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2022-02-07

经济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邓 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各大高校要充分运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形式,实现教学课程与思政教育保持一致性,形成相互协调与发展的工作机制,促进新时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发展。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之一,教学工作内容相对比较丰富,而且学习时间也比较长,在开展课程思政工作中具有比较大的优势。

一、课程思政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优势

1.课程发展的时代需求。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这是高职英语课程发展的时代需求,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也是当前大学生接触异国文明的重要方式。在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未来大学英语课程要重点突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价值。特别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政教学工作元素,注重将大学英语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全面结合,努力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历史使命,要主动承担起课程思政教学工作职责。

2.弘扬与继承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努力传承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时代责任。而英语作为联系时代发展的重要桥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并弘扬好民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所以,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融入思政育人理念非常重要。

3.引领正确价值理念。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不断更新迭代,此外由于英语课程的学科特色,比较容易接收到西方的思想浪潮,个别大学生可能会过分崇拜外国文化。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的思辨能力相对比较缺乏,可能会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侵扰,摈弃学习传统民族文化。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堂中,适当融入思政育人工作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1.顶层设计不够健全。虽然当前大学英语课程在教学工作领域的研究时间比较长,但是整体的课程设计规划还不够完善,相关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不够全面,特别是在课程思政方面功能显现不够凸出。换句话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不够健全,整体的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等未在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出现,这也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导向性不够强,缺乏一定的持续推动力,影响到课程思政整体作用的发挥。

2.英语教师思政育人意识不强。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课程的直接教育者,自身的教学工作理念会影响到课程教学成效。第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由于受到课程性质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视语言教学、轻视思政育人的情况,在自身主观意向上忽视了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所具有的育人工作成效;第二,个别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思政育人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往往认为思政育人工作是辅导员与思政教师的工作职责,与英语教师没有关联。这一错误的思想与理念往往导致了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难以有效协调发展;第三,大部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思想政治素养不够高,由于长期受到外国文化思潮的影响,导致自身的政治敏锐性偏低,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形象的不良言论。

3.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在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由于教学工作目标比较片面,导致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缺乏一定创新性。个别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到位,缺乏一定实践经验,加上英语教学工作的固定化,导致对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理解存在偏差,达不到协同育人的教学工作理念。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教学方式主要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主,教学工作环境与模式也发生了重要转变。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未充分发挥学生课前与课后的自主学习,导致影响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

三、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1.努力实现价值引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政治素养非常重要,教师要努力树立正确的三观,全面掌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英语教师不断强化个人思政理论学习,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类培训中,准确把握国内外的发展形势,组织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系统研究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与课程育人水平。在日常英语课堂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类情况:大学生掌握了英语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但是无法有效看待东西方文化差异性,导致出现错误理解的情况。在该种情况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主动引导大学生转变语言情境,全面感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性,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工作,深化大学生对于单词、语句的理解与掌握,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2.课本教材彰显思政理念。为了促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学英语课本教材要顺应时代趋势进行更新与改革。例如,英语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教育、“中国梦”教育与形势政策课教育等,重点介绍当前我国未来发展目标与传统美德等。此外,在课程设置过程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等,还可以多开设一些有关“一带一路”、中共党史等英语选修课程,引导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可以不断培养家国情怀,努力争当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3.创新思政教学方式。高职英语教师要结合差异性的教学工作内容与任务,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工作,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来不断拓展思政育人工作方式。一是创新思政教学工作理念,在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要认识到语言教学与价值引领的重要意义。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语言技能的发展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多采用实践教学的工作方式,主动去思考更为有效的教学工作理念。二是大学英语课程作为意识形态比较强的一门课目,要注重通过案例分析、小组研讨等多样化教学工作方式,一方面实现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另外一方面鼓励大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该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性行为,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有效融合。三是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工作范畴,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充分运用好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鼓励大学生主动参加学习小组等方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强化思政育人工作成效。

4.明确思政育人工作职责。高等教育重视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如果只是简单把大学课堂教学工作当成是一种教育,那还是比较浅薄的。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要注重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这也在帮助教师更好完成自身的教学使命。一是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教师首先自身要做到明道与信道,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给广大学生传输正确的价值理念。教师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对人文知识与精神的学习,特别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实现知行合一,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格。二是要转变自身理念,不断增强育人工作职责。大学英语教师要主动摈弃错误的教学工作理念,认真研读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指南,深刻领悟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内涵,不断提升育人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三是不断培养课程思政工作能力,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方式还属于新人,个别课程思政育人工作能力相对偏低,可以通过参加培训与经验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技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主动参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培训,不断提升自身对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理念的全面掌握,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四、结束语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要努力实现与课程思政建设共同发展,不断实现课程融合与优势互补。英语教师在扎实开展好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开拓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引导大学生不断强化文化自信,争当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