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突破

2022-02-07许寒梅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人才

●许寒梅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提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目标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条件保障度、质保有效度和结果满意度。”转型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将培养服务社会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任务。

一、转型高校的历史背景

“转型高校”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型和人们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载体,地方本科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理应承担起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历史责任。

2014 年,国家首次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要求,并于2015 年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该意见中对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做出了全面部署。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实质上是由一个范式转向另一个范式的过程。“转型”的核心就是建立起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高校原有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都要随之进行改革。

二、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困境

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为实现国家战略需求,“部分本科高校”要向应用型高校转变,这就需要转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尤其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服务能力,但在实践中人才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缺乏服务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思想是重视培养精英型人才,轻视技能型人才,教学方向过度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应用知识的积累。这种教育模式直接给转型高校带来影响,高校在转型的过程中虽然明确了自身的办学定位,各种指导思想都是围绕“应用型”高校提出的,但是在面临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中,转型高校往往又迷失了方向,缺少转型的动力,不自觉地又去追求学科专业的齐全,学校层次的提升,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比较弱,服务能力不强。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还是沿袭以往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方案,缺乏实践类课程设计的理念,课程内容及培养方式也没有突出应用型的特点。

(二)师资队伍转型慢,“双师型”教师比重小

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转型高校中“学术型”教师比重大,向“双师型”教师转型的速度慢。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原因是目前教师的评价体系及职称晋升制度还是偏向于“书、文、奖、项”的考核,致使多数教师的业余时间都被用来写论文,做项目,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却被忽视。虽然目前有些学校也在实施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的计划,但是大部分教师往往是去企业挂个名,没有实质性地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了教师挂职锻炼的成效。客观而言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从事课程教学的,他们自身接受的都是学术型的教育,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因此,当他们成为教师的时候,还是擅长于根据知识的理论体系讲授课程,擅长于讲授法。

(三)转型高校将社会服务意识束之高阁,缺少“接地气”的主动性

首先,转型高校由于长时间受到定位偏移的影响,追求高层次项目、高级别奖项,花费的心血也很多,有时候结果却不尽人意,学校的整体水平不但没有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未增强,造成了学校“低不成高不就”的境况。其次,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低。由于职称评聘的需要,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时候往往带有功利色彩,研究成果只要达到了评审标准的要求就可以了,很少去考虑研究成果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因而,致使一些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很难发挥它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部分转型高校只是在办学定位的描述上实现了转型,学校的内涵发展还是沿用之前的模式。例如,在人才培养上仍然是以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台上讲,学生桌上记,教师讲得津津乐道,学生记得整整齐齐。但是,当学生走上实习岗位的时候面对实际问题就会变得束手无策。企业发展是要考虑生产成本的,招收本科大学生,却不能适应岗位需求,企业自然就会解聘,学生就会面临失业的困境。还有一部分转型高校虽然在走产教融合之路,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与企业的及时沟通,并不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这就导致了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办法在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完成,难以培养出既能够完成学校培养目标,又能够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五)社会参与不足,导致产教融合效果不好

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育人的效果。但从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的参与度不是很高,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知名度,所以在接受高校学生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基本上是边学习边培训,这样既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节省成本。但也存在部分企业虽然接受了实习的学生,但是对学生疏于管理,缺乏相应的引导,导致学生虽然在岗位上实习了很长时间,却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

(六)政府保障体系缺失,很难实现产教融合培养制度

一直以来,教育部及各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应地也都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在政策落地上还缺乏实效性。政府应该在推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扮演着顶层设计者的角色,应该负责完善这一制度实施的各种配套保障措施,但是目前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的条文、文件等。

三、新时代实现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社会服务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明确目的,激发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

21 世纪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学生学会了什么”,是否具备了各种学习的能力,这就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教育目的明确了,转型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定位也就确定了。那如何激发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关键是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教师应该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识,真正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特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踏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观念上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未来职业的服务方向是什么,自己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只有对这些了解透彻之后,才能真正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提高认识,增强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康德指出:在社会道德上每一个有价值的人都应当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2]。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要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要力求做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不断丰富责任意识的教学内容,形成积极的责任文化,达到以文育人的目的。首先,赓续精神血脉,弘扬学校办学精神。通过新生入学第一课、入学教育等课程,宣传学校的办学历史、校风校训、办学理念,强化大学生对学校的认识,以爱校为切入点,进而达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目的。其次,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高尚道德情操、人文价值中汲取精神力量,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当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相关教学素材,激发大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引培并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作为转型高校的教师,既需要理论基础,又需要实践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坚持引培并举的人才政策,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转型高校要制定导向性的人才引进政策,广开人才引进渠道,围绕学校课程体系,引进切合实际的实践性人才。另一方面,转型高校要坚持内部培养,鼓励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获取各类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鼓励企业参与到教师的知识更新中来,企业根据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保证教师的知识储备与行业发展的最新要求相同步。

(四)科教融合,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

转型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充分利用学校自身优势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断增强服务地方的能力。一是转型高校要与区域内的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发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践能力强的优势,更好地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二是转型高校要与其他本科高校实现协同合作,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为相关产业输送高质量毕业生。三是转型高校要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研平台、科研实验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

(五)产教融合,建立现代产业学院

通过建立现代产业学院,造就大批服务产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转型高校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紧紧围绕区域战略产业发展的需要,努力发挥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区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基地。通过现代产业学院直接与企业建立教育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实现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最终促成人才、产业、就业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