分全面地渗透,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4.积极完善财会教学保障体系。教学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以大数据为导向的高校财会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也将沦为空谈。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实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大数据财会专业人才,高校就应当想办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保障体系。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保证资金以及教学设备充裕,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吸纳更多的资金,并积极主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实践教学的实施提供有效帮助,使得一系列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其次,要保证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水平,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顺利传授给学生,要做好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老师能力素养。最后,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财会学习氛围和环境,相关专业领导以及教师要时刻关注专业发展动向,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之,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财务工作也必须要积极做出优化调整,培养更多对大数据技术有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复合型财会人员,以便更加高效优质的处理企业财会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高校应当抓住时代发展机遇,做好大数据财会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与企业、市场接轨。

猜你喜欢

财会教学方法人才
人才云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